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企業IT,能被AI「推一把」嗎?

2024-10-18科技

五至十年之後,每家公司可能都會成為「AI公司」。

大模型和AI技術的興起,為IT管理賦予了新的使命。

IT管理,意味著透過管理身份、網路、終端、套用、數據,為企業和員工實作無處不在的辦公連線。聽上去和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很近,但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幾年裏,IT管理都被看作是一個「創新度並不高」的賽道。

在這樣一個服務領域,如果不能直接將終端使用者體驗做到安全、無感、穩定一致,對業務效率產生顯著的提升,那麽在IT管理上投入巨大的資源來革新行業技術,無異於蚍蜉撼樹。

而誕生於字節跳動(以下統稱字節)內部、火山引擎旗下IT管理平台「飛連」,卻以一個亮眼的商業化成果,打破了寂靜的格局。

火山引擎是字節旗下的雲服務平台,致力於將字節內部的增長方法、技術和套用工具開放給企業客戶。近日,已經進入商業化第四年的飛連,是國內辦公 IT 管理 All in One 大規模實踐先行者,並在行業內先發大模型IT賦能平台,展開了IT管理場景下的AI套用探索。

01 向外生長,體驗是第一位

傳統視角下, IT管理是一個盤根錯節、卻在「單打獨鬥」的賽道。

產品體驗差,生態閉塞,沒有一家廠商能做到全覆蓋,且廠商之間的開放度較低,企業需要花很高的成本才能打通協同。

這些浮在表面的「頑疾」企業不是感受不到,而是這背後的本質邏輯,讓大多數人不得不接受行業技術緩慢演進所帶來的低效化。再加上Windows AD等傳統主流產品,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相對成熟完備,並且能夠滿足企業的基本需求。

因此,在飛連入局IT賽道以前,國內很少有產品真正有動力去解決產品割裂與使用者體驗不佳的問題。

時間回到2017年。當時,企業辦公主要以PC為主,OA、CRM等主流數位化系統對於移動端的適配性還非常差。但在那個互聯網流量紅利遍地開花的年代,像字節這一類業務高增長的公司,出差人員占比高、異地辦公多,只用電腦辦公就會有很多不便之處。

移動辦公將會成為趨勢,在當時看來是一件顯而易見的事情。但在IT基礎設施跟不上的情況下,多裝置環境、多系統、多身份角色等等碎片化的控制與協同需求,早已不是傳統IT管理產品的能力範圍。問題在於,解決如此復雜的IT管理需求,是購買產品做客製,還是自研?

火山引擎飛連產品負責人劉威表示,想要驗證自研一個產品有沒有價值,需要看市面上有沒有同型別的產品,能夠滿足公司員工自身的體驗需求。

這個答案是有,但當時沒有一家能將場景全面覆蓋的廠商。以字節的員工數量,不但可能會花費高昂的預算,還要面臨產品之間互相割裂、移動化適配差、跨國服務響應慢等問題。在算完這筆賬後,飛連也就自然而然地誕生了。

起初,在飛連還沒有考慮商業化時,便下定了決心至少要為公司做好兩件事。第一,配合其他效率辦公產品,解決移動辦公的缺失,做好員工移動辦公的體驗;第二,解決IT管理產品割裂、需求碎片化的問題。

可以說,傳統的IT管理,其實就是處理各種「對抗」和多個目標上的沖突。比如安全、管理和效率之間的平衡問題,而在解決了效率體驗、打通了一站式管理之後,飛連團隊發現,他們所做的事其實也是市場強需求的。

在套用了飛連之後,字節IT部門日常工作中的運維占比降低到了10%,業務支撐占比增長至50%。2021年6月,火山引擎品牌釋出,飛連也作為火山引擎的一部份,走上了商業化之路。

02 企業賺錢需要更高的人效比

在飛連成立的同一時期,其他大公司也在相繼自研IT管理解決方案,之所以飛連能夠更快走上商業化之路,還是得益於其產品力的優勢。

首先,從當時的需求迫切性來看,字節是對效率要求得最極致的國內廠商之一,人員增幅大、業務增長快。因此,在商業化之前,飛連對於公司的發展步伐來說也很重要。

其次,外部各行各業的企業客戶也存在同樣的問題:人資數據與IT數據割裂、跨系統跨裝置管理具有很高的安全風險等。

飛連團隊表示:飛連的一個核心競爭力是,始終堅持公司內部用的和賣給客戶的是完全相同的產品,對外商業化和對內研發屬於同一個團隊。

從飛連今天的產品形態來看, 革新點在於All in One架構 ,使之成為了一個覆蓋了各個數位化流程的一站式管理平台。

在飛連之前,市面上還沒有出現過成熟的一站式產品,技術挑戰不可忽視,商業化的前路更是未知的。決定做一站式,代表著飛連對於IT管理技術趨勢的感知非常迅速和敏感。

一體化的難點不但在於能力聚合,也在於完成的打通。 每一個品類拿出來都是一個單獨的賽道,只有都做好了,同時鋪開多個賽道的投入,才能真正滿足企業客戶的管理需求。因為,國內企業IT需要一體化的產品,每個賽道方向上的人員技術儲備和融合,都是對於團隊信心和資源投入的長期考驗。

而對於如何定義好產品,在10月16日的火山引擎飛連新品釋出會上,劉威直言:「IT產品應該具備的三個特性是:簡單、生長、務實。」

一個「可生長」的產品能夠不斷地適應於越來越復雜的環境。對於很多技術廠商和企業自研團隊來說,生存壓力是一方面,所服務的企業自身的人效問題不夠「激化」,也不利於做出一個既先進又普適的效率產品。將復雜而豐富的IT管理最小化為一套「端、雲、網」,也可以在這基礎上彈性擴充套件疊加,也為日後AI的深入套用、企業智慧化轉型創造了充足的空間。

「簡單」則代表使用和管理都要簡單,使用者一站式IT入口,從網路接入、業務入口、基礎辦公、終端安全檢查,都透過一個產品來完成。管理員透過「參數化」+多模組關聯的管理平台,管理策略的有效落地。

踏實把每個場景做深做透才能廣泛使用。IT管理的核心並非僅有技術壁壘,還有管理套用、終端等數位化載體,管理身份和終端多元化帶來的復雜性。越來越復雜的IT環境、裝置品類、作業系統,勢必只能靠日積月累的實踐來認知和叠代。

企業IT需要一體化產品,不僅是為了簡單高效的一致性體驗,還有讓數據貫穿其中,為企業創造可量化的管理維度。因此,一體化產品更需要往一個方向發力,為客戶聚焦目標。穩紮穩打地服務於字節內部,再開始做商業化,也是飛連能找準自身定位的優勢所在。

03 AI時代,提效是「必然選擇」

企業需求在不斷地生長和演進,而IT管理的目的卻始終如一:支撐業務所需要的辦公形態。

隨著數位化和 AI 的能力增強,企業最終都會為了效率進行智慧化轉型。而IT管理則是每個公司都需要解決的問題。

「AI當下對於IT管理最大的價值,並不是取代專業人才,而是讓企業裏的每個員工都能成為六邊形戰士。」

釋出會上,飛連釋出了大模型 IT 賦能平台。AI在數據利用方式、自動化響應等維度上展現出的精準與高效,結合大模型的自然語言互動,已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產生了效率的量變。

而在IT管理領域,AI和大模型有可能更早地發生「質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在安全管理方面,AI演算法能夠對企業潛在風險進行即時監控,利用數據驅動下的大模型分析和處置決策,提升營運效率。

第二,AI和大模型的自動化營運與生成能力,可以基於企業自身的IT管理制度,自動生成管理策略,並隨著企業的發展靈活調整,實作管理工具伴隨企業「成長」。

第三,透過大模型平台的生態開放性,像飛連一樣的廠商可以將先進企業的IT經驗、行業積累,開放給更多的企業客戶,讓技術和管理策略的知識體系「流動」起來。

在此過程中,AI可能會面臨的資訊濫用、數據泄露等風險,需要透過產品邏輯和技術積澱進一步最佳化。比如,當企業因為業務需求引入智慧體的時候,飛連會為企業提供針對智慧體的敏感數據分析及過濾能力,從而保障安全。

另一方面,想要打通數據和控制能力,軟硬一體化對於AI能力的註入也是必不可缺的。在飛連新品釋出會上,飛連還釋出了軟硬一體解決方案,幫助IT管理解決方案更迅速地向智慧化轉型。

五至十年之後,每家公司可能都會成為「AI公司」。從提效的角度來看,AI能力與企業IT管理需求匹配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在安全與效率的「矛盾平衡」中,天然擅長數據推理和自動化的AI,能夠透過自營運閉環來同時滿足兩點需求。

飛連所創新的套用場景已經驗證了這一點:如今,一個管理平台就能自動實作風險洞察、數據分析、自動處置。在AI的幫助下,每一位IT人員都可以輕松承擔IT運維工程師、數據安全工程師的角色。

因此,對於飛連來說,AI能力的引入,一方面是為企業解決好IT管理自身,另一方面也是對未來的業務形態展開了探索與準備。從「效率地基」上推動企業的智慧化轉型。

在商業化第四年的時間點,飛連無論是為IT管理領域,還是為內外部帶來的效益,都交出了一份相當漂亮的答卷。

在降本增效的市場環境到來以前,飛連這一類產品是高增長企業的直接選擇。

對於另外一些企業來說,曾經的態度大多都是理性觀察。而隨著流量紅利退卻,「降本增效」四個字成為了幾乎所有企業都避不開的經營方式。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提效對應的不再是追逐可量化的顯性收益,而是拉高了IT管理這一類效率服務的價值,相信降本增效的商業化潛力確實能推動技術創新。

總而言之,所有競爭,最終都會歸為效率競爭。在「透過辦公提效,促進業務提效」的方法論中,IT工具是最基礎的一環。無論有沒有AI能力的加成,從飛連三年商業化的成長都可以看出,不是新產品在開啟市場,而是國內企業自身的效率需求和提效動能在發生變化。

而下一步,AI則會打破企業IT中的「效率幻覺」,繼續探索天平的兩端:安全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