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釋放數智生產力,加速教育智慧化 華為描繪智慧教育新未來

2024-05-01科技

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新質生產力經濟理念洛陽紙貴,數智化轉型機遇正加快塑造經濟社會新格局。以AI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創新套用產品的風靡,已經成為當下社會各界廣泛熱議的數智生產力新富礦。

科技開拓未來,教育引領未來。人工智慧新科技解放生產力,始於推動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教育數位化、智慧化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題中之義。

在近日舉行的第21屆華為分析師大會的教育圓桌上,華為豎起了向教育智慧化進軍的三面旗幟,將重點聚焦智慧教室、科研計算、產教融合等教育領域的幾個方向,加強研發投入力度。

科技賦能教育加速跑

眼下,華為在智慧教育領域的布局涵蓋了高等教育、基礎教育、科研三大板塊。透過聯接、計算、雲和AI技術,華為致力於縮小數位鴻溝,推動教育均衡,提升教學品質,培養高品質人才。

在高等教育領域,華為助力高校的智慧校園建設和產學研用一體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在基礎教育中,華為推出的「五個一」(即一塊屏,具備智慧互動功能的終端裝置;一張網,「智慧聯接」的教育網路;一個平台,教育數位平台;一朵雲,教育雲;一個入口,校園智慧營運中心和校園超級APP)智慧教育解決方案,正在助力多地教育局打造智慧教育新模式。在科研領域,華為提供的全棧科研平台,幫助高校和科研機構打破技術封鎖,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如助力北大打造校級高效能計算平台,提升科研效率。

科技賦能加速跑,九州桃李風光好。華為智慧教育產品在智慧教室、智慧校園、科研計算、人才培養等幾個領域已經快速生根發芽,並促進更多合作成果在國內多所高校開花結果。

同時,華為還積極參與基礎教育資訊化建設,推進教育精準化管理和個人化服務,全方位全齡段引領教育數位化轉型。

AI釋放教育新動能

AIGC的興起引發了全行業對人工智慧賦能潛力的熱議。在此次分析師大會的教育圓桌上,艾瑞咨詢教育行業研究總監籍孟合子也給出了她的最新觀察。她強調,教育數智化是緊跟數位中國建設步伐的必然趨勢,其變革涉及教育主體、教育載體和教育內容三個方面。

在教育主體層面,人工智慧技術能夠輔助教師群體,解決師資力量不均、個人化教學難度大以及教師機械勞動繁重難以成長等現有問題和弊病,助力傳統教學形態向「師-生-機」模式升級,加快數位化轉型。同時透過賦能提升教師數位化素養、補充教學資源、實作大規模個人化教學,減輕教師負擔,解放教師潛能,提升教學品質。

在教育載體層面,得益於以華為為代表的服務商提供的教育資訊化解決方案的不斷完善,人工智慧技術對教育載體層面的影響日益明顯:在教學方面,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的智慧課堂解決方案,能夠使個人化學情分析、大規模因材施教、多元化精準測評等先進教育理念變得更加切實可行;在管理方面,服務於教師的智慧教研和教務系統、服務於學校管理的智慧校園系統等各類人工智慧解決方案,能夠有效加快學校從教育資訊化、數位化邁向教育數智化的步伐。

在教育內容層面,人工智慧時代下,教育體系需要盡快明確時代所需要的人才畫像,以及形成對應的課程體系和教育內容,從而培育能夠適應技術、駕馭技術的人才群體。因此教育系統需要調整教育內容,重視科技素養和高階通識能力的培養,增加跨學科融合式教育的權重,以加快前沿人才的供給速度。以華為為代表的科技企業透過產教融合和科研合作模式,正助力高校快速搭建適應時代發展的人工智慧專業課程體系,確保了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更加契合。

AI教育革命尚未成功

然而,AIGC在教育領域的套用目前尚處初期階段,產品與C端成熟套用存在一定距離,尤其是面臨技術成熟度(如避免幻覺問題)、道德爭議及價值觀引導等問題。

教育數智化在國內發展行程不一,地區間存在顯著教育資訊化差異,部份雙一流高校已步入數智化時代,而鄉鎮地區仍處於較低水平。

展望未來,教育數智化深入推進後,可以預見智慧校園普遍建立、教育數據全面打通、大規模因材施教能夠得以落實的場景,未來的教育目標理應更加註重人才的多元化個人化培養與社會分工需求相結合。在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前沿科技助推下,力求中國教育事業邁向更加公平、優質、高效、個人化的新階段。

籍孟合子指出,未來一代所需技能,除了掌握數位科技基礎知識,更要培養主動學習、探索研究、問題解決等通識性素養的能力。華為ICT技術在賦能教育智慧化的過程中,正逐步從底層基礎設施建設擴充套件至智慧教育全程解決方案,為教育智慧化提供了堅實支撐。

華為作為智慧教育的積極推動者,未來將充分利用自身在ICT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資源整合優勢,以智慧教室、科研計算、產教融合、智慧校園等為主攻方向,以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層次教育事業為主戰場,不斷助力教育行業克服數位化轉型中的痛點與難點,共同擘畫智慧教育的美好未來。(文/徐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