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艾爾特曼20年:從「矽谷地下國王」到黯然離場

2024-07-12科技

作者 | 陳駿達
編輯 | 李水青

2014年的某天,矽谷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簡稱YC)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在自家廚房向山姆·艾爾特曼(Sam Altman)丟擲了一個問題:「你想接管YC嗎?」

艾爾特曼笑了,格雷厄姆稱他之前從未見過艾爾特曼不受控制地微笑,「就像是他把一團紙成功地扔進房間另一邊的廢紙簍裏一樣,那種得意的笑容,好像在說,‘終於成了’」。

這份喜悅不無道理。截止到2014年初,YC已經投資了包括Stripe、Airbnb、DoorDash、Twitch、Reddit在內的超過550家初創公司。格雷厄姆在一條推文中透露,當時YC所投企業的總估值達144億美元,而累計融資額也達到20億美元。在接手YC不久後的一次采訪中,艾爾特曼在主持人的反復追問下,也不得不承認YC在孵化器行業具有絕對的壟斷地位。

▲格雷厄姆2014年初的推文(圖源:X平台)

YC的行業地位也獲得了其它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人的認可。2009年和2010年,紅杉資本領投了2輪對YC的投資,總金額超1000萬美元。

2011年,曾投資過Facebook並因此賺取大量財富的知名投資者尤裏·米爾納(Yuri Milner)和朗·康威(Ron Conway)宣布,他們將向當季共40家YC初創公司分別註資15萬美元,若所有企業均接受他們的投資,投資總額將達到600萬美元。投資時,他們甚至還沒有見過這些企業的創始人, 這筆投資完全出於對YC初創公司總體品質的信賴。

對初創企業來說,加入YC這一集體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機會,而艾爾特曼的野心或許不止於此,僅僅是加入YC還不夠, 他想要成為這艘創投巨艦的掌舵者。

在這篇文章中,智東西將細數艾爾特曼在這一階段做出的各種決策與判斷,也將展現他面臨的挑戰與爭議。這是我們全面展現艾爾特曼過去近20年職業生涯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二篇,請各位讀者持續關註。(艾爾特曼20年:從創業失敗到權力中心)

艾爾特曼具備YC掌舵者所需的一切品質。他擅長達成交易,曾為包括Stripe在內的多家企業提供創業建議。他具備獨到的投資眼光,創業不久後就開始為紅杉資本物色潛在投資物件。最重要的是,他此時已在矽谷發展出了極為龐大的人脈網路,矽谷最具影響力的投資人、投資機構都對他印象深刻,這也讓他具有撬動大量資源和資金的能力。這種能力正是不少加入YC的初創企業所急需的。

在格雷厄姆和妻子潔西卡·李文斯頓(Jessica Livingston)因為家裏的2個孩子而焦頭爛額的時候,艾爾特曼成為了他們的救星。格雷厄姆在他宣布艾爾特曼成為YC新任總裁的部落格中寫道, 「YC需要增長,而我不是增長的最佳人選。山姆正是YC現發展階段所需要的人才。」

▲格雷厄姆官宣艾爾特曼任YC新任總裁的部落格文章部份截圖(圖源:YC)

增長,這個詞給艾爾特曼5年的YC總裁生涯定下了基調。這5年中,YC將不斷擴張原有的YC核心計劃,還將發展出YC連續性計劃、YC研究計劃、YC創業學校、YC成長計畫。艾爾特曼領導下的YC還展開了全球擴張,將他們的影響力擴充套件到了同樣具有活躍創業環境的中國、印度等國。

此外,艾爾特曼本人的投資計畫數量和領域不斷增長,還涉足全民基本收入(UBI)、經濟適用房等非盈利性質的計畫,更是一度傳出要競選加州州長, 頗有要成為矽谷地下國王的模樣。

不過,艾爾特曼未能避免樹大招風的命運。從YC的文化和投資風格變化,到他的私人投資爭議,隨著艾爾特曼及他領導下的YC的影響力不斷滲透到矽谷乃至世界的各個角落,他們的一舉一動也越發引人註目,甚至產生不少爭議,艾爾特曼最終不得不離開YC。

一、YC迎來劇變,多名艾爾特曼親信加入

2014年初,艾爾特曼被創始人格雷厄姆任命為YC總裁,但到2016年9月他便將日常營運下放給YC新任CEO麥可·西貝爾(Michael Seibel),轉而同時監督多個他領導YC後開啟的新計畫。

按這樣計算,艾爾特曼高強度參與YC工作的時間僅有2年,但這2年對YC未來的投資風格產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格雷厄姆任命他為繼任者後不到一個月,艾爾特曼就呼籲創始人圍繞突破性技術建立初創企業。他列出了能源、人工智慧、交通和住房、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教育等領域,這都是YC過往鮮有涉足的投資方向。他在部落格中寫道:「現在小型初創企業可以做過去需要國家級別的資源才能做的事情。」

人事調整方面,艾爾特曼2年時間裏為YC引入了大量新的合夥人,進行了多次高管調整。其中大多數人都與他頗有淵源,還與他的個人興趣重合度很高。

艾爾特曼的新合夥人包括美國電子支付巨頭Stripe的創始人兩兄弟、社交平台Pinterest的創始人賓·希波曼(Ben Silbermann)、Airbnb的聯合創始人喬·戈比亞(Joe Gebbia)等人。這些人在他們各自的創投生涯中都曾接受艾爾特曼的建議、輔導乃至直接投資,可以說艾爾特曼是這幾位創始人的導師。他們的加入給YC烙上了更為濃重的艾爾特曼色彩。

YC在2014-2016年新任高管們的背景也值得註意。艾爾特曼招募的這批高管中,既有研究生物、量子物理等問題的學術界人士,也有來自美國知名科技媒體TechCrunch的兩名資深媒體人,甚至還有具備物業管理和住房研究經歷的高管。從YC後續的擴張方向來看,艾爾特曼的高管調整或許是某種提前布局。

二、接連推出全新計畫,艾爾特曼戲稱要收購紅杉

YC原本的主營業務名為YC Core(YC核心計劃),即YC每年夏季和冬季集中招募的兩批次創企的投資和輔導計劃。在艾爾特曼任總裁的前兩年裏,他陸續推出了YC Fellowship(YC獎學金),YC Continuity(YC連續性計劃)和YC Research(YC研究計劃)。

YC Fellowship計畫是一個體量更大但投資額更小的計畫。YC計畫過去以線下為主,而Fellowship計畫無需線下參與。這讓YC能接觸到更多早期創企,也讓YC公司和合夥人們能更早地發現投資機會。

不過,這一計畫上線後也遭受到一定的批評。線上為主的Fellowship計畫很難創造YC早期所具備的大學般的氛圍,也更難積累人脈和資源。現在的YC更像是一個創投收割機,以廣撒網的方式大量獲取投資機會,對個體創業者的培養力度和資源支持卻日益減少,這也有悖於YC的初衷。

▲早期YC具備大學般的氛圍(圖源:YC)

YC Continuity計畫則是對從YC畢業後的創企的持續性投資計畫, 這讓YC可以從畢業的企業中持續獲益,甚至可以主導這些企業未來的幾輪融資 。YC甚至展現了在創企董事會中任職的意願,這提升了YC對企業的影響力。

YC Continuity的投資規模要比YC核心計劃大很多。2016年,YC核心計劃夏季和冬季批次上百家公司的投資總額為2700萬美元,而YC的第一支連續性基金的投資額就達到了1.87億美元。這一數位對過去的YC來說可謂是天方夜譚。

不過,YC Continuity計畫對特定YC公司的投資,可能會被視為YC對這一公司潛在價值的評估,成為投資者的風向標,這對其它未獲投資的企業是極為不公平的。

YC現任總裁蓋瑞·譚(Garry Tan)則認為,YC Continuity分散了YC對核心使命(早期投資)的註意力。

YC Research(YCR)是艾爾特曼個人投入最多的計畫,他在2016年減少日常營運參與後,便主要將自己的時間花在這一研究計畫上,還捐資1000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YCR的主要目的是資助那些需要長期投入,或者不應由私人企業開發的技術研究。

OpenAI其實是YCR的第一個計畫。創立之初,艾爾特曼和馬斯克在OpenAI一同擔任聯席主席。與艾爾特曼熟識的多位科技圈大佬也有捐資。YCR還資助了全民基本收入,新型城市等方面的研究。

▲艾爾特曼與馬斯克在特斯拉Giga Factory(圖源:YC)

縱觀艾爾特曼成為YC總裁後的前兩年中的種種舉措,他果真如創始人格雷厄姆所說的那樣,用增長定義了YC的未來。在2016年愚人節釋出的一篇YC部落格中,艾爾特曼還戲稱YC將要收購紅杉資本,重新成為Airbnb、Dropbox和Stripe的最大外部股東。雖是愚人節的玩笑,但這篇部落格中也提到了YC中國等未來真正落地的計畫。艾爾特曼的野心不止於擴張本身,他或許還想將其轉換為對世界實實在在的影響力。

2016年底,艾爾特曼還主導了YC Startup School(YC創業學校)的籌建。這一計畫旨在以線上課程的形式,提前接觸到全球各地的年輕創業者,這能 增強YC在全球創投界的影響力。

在接受【紐約客】雜誌對他的深度專訪時,艾爾特曼稱YC的Startup School計畫將吸引數以萬計的人加入YC的網路,並將優秀初創公司的數量提升10倍。雖然YC並不擁有這些公司的股權,但他認為YC仍然能以某種無法準確預測的方式從中受益。 他並未提及參與這些課程的創企具體將如何受益。

▲艾爾特曼在史丹佛大學教授創業課程(圖源:YouTube)

艾爾特曼也看上了美國之外的孵化器市場。YC將遴選面試直接搬到了中國、印度等創業較為活躍的國家與地區,還把Startup School會議開到了清華大學。2018年夏天,曾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百度營運長的陸奇加入了YC,並建立了YC中國。

▲陸奇在YC(圖源:YC)

在YC中國關閉時,YC領導層將艾爾特曼的離職列為重要原因,這也從側面反映YC中國的建立或許只是艾爾特曼的個人意願。

三、投資生物核能芯片,擁有槍支黃金與大片土地

YC之外,艾爾特曼的個人投資也在增長。根據艾爾特曼本人的估計,他和他的風投基金已經投資了超過400多家企業。目前艾爾特曼公開披露持有的股份價值至少有28億美元。

艾爾特曼早期的投資物件主要是YC系企業。2009年,他給當時在參與YC計畫的Stripe投資了1.5萬美元,換取了2%的股權。雖然Stripe還未上市,但按照他們2024年最新的650億美元估價計算, 艾爾特曼所持股份價值超過了10億美元,投資報酬率超7萬倍。

2014年,當艾爾特曼接手YC時,他在個人部落格中披露自己已經投資超過40家企業,其中5家公司的價值已經增長了百倍,甚至更多。

生物、核能和芯片企業是艾爾特曼在傳統科技公司之外的主要投資物件。

在生物領域,艾爾特曼主要關註合成生物學與生命延長技術。2014年,艾爾特曼主導了YC對合成生物學公司Ginkgo Bioworks的投資,這家企業透過基因改造細胞生產各種化學物質,還在疫情期間資助了疫苗的開發。之後,艾爾特曼本人也透過家族基金投資了類似的企業。

矽谷的許多億萬富翁都喜歡投資生命延長技術,艾爾特曼也不例外,他曾對生命延長技術公司Retro進行1.8億美元的投資。馬斯克曾經公開批評,這種技術如果成功,便會導致社會發展的停滯—— 富翁們的觀念將隨著他們生命的延長而持續影響這個世界。

核能方面,艾爾特曼曾經投資核融合公司Helion和核廢料回收發電公司Oklo。Helion甚至還和OpenAI簽訂過合約,為OpenAI提供數據中心營運所必須的大量電力。

▲Oklo的核子反應爐概念圖(圖源:Oklo)

艾爾特曼在芯片方面的投資也值得註意。除了令人咋舌的「7萬億美元」芯片募資傳聞外,艾爾特曼還被AI芯片獨角獸Cerebras Systems列在他們官網投資人列表的第一位,這家公司最近已傳出有IPO計劃。此外,艾爾特曼曾投資另一家AI芯片企業Rain AI,OpenAI也有從這家企業購買芯片的計劃。

人工智慧和病毒泄露是艾爾特曼和朋友們設想中世界可能淪陷的幾個原因之一,而艾爾特曼的個人投資似乎也圍繞著這些風險進行布局。艾爾特曼的投資組合反映了他對未來的某種構想。

艾爾特曼喜歡開賽車,駕駛飛機等極限運動。在【紐約客】雜誌的采訪中,他還分享了自己其實是一名「末日準備者」。他說自己持有大量槍支、黃金、電池、水和以色列國防軍同款的防毒面具,以及加州南部山區裏的一大塊土地,實在不行,他還可以飛往彼得·泰爾在紐西蘭的家。

▲艾爾特曼價值2000萬美元的邁凱倫跑車

四、大量捐款加強政治參與,還曾考慮競選加州州長

與大部份矽谷人士一樣,艾爾特曼也是名民主黨人。根據【新聞周刊】(Newsweek)的報道,艾爾特曼捐資支持了超過100位民主黨候選人,不過這些捐贈都是透過個人形式做出的,因此金額並不算太高。他主要支持的候選人都位於加州,不過他也曾支持了位於紐約州和維吉尼亞州的候選人。

除了對候選人的支持外,艾爾特曼給參議院的民主黨助選組織Senate Majority PAC捐資25萬美元,還向多個關鍵搖擺州的州級民主黨組織捐款。

2016年,艾爾特曼還在舊金山貿易展上與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艾許頓·卡特(Ashton Carter)會面,敲定了美國國防部與YC的一個試點計畫。他對美國國防部與科技企業的合作持開放態度,因為美國國防部當年的預算是蘋果、谷歌和英特爾這3家企業研發開支總和的2倍還多。

▲艾爾特曼在聽證會上(圖源:Axios)

全民醫保、住房問題和基礎設施更新問題是艾爾特曼主要關註的政治議題。他曾經親自到訪加州各地聽取第一線民意,並就住房問題向加州議會提出相關提案。

2017年時,艾爾特曼還一度傳出要競選加州州長一職,不過後續他放棄了這一計劃,轉而公開招募能夠實作他的政治願景的候選人。艾爾特曼稱自己願意為潛在的候選人提供技術平台和種子資金,他希望能找到非傳統意義上的民主黨候選人,並借這些候選人之手讓科技界的政治理念也能影響美國政壇。

五、醉心個人事務對YC不聞不問,創始人飛躍重洋解除職務

在艾爾特曼成為YC總裁後,YC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現在的YC更像是一家VC,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孵化器。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許多人將艾爾特曼描述為一名不怎麽幹涉具體工作的經理, 他只負責挑選潛在的贏家,給予這些人很大的自主權,以便他可以繼續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艾爾特曼的一位密友稱,即便是在OpenAI,艾爾特曼也認為自己像是一名投資者,而不是典型的執行長。

YC的平台優勢還讓艾爾特曼獲得了更多的人脈以及投資機會。在YC任職的後期,他經常以YC總裁的身份出席各種大會,接受媒體采訪,還專門建立了一家投資公司以進行更大規模的天使投資。

這種不聞不問的行事風格,最終也引來了同事和參與YC計畫的企業的不滿。同事指責他冷漠、心不在焉,並未給人們提出建設性意見,卻霸占了YC那段時間裏所獲成功的功勞。他利用自己的私人基金投資參與YC計畫的企業,卻禁止公司的其它全職合夥人擁有自己的私人基金。部份參與YC計畫的創始人則認為他過於註重自己的個人榮譽。

2019年,YC內部對艾爾特曼的不滿情緒已經發酵到一定程度,格雷厄姆不得不從英國飛到舊金山,要求艾爾特曼離職,艾爾特曼即刻同意。

▲格雷厄姆與李文斯頓,二人曾是艾爾特曼最忠實的支持者(圖源:彭博)

格雷厄姆自從有孩子後便在英國過著半退休的生活,他稱自己完全不知道艾爾特曼在培育初創企業上花費的時間如此之少。在他領導YC時,將自己的絕大部份時間都花在與創始人的交流上。

有趣的是,在正式官宣卸任前,艾爾特曼自封自己為YC的董事長。但YC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董事會,只有一個名為監督委員會的機構,這一機構在YC存在感也很低。艾爾特曼從未正式擔任所謂的董事長一職。

在艾爾特曼離職後,YC悄悄刪除了艾爾特曼自封自己為董事會主席的那則部落格。艾爾特曼的這一行為或許也是一種權力賽局的手段。

結語:矽谷稱王之路戛然而止,艾爾特曼未來路在何方?

艾爾特曼在YC的5年可謂是毀譽參半。一方面,他幫助YC實作了格雷厄姆所希望的擴張,確實讓YC變得更大,更強,更有影響力。但在這樣的擴張中,YC似乎也遺失了原本那種親密、友好的氛圍。此外,艾爾特曼利用YC的平台推進自己感興趣的計畫和議程,卻不給其它創業公司足夠的關註和支持,這也是對YC使命的一種背離。

格雷厄姆曾如此評價艾爾特曼,「他擅長變得強大」。在YC的5年裏,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他幾乎參與了矽谷那一時期每一家重要企業的創立、融資過程,還是不少企業創始人的導師。他曾說過,融資已經是一個高度商品化的行業,而人脈和網路才是矽谷最寶貴的資源。艾爾特曼成為了這些復雜人脈網路的交匯點,這一位置或許就是矽谷的隱形王座。而他對政界和社會議題的參與,也進一步鞏固了這一權力寶座。

艾爾特曼離開了YC,但他並未失去原有的影響力。2015年成立的OpenAI已經逐漸發展壯大,為加速研究,他們找到微軟進行融資。此時的艾爾特曼已經從馬斯克手中奪過了OpenAI的完全控制權,他現在能利用OpenAI,實作他關於人工智慧的種種設想。而這一技術不僅將徹底改變矽谷的所有科技公司,也將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智東西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講述艾爾特曼在OpenAI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