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賣一輛虧6萬多」的小米汽車,定價策略有什麽玄機?

2024-08-23科技

前幾天小米釋出了非常出色的財報,而友商公關負責人的朋友圈指責也沖上熱搜,兩件事合並之下,其實和小米的定價策略有關。這篇文章,我們就來喝作者學習一下,具體是什麽原因。

2024年8月21日,小米集團公布了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季報,最新財報顯示,2024上半年公司實作收入 1643.95億元 ,同比增長29.6%;經調整凈利潤為126.66億元,同比增長51.3%。截至2024年6月30日,現金儲備達1410億元。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微博釋出了2024第二季財報訊息,收入、凈利潤、研發投入高增長,在智慧汽車等創新業務收入64億,虧損18億。

隨之 #小米賣一輛車虧6萬多# 的話題沖上熱搜,截止22日20:40閱讀量9797.2萬,隨後雷軍也公開回應: 造車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小米汽車還在投入期,希望大家理解。

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盧偉冰也表示,汽車業務的虧損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目前小米汽車規模還比較小,汽車是典型的需要規模經濟的行業;

二是小米汽車第一輛車的投入非常大,成本的消化還需要一些時間。

此外, Xiaomi SU7是純電轎車,在所有的車型裏面,純電轎車的成本是最高的,因為電池非常貴。 相信隨著未來規模的不斷提升,以及產能的不斷挖潛、交付能力的提升,小米汽車的虧損會進一步收窄。

不過,友商某汽車公關負責人在朋友圈釋出了一條訊息稱:雷軍這樣的企業家,有點公德心和羞恥心好不好?每台車虧6萬,虧那麽多你還賣那麽多幹嘛?有些企業虧是因為不折價就賣不掉,小米和雷軍這叫啥?放在以前這就叫做傾銷,這是最惡劣的商人本質。

小米賣一輛車真的虧6萬多?這真的是傾銷嗎?

01 一輛虧6萬多,真的是「傾銷」嗎?

在#小米賣一輛車虧6萬多#話題下,有網友回復:這個算賬方法是你家私塾先生教你的吧。

當小米公布財報之後,基本上都是用了小學數學的簡單運算就能得出結果,虧損18億,第二季度交付27307輛(18億除以27307輛),自然就是6萬多了。

這種簡單粗暴的演算法,還引來同行公關負責人在朋友圈「泄憤式」發表公開觀點,聲稱放以前就是傾銷,這種武斷的定義,有點有失水準,盡管事後表示是個人朋友圈給朋友的觀點,但是頂著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的Title,這會被關聯到自家品牌的,公關人不會不知道吧。

我們來聊聊, 這「一輛虧6萬多」的演算法是否合理?啥是「傾銷」?

第一、「一輛虧6萬多」只是一種錯覺

將前期工廠、裝置、材料等投入歸類到虧損,這是沒錯,但歸到每輛車就有點誇大。

就像你開了家餐廳,前期店面租金、裝修、裝置、餐具、原材料、員工招聘與培訓、薪酬都是成本,不能說前期投入100萬,一個季度後總結時說每賣一碗面就虧6塊多,這種計算方式為了熱搜話題可以,如果大家都認真了就沒必要了。開店也有個回本時間,是半年,還是一年。

前期投入成本不是用一個季度攤銷的,這只是一種錯覺。

回到小米, 小米汽車在初期階段面臨虧損,主要是由於高額的研發費用、市場推廣費用以及尚未形成規模化生產導致的成本分攤不均。

雷軍曾表示,小米全棧自研智慧駕駛技術,第一期總投資33億,後追加到47億;專屬團隊規模超過1000人;投入測試車輛超過200台;測試裏程超過1000萬公裏。小米超級大壓鑄達到9100t,超過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水平,特斯拉剛剛在美國落成9000t。小米自主設計了大壓鑄裝置集群系統,自研小米泰坦合金……

商家制造「錯覺」本身是一種行銷方式,比如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星巴克的中杯、大杯、超大杯,蘊含了哪些玄機?】在「參照物」、「價格錨點」的設定下,使用者的感知就形成了一定的「比例偏見」,我們會自然而然的進行比較,在中杯、大杯選擇中,3元能多喝83ml的感知可以促進快速決策。

再比如很多店鋪空間很小,透過燈光、鏡子、色彩,讓人們透過視覺感知空間變大,也是一種「錯覺」套用。

「一輛虧6萬多」登上熱搜,這是被媒體解讀後形成的「錯覺」,也並非小米自身制造的,但 讓使用者的感知是什麽呢? 21.59萬的價格,虧6萬多(使用者心理上會不會自己算個賬)—— 「這車值了!」「真的是價格厚道」……

第二、不要因為情緒,就錯用「傾銷」

「傾銷」通常指的是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銷售商品,目的是排擠競爭對手或壟斷市場。比如現在市場上牛肉面價格20元/碗,場景不同、規格不同價格不同(這與汽車行業不同級別類似),如果忽然之間有人在同一個場景、同一個規格的市場中,你賣15,他賣5元,這種就是遠遠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銷售商品了。但是大家都在20元左右的價格帶時,雖然被傳播「每賣一碗虧6塊多」,但這個「虧」和「傾銷」的理解不同吧。

汽車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價格戰也加劇了車企的盈利壓力。因此,小米賣車虧損並非簡單的傾銷行為,而是市場競爭和成本控制的綜合結果。

有的時候,你以為小米是瞄準競對在定價,你理解的是傾銷,但實質小米的定價策略可能更多地是基於使用者需求、市場反饋、成本考慮以及品牌策略,而非單純為了打擊競爭對手。

02 公關負責人情緒化表達對競品觀點,合適嗎?

首先, 尤其公關部門的負責人是代表企業的,即使在朋友圈,目前「截圖擴散」的方式更容易,如果你還認為那是私人或者小範圍表達觀點,這就可能脫離時代了。

另外, 其觀點明顯帶有情緒化,「公德心、羞恥心、傾銷、最惡劣」……這些詞出自一個資深公關人,確實有點Low了,之後用了「商人本質」,那麽,敢問「商人本質」是什麽呢?

再者, 公關負責人本就是在幕後,基於走向前台,發表不合適言論,你說是個人觀點,但大多都會關聯到企業,誰讓你在其位呢!公關負責人最好基於事實講自家的事兒,別談觀點了,這又不是自己幹自媒體,前不久不還有一位大廠公關負責人表達觀點的價值觀有問題,也給所在公司帶來麻煩,自己也丟了飯碗。

最後, 如果是為了制造話題、引流量,那真是一個昏招兒,這位公關人太想證明自己的認知或者發泄自己個人情緒,反而讓人覺得這家企業自身出問題。很多媒體群、網友評論,是不是車銷量出了問題,這不是「引火燒身」嗎?

03 小米汽車的定價策略,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

小米汽車上市之前開了兩場釋出會,第一場釋出了技術,很多人就已經被種草,我所在的一些微信群裏就已經有人開始猜價格,各大媒體、網友也開始預測,當時有人猜到9.9萬、14.9萬、19.9萬,也有29.9萬,甚至超過30萬價格。隨後,雷軍回應小米汽車成本高,價格不會便宜。

為什麽人們開始有人猜測9.9萬、14.9萬?

首先,是人們對小米過去在手機等數位產品價效比方面的能力的認可、認同,自然會遷移到汽車上,高性價是人們的期待;

其次,這些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已經在各個價格帶均有品牌涉及。不是不可能,是要做一款什麽樣的車,對標誰?瞄準什麽人群?

當然還有2024年初比亞迪引爆新能源汽車集體降價。

小米汽車從工廠直播,到釋出會上對標致敬保時捷、對標特斯拉,最後小米汽車價格釘選在21.59-29.9萬元。

那麽,小米汽車的定價策略,值得我們借鑒什麽?

第一、價格的測試

第一場釋出會後就是對價格最好測試,使用者希望購買的汽車定價多少合適?

如果遠低於企業預期或者成本水平該怎麽辦?那就是要做「心理預期管理」。

第二、潛在使用者的定價心理預期管理

使用者心理預期管理這件事兒,從小米汽車釋出、上市來看,做得很不錯。人們之前對價格有一部份是定的較低的,如何讓人們在心中把這個價格線再提高一下呢?

大家有沒有留意 3個關鍵點:

(1)50萬以內最好看、最好開、最智慧的轎車: 「50萬」這個價格就已經有個錨定了。

(2)工廠直播,展現核心技術實力: 更直接的是告訴大家這個車成本很貴,不會很便宜,這一波之後大家對價格的預期就會開始調整,9.9萬顯然已經不可能了。

(3)貼身對標特斯拉,設計致敬保時捷: 感覺開著百萬的保時捷Taycan,效能也和特斯拉Model 3(價格23.19萬)。但當價格只是21.59萬時,這種購買的欲望很快就拉上去了。小米SU7上市首日大定4分鐘10000台、27分鐘50000台,24小時88898台……速度驚人!

使用者關於定價的心理預期管理如果沒有做好,那大機率新品上市時會栽跟頭,也並非直接跟隨消費者意願直接降價到9.9萬,如何把低價的心理預期降低,把價格線提升,小米汽車做的3個關鍵點值得大家認真思考。

04 「低價」「虧錢」的本質是什麽?

「低價」「虧錢」不是所謂的「傾銷」, 到底本質是什麽呢?

第一、釘選使用者

其實不論是高價還是低價,都是定價策略,本質是釘選使用者群,不同使用者對不同價格敏感、感興趣。

當下市場由於受到經濟下行的沖擊,顯然「價效比」越來越有市場。

第二、搶占市場

新進入某個市場,價格戰也是常見的現象。

但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能力發起價格戰的,這需要有現金資本支撐。

第三、爆品引流

在一些多業務的企業,某個產品不賺錢、甚至虧錢,作為導流爆品,把使用者吸引過來,其他商品賺錢,這個套路很常見,小米是這方面的高手了。一般企業缺少這個能力。外界常說小米賣硬體不賺錢,靠賣廣告、會員、遊戲就可以賺錢。

這次財報之後, 小米汽車虧的錢,小米手機都給賺回來了。

小米汽車釋出後,市場普遍觀點認為:小米SU7的上市顯著提升了小米品牌的整體形象,並成功吸引了包括年輕女性在內的高品質消費群體。這一觀點在小米第二季度財務報告中得到了部份驗證。具體來看,小米手機的銷售業績顯著提升。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小米手機出貨量的同比增長率為28.1%,智慧型手機收入的同比增長率為27.1%,總額達到了465億元人民幣。這些數據表明,小米手機在市場上的表現日益強勁,銷量和收入均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小米SU7的上市對於提升小米品牌形象和吸引高品質客戶具有積極的作用。

第四、成本管理

一時「低價」「虧錢」,屬於促銷行為,是短期戰術,沒有什麽太多競爭力,但如果能夠做到一直「低價」,這就是長期戰略了,考驗的是成本控制、供應鏈管理水平,如果能夠低成本高品質,到銷售終端,使用者得到了低價格的商品(汽車),這才是真的實力。

現在這個時代是完全可以實作的,就如同這兩天很火的【黑神話:悟空】,為什麽過去中國沒有3A遊戲(高成本、高體量、高品質),今天卻出現了呢?其中一點是AI技術進步讓成本下降、品質提升,而且可以用極小的團隊完成(目前百人左右)。

馬斯克在SpaceX的 第一性原理成本控制方法, 更是被商業界津津樂道。

第一性原理思維來控制成本是透過拆解、重構和叠代三個步驟完成。

第一步拆解:他將復雜的系統拆解成最基本的構成元素,如將電池拆解為碳、鎳、鋁以及一些聚合物等。

第二步重構:他拋棄現有的事物組成方式,從零開始進行重構,得到全新的解決方案。

第三步叠代:針對新的解決方案,不斷透過設計、流程、工藝和供應鏈等進行叠代最佳化。第一性原理思維方式使得SpaceX能夠在產品設計、生產和營運過程中找到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這些年小米在制造業的努力,從開始造汽車就是展現了不一樣的能力。這個行業典型是規模效應,當達到一定規模,到了某個臨界點,成本也隨之下降。另外,未來透過深化供應鏈合作和談判,小米有望實作成本控制,逐步達到盈虧平衡,進而實作小米汽車盈利。

05 總結一下

2024年,小米汽車備受矚目。

有人說: 小米是手機行業裏做汽車最好的,小米也是汽車行業裏手機做得最好的。

喜歡一個品牌,你可能不需要理由。

厭惡一個品牌,你可能有一萬個理由。

今天這篇文章是從「一輛車虧6萬多」的話題開始,討論了定價策略,小米汽車從備受矚目到大賣,不僅僅是價格對了,而是市場定位切入的準。

另外,小米從上到下使用者思維、使用者視角的產品設計、體驗、互動,一般企業還真學不會,大多只是在簡單模仿「CEO開車門」而已。

雷軍在2024年度演講中說: 懂一行、愛一行,才能真正幹好這一行。

小米在這個行業裏是一個特殊的新物種,有人喜歡它、有人討厭它、有人害怕它……

在小米沒有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時,這個行業就已經開始了各種「卷」。

小米開始造車,對前輩們一番致敬後,就開上了自己的路。天生「卷王」的雷軍,不僅「卷」同行,還「卷」同事,連賽車都玩了,這誰受得了……

雷軍說:「造車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

希望小米汽車,未來創造更多可能!

魏家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品牌行銷專家,【極限挑戰】第三季推廣總策劃。暢銷書【數位行銷戰役】、【借勢】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特聘教授、北京大學EMBA授課導師,國家級行銷師,省級作家協會會員,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曾任樂居生活CEO、微信海COO,寫過多部文學作品,現專註於數位行銷領域。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