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是不是 OpenAI 又在狙擊谷歌,ChatGPT 爆改 AI 搜尋引擎只比谷歌的競品遲到了一分鐘。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從現在開始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AI 圈中最激烈的戰場必然是 AI 搜尋。
而在國內各種眼花繚亂的 AI 搜尋工具中,特工們就曾預言這個賽道的最大潛力股,或將是知乎。
關於知乎直答 zhida.ai 的誕生,研發團隊表示:設計這個功能的初衷,源於他們發現有一部份使用者想做更深入的研究,另外一部份使用者則想快速知道答案。
這份以真心換真心的使用者調研的含金量還在上升,在收到了大量反饋和建議之後——
知乎又面向學術、專業工作者開放了「專業搜尋」功能,引入了維普、知乎精選等超過 5000 萬篇中英文高品質文獻數據,同時提供資料查詢、上傳和專業解讀等一系列功能 。
也許,與其說知乎急於趕上潮流,不如說它更願意跑出自己的特色。
不止「中國版Perplexity」
OpenAI 上線 SearchGPT,雖然又引來陣陣驚呼。
但從技術路徑來看,其實跟 Perplexity 所代表的通用型 AI 搜尋沒有太大區別。
概括起來就兩步:首先根據搜尋引擎中的問題在互聯網上檢索資訊;再呼叫大模型快速總結,分條直觀呈現給使用者。
SearchGPT就是從搜到新浪財經的網頁總結的回答
但知乎這次是真的在打差異化,回歸「有問題,就會有答案」。
知乎認真思考了自己在長文本內容領域深耕十多年的成果,最大化利用其問答機制,打出了屬於自己的王牌。
第一張牌就是科研與知乎問答社群生態天然的融合 。從本質上講,學術研究就是發現問題,然後尋找各種方法來解決它。
在越來越娛樂化、碎片化的喧囂聲浪中,靜下心來深入研究並不容易。然而,當深度思考的需求被放在首位時,那就來到了知乎的主場。
相信在做 pre 找不到主題,或者寫論文卡住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上知乎逛逛,看看答主們的硬核幹貨,還有評論區的內容含金量也很高。
即使沒主動去知乎,隨便在互聯網上搜尋,第一個彈出的搜尋結果往往也來自知乎。(知乎的數億使用者群體臥虎藏龍,就連沐神這種級別的大佬還會刷知乎,給別人的回答點贊!)
大佬也會給大佬悄悄點贊~
相比其他聚焦科研場景的 AI產品需要從頭培養使用者黏性,擁有原生科研氛圍的知乎占滿了天時、地利、人和。
第二張牌是資料來源 。靠外部搜尋引擎的產品,其實和我們自己搜區別不大,只是把判斷資訊有沒有用的角色,從使用者轉移到了 AI。你從這裏得到的答案,還要看模型是否足夠聰明,能否有效過濾垃圾資訊。
知乎引入了維普、知乎精選等專業內容源,涵蓋超過 5000 萬篇中英文文獻。它們組成的知識庫,基本上就是互聯網資訊濃縮的精華。可以說,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加優質的內容源了。
(要不然為什麽那麽多頂級模型都要用知乎語料做訓練呢?)
選擇 AI 天馬行空的獨家特調,還是按經典配方加工的飲料?這就顯示出首家提供 AI 搜尋與正版論文庫一站式解決的優勢了。
新的功能,有點厲害
在如今火熱的 AI 搜尋賽道中,讀起專業文獻來,相比擁有文件解析功能的 GPT、Claude,相比 Consensus、Semantic Scholar 這種專供科研人員的工具,進階版的知乎直答有什麽優勢呢?
咱們實測一下,就知道了!
這次的新功能主要更新了三個板塊:
1. 學術檢索 ,根據問題整理專業內容源的回答,一鍵直達文獻出處。
2. 深入研究 ,暫存列表中感興趣的文獻,為大模型指定範圍進一步問答互動。
3. 上傳文件 ,大模型將對其智慧解析,還可以為你講解其中的內容。
首先來看學術搜尋,我們特意找來了「structure from motion (SfM)」這樣一個小眾的概念,來看看專業搜尋功能到底有多專業。
幾乎是一瞬間,它就找到了 48 篇參考來源,分別來自維普、arXiv 和知乎答主,其中不少還是答主們對 AAAI、CVPR 等頂會論文的總結。效率和數據來源的權威性,主打一個靠譜!
我還特意搜了好幾次,參考來源裏的文獻列表都是一致的,屬實是更靠譜了。
用英文提問,也是由於許多學術界的名詞都源自英語,專業術語看來它都能對應上,更加 Amazing 的是,無需轉譯軟體,英文文獻都被直接轉譯成中文了。
想要詳細閱讀論文也很方便,省去了再跳轉網頁去搜的麻煩,直接點開論文就能看到它的 PDF 檔。
但最重要的是,從 SfM 這個概念,它拆解出了基本原理、套用場景、技術流程、最新進展、實際套用幾個角度,這份總結非常接近一篇文獻綜述,可以為真心求知的人帶來啟發。
不了解的人能夠快速獲得印象,而懂行的人想 get 的點都被 highlight 出來了。
(本來只知道 SfM 是一種電腦視覺的技術,只花了幾秒,知識面就拓展開了——原來地理、考古都會用到。)
接下來是深入檢索,想了解 SfM 經典框架,直答專業搜尋就能給我講。
還可以繼續追問, 就好像和這個領域內的專業人員在交流 。
而這次最亮眼的應該就是 暫存功能 —— 我們可以從右側的參考來源中,選擇感興趣的文獻,讓下一次的回答僅僅參考這些來源 。
雖然之前的 AI 搜尋幫我們收集和分析了資訊,但使用者沒有選擇信源的權利,只能看到總結。在這一點上,AI 搜尋省的那點事,還不如手動來搜。
暫存功能,相當於徹底解決了這個盲點,也大大降低了幻覺。
同時,研究中最重要的是 論題 。
要凸顯研究問題的重要性和位置,不可避免地要找到與前人成果的聯系和對話。現在,只需要把它們都選上,就能旁觀他們自動百家爭鳴了。
最後,是文件上傳功能,直接拿來看研報或者論文也是極好的。在同一屏內對比著直答的分析看,更是一目了然。
無論是讀一本長篇名著、根據一份簡歷生成面試大綱,還是生成創意內容都可以勝任。
充分釋放沈澱的價值
在知乎還被拿來和百度做對比的年代,知乎創始人 CEO 周源曾表示:「百度知道表面看是問答,其實背後是搜尋。知乎表面上是問答,背後實際上是一個SNS(社群)。」
然而,伴隨平台使用者群體的擴大和下沈,這艘自稱「海盜船」的知乎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暗礁。
如今,短視訊領域人人都在追求開頭的黃金 15 秒,讓使用者花時間為一個回答查閱文獻,落筆成文好像顯得有些奢侈。
而流量驅動的演算法機制加劇了航線上的風浪,一方面演算法更傾向於給使用者推播時下的熱點話題,另一方面,「抖機靈」的短回復比起數千字的專業性回答更容易獲得關註和點贊。高品質內容因此沈底,難以在首頁的資訊流中出現。
坐擁寶山卻難以充分釋放其價值,為此,知乎一直在探索新的突破。而 知乎直答,大模型串聯起的知識網,打撈起的正是知乎長期積累的高品質內容沈澱 。
據 Zpedia 釋出的 AI TOP 產品榜,7 月知乎直答存取量環比增速達到 430%,增速位居國內 AI 產品增速榜第一;8 月存取量環比增長 346%,躋身全球增速榜冠軍。
全球知名網站 SimilarWeb 釋出的最新數據顯示,知乎直答持續保持超高速增長,9 月份存取量達到 470 萬,較 8 月存取量增長超 180%。
這些數據清晰地顯示了知乎直答給這個 14 歲的社群註入的全新活力。
以傳統引擎挑戰者姿態出現的 AI,恰恰為搜尋註入了新的生機。
我們往往是先有了一個具體的問題再去搜尋,找到最終的答案後便淺嘗輒止。
但 AI 技術的引入改變了這一過程,透過與專業資料的持續對話,我們更容易被啟發,從而激發出更多的批判性思考與創作。
在專業搜尋領域,我們的目標越清晰、搜尋行為越聚焦,就越容易放大知乎直答的價值——這是科研人的基本修養,也是一個真心願意尋求專業答案的人的必經之路。
隨著專業文獻使用門檻的降低,資訊獲取逐漸演變為知識生成,我們也能積極地參與到更高品質的知識再創造中—— 從單向的內容消費,邁向多向的創用CC與交流,進而躍遷到一個更有活力的內容生態 。
更高能力的使用者和更具價值的知識資源均已齊備,知乎直答,也為知乎的知識付費模式點亮了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