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港媒:中美AI算力布局走向不同道路,中方路線獲觀察人士好評

2024-10-27科技

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報道 :隨著AI時代的全面來臨,中國正在打造一條覆蓋全國的計算力走廊,這個宏大的計劃未來將覆蓋全國99%的人口。這種舉措與美國采取的集中化集群發展截然不同,反映了兩國截然相反的發展戰略。

一些觀察人士指出, 美國總是相信私營企業最懂得什麽是最好的,因此其在高鐵、電動汽車電池等領域發展滯後

而中國的計算力走廊計劃則秉持分布式理念,從能源利用、區域公平胡國家安全等多個維度進行全面考量,旨在促進全民共享AI紅利。

美國北維吉尼亞集中式數據中心雖然高效,但過於集中不僅加劇了財富的分配不均,同時也面臨自然災害和戰爭中的高風險。

相比之下,中國透過分布式計算力走廊,合理利用全國範圍內的可再生能源,降低整體成本,為全國99%的人口提供計算力支持,體現了中國在公平胡安全上的戰略性考量。

中國計算力走廊:從沿海到大漠,打造全民共享的未來

近期,中國正式啟動了全國範圍內的計算力走廊建設,這一計畫將在全國範圍內從東部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一直延伸至西部的戈壁大漠,從北部的中俄邊境到西南的西藏,全面鋪開。

中國國家算力分布走廊計畫【圖源:南華早報】

這意味著,在未來的中國,即便是五十萬人口的小城市,也能利用鄰近的超大計算集群處理AI任務,延遲不超過三毫秒——比智慧型手機螢幕重新整理率還要快。

然而,這種分布式的模式顯然比美國集中式的「數據中心集群」要更加昂貴且復雜。

在美國,大部份AI計算設施都集中在北維吉尼亞,這一地區目前已擁有全球70%的數據中心。這種超大規模的集中化建設有其高效的一面,但同樣也帶來了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

據中方觀察人士在【電子政務】期刊中的一篇文章中介紹,建設中國式計算力走廊背後的理念,不僅僅是為了效率,更是為了公平。

在余世陽看來,AI革命若集中在某些特定區域,很可能會加劇財富的集中。此外,觀察人士指出,分布式AI計算在能源利用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與美國集中在北維吉尼亞的大型數據中心相比,分布式模式能夠更加合理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並減少在戰爭等極端情況下的脆弱性。

集中式的數據中心不僅在能源獲取上面臨挑戰,而且在戰爭或自然災害中極易成為攻擊目標,這些風險在分布式計算模式中得到了有效降低。

在美國,北維吉尼亞已經是全美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全國家庭收入最高的七個縣中有四個就在這裏。

類似的情況在中國也存在,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顯著快於西部,這也讓分布式計算力有了更多意義——不僅僅是服務東部的發達城市,更是為了激發西部和東北等廣闊地區的創新和發展潛力。

此外,集中式的數據中心雖然高效,但往往在能源利用上並不節能環保。由於能源短缺,美國甚至計劃重新開機三裏島核電廠,以確保北維吉尼亞的數據中心供電。

而在中國,計算力走廊的布局與超高壓輸電網路緊密相連,這確保了包括戈壁等地在內的豐富風能和太陽能可以充分利用,支持AI任務的計算需求。

中方觀察人士在文章中提到,美國的一些業內人士對此心懷羨慕,呼籲應該向中國學習。

這種更高效、更綠色的能源供給模式,讓中國的分布式計算力不僅僅是一種基礎設施的搭建,更是數位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

2023年,中國新建的高壓電網長度超過了4萬公裏,有些電網的電壓甚至達到1100千伏,而美國僅建設了不足1%的長度,最高電壓也只有345千伏。

安全性與戰略縱深:中國的獨特考量

除了公平與效率,中國在計算力走廊的布局上還有一重考量,那就是安全性。中方觀察人士指出,北維吉尼亞距離大西洋較近,這意味著自然災害或者某些攻擊手段可能帶來的風險。

觀察人士指出,集中的數據中心在戰爭或其他緊急情況下極易受到攻擊,而中國的分布式計算力走廊布局則有效降低了這種脆弱性,增強了整體的安全性和抵禦能力。

而中國的計算力走廊則選擇了相對風險較低的西部地區作為戰略縱深,例如貴州、新疆和西藏,這些遠離經濟中心的偏遠地區,具備地緣政治上的安全優勢。在極端情況下,這些地區的數據中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計算力的穩定和安全。

為了實作這一宏大的目標,中國正在全力加速研發。今年6月,中國東西部之間的數據交換延遲已經減少到20毫秒,支持大規模的AI訓練和任務處理。

這使得中國在某些商業套用方面已經超過了美國。例如,當OpenAI的Sora還在實驗室內測試時,一些中國公司已經開始向全球使用者提供類似的文本到視訊服務。

總的來說,中國的計算力走廊建設不僅僅是一次科技基礎設施的升級,更是一個關乎未來創新、公平胡安全的重要戰略選擇。

一些觀察人士指出,美國的資本主義系統傾向於讓AI造福少數精英,而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更關註普通民眾的福祉。這種差異充分體現了中國在計算力走廊建設中的社會意義和戰略優勢,強調了全民共享科技紅利的理念。

與美國的集中化發展路徑不同,中國的方式更為復雜和全面,但也因此有望為全國範圍內的創新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計算力走廊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中國計算力走廊的建設將會產生廣泛的影響,首先是對國內數位經濟的促進作用。中國的這一舉措並不僅僅是為了應對國內的AI需求,更是為了促進區域間的均衡發展,尤其是經濟相對落後的西部和東北地區。

透過為這些地區提供強大的計算力支持,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將在更大範圍內得到激發,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為全國的數位經濟註入新的活力。

例如,在貴州、新疆等地建設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不僅能夠帶動當地的科技產業和就業,還能成為西部地區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數位服務樞紐。

這些地區的數據中心透過利用價格合理的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顯著降低了AI計算的整體成本,體現了綠色能源在分布式計算中的優勢。

觀察人士指出,這種模式不僅有效降低了能源價格的波動性,還為未來的數位經濟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未來,隨著高品質的計算資源的普及,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將有機會接觸到前沿的AI技術,激發創新和市場活力。

其次,計算力走廊的布局也體現了中國對數位主權和網路安全的高度重視。

分布式數據中心的選址不僅考慮了能源的永續利用,還兼顧了地緣政治的安全性,將大部份數據中心建設在遠離國際邊境和經濟中心的地區,這種設計極大降低了遭受網路攻擊或其他破壞行為的風險。

尤其是在國際關系復雜多變的今天,數位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份。

與此同時,中國的計算力走廊建設也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余世陽在文章中提到,未來中國的高容量計算通道將延伸到「一帶一路」國家,這意味著中國不僅在基礎設施、貿易和能源領域與這些國家進行合作,還將在數位科技領域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

這種跨國計算力的輸出,有助於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水平,推動區域間的共同發展。

從國際視角來看,中國和美國在AI基礎設施上的差異化發展也將影響全球科技競爭格局。

美國以北維吉尼亞為中心的集中式計算模式,在短期內能夠以高效率滿足科技巨頭的需求,但這種模式在面臨能源危機或地緣政治沖突時也會顯得脆弱。

而中國的分布式模式雖然初期建設成本較高,但從長遠來看,更加註重資源的公平分配和安全性,有助於實作永續的發展目標。

最後,中國的分布式計算力走廊還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全球AI科技領域的合作與競爭格局。

正如中方觀察人士所言,中國的高壓輸電網路和分布式計算力基礎設施相結合,為數位經濟的綠色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而美國在能源危機和電網建設上的滯後,可能會對其未來的科技產業競爭力產生不利影響。

稍作小結

中國的計算力走廊計畫,不僅體現了中國在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上的雄心壯誌,也反映了中國對公平、效率與安全的綜合考量。

這一計畫將大幅提升中國在AI領域的整體競爭力,同時促進區域平衡發展,減少東西部差距。

在國際層面,中國的分布式計算力模式為全球科技競爭註入了新的變量,也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數位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總的來看,中國在AI計算力上的戰略選擇,既是一種應對全球科技競爭的前瞻布局,也是推動國內經濟均衡、綠色和永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觀察人士指出,中國的分布式AI計算方式相比美國的集中式方式更具永續性和普惠性,特別是在能源價格和環境影響方面。分布式布局使得可再生能源得到更廣泛套用,降低了AI計算的整體成本,並減少了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相比之下,美國集中的數據中心模式由於能源獲取的挑戰,難以達到同樣的永續發展效果。這條計算力走廊將連線起從沿海到內陸,從城市到鄉村的中國,助力國家科技實力的全面提升,為建設「數位中國」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