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為了避免「過氣」,今年支付寶五福有多努力?

2024-02-09科技

作者:曾憲天、林敏倩(實習)

編輯:林炯佳

整個阿裏大生態,有兩大被不少使用者吐槽的行銷活動。一個是剛剛走過第15屆的雙11,另一個則是進入第9個年頭的支付寶集五福。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收入(優惠)兩塊五」 ,是兩大行銷活動存在的共性問題。2024年春節檔,新一年的支付寶集五福如期而至,做了一些豐富的升級,但並未解決上面這個核心問題。

今年支付寶「集五福」活動進行了升級,將電商領域最擅長的「造節」搬了過來,「集五福」升級成了「五福節」,增加了不少遊戲互動玩法,周期更是拉長到了整個春節假期前後。

實際上,經歷九年的發展,每年的五福活動,支付寶都會豐富玩法,進行一些升級。但觀察來看, 這些升級更多是出於流量變現、商業合作的視角。 例如今年與線下商家,春節檔電影宣發進行的聯動,展現得便是支付寶五福活動的流量價值,商業合作能力。

換言之,支付寶並未回應使用者的核心訴求—— 分多點錢,或玩法更簡單粗暴。 五福活動的使用者吸重力其實是在下降的,支付寶卻似乎拿不出更好的辦法招徠更多使用者,卻仍在不斷加碼行銷,「榨幹」五福活動的流量價值。這其實是一個頗為危險的訊號。

1、「困擾」的五福活動

大規模的行銷活動,如若多年缺乏顛覆式的創新,大眾自然會降低興趣,行銷效果也會隨之下降。各類大同小異的電商購物節是如此,年年都較為雷同的支付寶集五福活動,亦是如此。

近些年來,支付寶「集五福」的確越來越被大眾所詬病: 「玩法越來越復雜,錢又越來越少, 真的不想玩」「沒一點意思,為了2塊錢天天麻煩死了」,諸如此類的吐槽在社交場中並不少見。

其實接連幾年,支付寶一直在探索著如何在「集五福」活動中提升使用者活躍度,從AR掃福,到各類互動小遊戲,再到向商家開放發福卡權利等等, 不斷給活動內容做加法。

但這些「加法」或許並未能真正觸動使用者,甚至讓不少使用者感覺到了「幹擾」。

1月29日,2024年春節的集五福活動上線,隨即沖上了熱搜第一,但相關評論區中仍出現了不少使用者的吐槽。在他們看來,五福活動就像每年的例行打卡一般, 僅僅停留在「集齊」就好,其他的行銷玩法顯得十分「雞肋」, 甚至會讓集五福顯得更復雜、更麻煩。

不過支付寶並未停下做「加法」的腳步,今年更是將「集五福」 升級成為了「五福節」。 大年三十晚五福開獎後,活動並不會馬上結束,「五福節」將橫跨整個春節。

全周期包括三個階段,最早已於1月10日就已啟動,一直延續到春節假期結束。這個改進的邏輯與雙11購物節從11月11號當天,提早到了10月份開始,橫跨大半個月一樣。

今年五福瓜分的金額與往年一樣,都是5億元,但新增了春節期間看支付寶短視訊、參與評論、打榜等方式瓜分3億紅包的玩法,為支付寶的短視訊、社交版塊引流。同時也新增了一系列與 AI技術相關的新玩法。

比如使用者自行上傳照片,AI會將照片自動融入到上百個經典電影片段中,讓使用者獲得「自己出演」的專屬片段視訊;使用者可以利用AI語音及視訊合成技術,一鍵生成「會說話」的紅包等等。支付寶也讓這些玩法與【熊出沒】、【熱辣滾燙】等春節檔電影宣發聯動。

不難看出,此次支付寶變著花樣與AI技術結合,一是透過當下極具熱度的AI技術遊戲化的方式增加互動性和趣味性,吸引使用者參與五福活動;二是支付寶將五福IP與電影宣發結合起來,既透過電影的知名度吸引影迷開啟支付寶,又能為新電影的宣發提供一個新的路徑, 是將五福使用者流量變現,產生實際收益的一次探索。

除了和新電影宣發的結合,此次支付寶的五福節還進一步開拓了線下場景,分布在185個城市的20萬家門店將成「接福處」,線下參與五福活動。

2、「焦慮」的支付寶

玩法繼續豐富,周期越來越長,其實更加體現五福的創新乏力,以及支付寶的流量焦慮。

QuestMobile數據顯示,去年的2023年春節期間,支付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7.8分鐘,不到抖音極速版的十分之一, 在日活超5000萬的APP中排名最後。 這還是去年支付寶五福努力「折騰」後的結果。

實際上,使用者想要看到的是更為顛覆式的創新, 而不是一直做加法,一直延長周期。 支付寶如若無法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來,這樣拉胯的使用時長成績必然還會延續。其實回看五福活動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支付寶每年更多是小修小補,沒有真正拿出能吸引使用者的亮點。

支付寶最初推出五福活動時,便出現了一些波折。首次五福活動有79.1萬人集齊,平分了2.15億的大獎,平均每人可獲得271.66元的紅包。

不過參與集五福的人數遠不止這些,很多使用者因缺少「敬業福」而未能成功集齊五福, 這也引發了大規模的不滿 :集到敬業福太難了、在春節缺少一福的寓意不好......

於是支付寶在次年就降低了集齊五福的難度,2017年共有1.68億人集齊五福,平均每人分得不到1.2元。在隨後幾年的時間裏,支付寶依舊延續著這種瓜分紅包的方式, 使用者所能分得的金額普遍較小且平均化, 還得忍受不斷增加的各種新玩法與逐漸復雜的遊戲規則。

很多使用者忙忙碌碌搗鼓半天,卻發現到手的紅包金額小得可憐。多年下來皆是如此, 於是使用者對集五福的熱情也持續下降。 從2020年起,集齊五福的人數就開始持續下滑,從2019年的3.72億下降為2020年的3.18億,到了2023年,集齊五福的人數就已經下降為2.66億。

支付寶最初推出五福活動時的目的也很明確:希望能在支付寶的體系內將社交發展起來,讓使用者使用支付寶的場景多樣化,提高使用者的使用頻次和時長。

雖然首年支付寶的集五福活動帶動了11億對好友在支付寶上相加好友, 但是卻並沒能成功在支付寶中植入社交基因, 未能扭轉使用者使用支付寶時長遠短於其他App的局面。

開展五福活動的第二年,支付寶高管就明確表示不再做社交,而是會圍繞商業場景、金融場景做一些基礎性溝通功能和關系鏈積累。這也宣告著阿裏的社交夢暫時落下了帷幕。

使用者使用場景的多樣化和使用時長的增加,依然是支付寶的目標,但他們似乎用錯了方式。

除了玩法內容越來越多的五福活動外,支付寶嘗試透過B端戰略來提升上述維度數據。2020年支付寶宣布整體戰略將從原來的金融支付服務平台,升級為打造數位生活的開放平台,開放給政府、企業等機構進駐,為使用者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但這仍然不是讓使用者自願開啟支付寶的理由。 焦慮的支付寶,或許真該好好研究下競爭對手微信支付。

3、微信紅包,「五福」沒學會

隔壁的微信紅包,或許就是支付寶五福想成為的樣子。

2015年春節,微信支付依靠春晚紅包的顛覆式創新,在移動支付領域迅速崛起。但到了2016年, 微信並未迷戀這樣的成功, 沒有把微信春晚紅包當做一個固定的行銷節點,甚至是「節日」來打造,而是不斷結合社交優勢進行持續創新。

也正是在2015年之後,支付寶在第三方支付的龍頭地位受到強烈的沖擊,微信支付到2016年中就已獲得32.1%市場份額,而支付寶則由68.4%下滑至55.4%。據中金公司基於支付清算協會數據測算,在移動端,支付寶2014年-2016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8.6%,而微信支付增速高達326.9%。

2019年開始的幾年間, 微信支付的創新再一次顯露奇效。 微信紅包封面開始向企業、機構以及個人媒體等組織開放,一個小小的紅包封面成了微信流量池與各大品牌行銷聯動的視窗。

到了2024年春節檔時, 微信紅包封面已然成為了一條完備的上中下遊產業鏈。 這並非微信刻意為之,而是由於巨大的利益共贏價值,各路第三方共同參與的結果。微信紅包也由此進一步鞏固了春節期間「固定計畫」的地位。

面對同樣的春節檔行銷,其他互聯網大廠們需要真金白銀燒錢來換取流量,而微信依靠紅包封面的創新,不僅能讓使用者、品牌自發傳播,還能因此入賬數億元。

反觀支付寶這邊,當人們沈浸於微信紅包封面的制作、互發微信拜年紅包的玩法中時,支付寶五福還在花大力氣將一些並不討巧的方式推向使用者。

最近支付寶似乎又重新拾起了社交。據Tech星球報道,支付寶於近期內測一項名為「興趣社群」的社交功能,定位是發現有趣找到玩伴。這被業界認為是八年後支付寶再次征戰社交的訊號。

而在今年,支付寶也首次向內容創作者開放「五福節」,額外投入超2500萬現金獎勵優質內容創作者,也想在火熱的內容社交領域分得一杯羹。

從社交到多元化使用場景,支付寶五福的變化,也反映了支付寶整體在探索流量轉化變現所做出的大量嘗試。但從實際效果而言,這些所謂的創新嘗試難言有效, 支付寶在使用者使用時長和使用者活躍度上仍存在著較大缺陷。

根據易觀千帆數據,2023年11月,支付寶App月活10.167億人,可見支付寶幾乎存在於絕大多數網民的行動終端中。但支付寶App的人均使用時長是2.01小時,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僅9.66分鐘,遠低於其他主流頭部App平台。

實際上,作為全網唯一一個連續9年在春節舉辦的數位節日,「五福」對於大眾來說早已不再局限於薅羊毛的渠道, 已然成為了「年味」的一環。

在社交媒體中,大量的使用者也都表示,雖然支付寶五福的吸重力連年下滑,但在年味越來越淡的今天,聚在一起討論一嘴五福,互相分享福卡來一起集齊,也算得上春節新習俗了。

這對於支付寶來說無疑是個好訊息,但如若想進一步挖掘五福IP的商業價值和變現潛力,支付寶或許真得好好學學微信的克制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