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中興通訊的穩與進

2024-10-23科技

作者:文雨,編輯:小市妹

10月21日晚間,中興通訊釋出三季報。

在營運商資本開支整體縮減的背景下,這家通訊巨頭的一些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穩住當下,布局未來】

2023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營運商的資本開支合計為3530億元,到2024年,這一預算降到了3340億元。

但即便如此,中興通訊依然保持了整體穩健經營態勢。

財報顯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作營業收入900.4億元,同比增長0.7%;歸母凈利潤79.1億元,同比增長0.8%。

能夠保持發展韌性,硬實力是關鍵支撐。

中興通訊對研發的重視歷來有口皆碑,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在研發上繼續投入186.4億元,占營收的比重高達20.7%,這一數據在業內,乃至在整個A股市場都要位居前列。而所有這些投入,最終都高效地轉化成了公司參與市場競爭的籌碼。

據電信咨詢機構最新數據,中興通訊的5G基站、5G核心網累計發貨量全球第二,固網產品市場份額全球第二,RAN產品、5G核心網、5G光傳輸獲行業領導者評級。除此之外,公司光接入產品得到國際認可,在國際Network X峰會榮獲三項獎項;數據管理能力獲國家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DCMM 5級最高等級認證等等。

向前看,隨著行業發展生態的不斷衍生與前進演化,中興通訊也迎來了一些新的發展機遇。

區別於以往2G/3G/4G的階段,5G時代以來,在數位化、資訊化和智慧化驅動下,整個通訊行業的需求結構已經出現明顯變化。

以中興通訊為例,聚焦「連線」和「算力」兩大賽道,不斷開辟新發展空間。在「連線」領域,公司圍繞5G-A的商用部署和落地,與營運商共同打造「空天地一體化」5G-A全域立體網,助推衛星互聯網發展;在「算力」領域,中興通訊向客戶提供全棧全場景智算產品,包括IDC、AI伺服器、高效能儲存、RoCE交換機、智算平台、大模型及套用等等,全方位覆蓋終端、邊緣和數據中心的AI場景。

由於尚處發展早期,這些新業務目前並未完全放量,但隨著底層技術不斷走向成熟,產業行程正快步向前。

【加大底層創新,賦能千行百業】

今年6月18日,3GPP RAN第104次會議正式宣布凍結R18技術標準,此舉意味著5G-A商用時代正式拉開帷幕。而在這一發展浪潮中,中興通訊無疑是走在前列的。

在低空經濟領域,公司聯合合作夥伴在北京、南京、深圳等25個省市的80多個試點驗證了5G-A通感一體在物流配送和低空安全等多種場景的套用;在地面賽道,率先實作超低時延XR遊戲,賦能央視春晚全程超高畫質直播,實作業界第一個通感算一體化新型車聯網方案的試點套用;在低空賽道,業內先發大張角AAU,擴大垂直張角至65°,實作感知能力超1.5km,並已在全國多地實作通感一體技術商用部署。

除了5G-A,中興通訊在AI領域的布局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智算基礎設施方面,公司推出「一機多芯」開放架構AI伺服器,相容適配主流GPU,並以網強算,基於自研芯片推出2*200G網卡;推進OLink高速匯流排互聯標準,自研大容量交換芯片,在超萬卡集群核心技術、算力原生、智算中心長距互聯、推理任務智慧分發等前瞻技術方向上開展研究。

在大模型及套用方面,自研星雲系列大模型,其中研發大模型有效帶動研發效率提升;通訊大模型則在反詐、重保、新通話、體驗保障等具體場景落地,並積極拓展工業、汽車、鋼鐵、水利、城市生命線等領域模型及套用。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已經實質性地進入產業化階段,傳統行業普遍擁抱AI將是大勢所趨。在這種背景下,中興通訊在智算領域的投入大機率會進入階段性變現期。

事實上,中興通訊在AI領域的布局並非只有智算,還包括智慧化終端,而後者同樣頗具看點。

比如AI手機。

根據IDC的數據,2024年全球生成式AI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2.3億部,滲透率約19%,到2025年將進一步增長73%至近4億部。中興通訊緊跟發展浪潮,釋出了全面升級的AI全能影像旗艦nubia Z60 Ultra領先版和AI+衛星手機nubia Z60S Pro,並推出普惠5G手機中興遠航40s。

再比如智慧網聯汽車。

中興通訊汽車電子業務與車廠合作不斷加深,雙方聯合車廠釋出自研車規級高效能中央計算單元SOC芯片「撼域」M1。除此之外,公司還與中國一汽簽署多域融合芯片「紅旗1號」戰略合作協定,攜手上汽集團釋出百萬量級車雲通訊大單品,實作行業第一個國產車規級雙核4G通訊模組的量產落地,加速國產智慧網聯出海。

今年以來,宏觀經濟整體出現承壓跡象,各行各業都面臨一定增長壓力,中興通訊依靠技術創新驅動發展,在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要求下賦能千行百業,當下有韌性,未來有期待。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