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Jim博士歡天喜地地宣布台積電美國工廠試產成功,良率甚至超過了台灣本土;另一邊是項立剛直接給這個訊息潑了盆冷水,稱這不過是台積電給美國的一顆"定心丸"。這場關於台積電美國工廠的爭論,背後實際上折射出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賽局。
說起台積電美國工廠這個計畫,可以追溯到2020年。當時在美國政府的極力邀請下,台積電宣布將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設芯片制造工廠。這個計畫原本預計18個月就能建成投產,可如今三年過去了,工廠卻遲遲未能量產。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這個計畫進展如此緩慢?
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國政府準備對台積電展開調查的節骨眼上,台積電突然宣布美國工廠試產成功,而且良率還超過了台灣本土工廠。這個訊息一出,立即引發了業內人士的熱議。有人拍手叫好,認為這是台積電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裏程碑;也有人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更像是一場"政治秀"。
要理解這其中的玄機,我們得先搞清楚當前全球芯片市場的現狀。2023年以來,全球芯片市場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傳統的消費電子市場持續低迷,手機、PC等終端需求疲軟;AI芯片卻成為了新的風口,輝達等企業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但即便如此,整體芯片市場仍然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台積電的美國工廠究竟該如何營運就成了一個難題。要知道,在美國建廠的成本比在台灣高出至少50%。不僅是建設成本高,人工成本也是天壤之別。在台灣,一個工程師的年薪大約在4-5萬美元,而在美國,同樣職位的年薪至少要10萬美元起步。
更讓台積電頭疼的是招工問題。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雖然是個不錯的城市,但要在短時間內招募到數千名具備半導體專業技能的員工著實不易。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台積電美國工廠的技術骨幹仍主要依靠從台灣派遣,這無疑大大增加了營運成本。
再說到訂單問題。半導體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沒有訂單就沒有產能。目前全球主要的芯片訂單仍然集中在台灣工廠,美國工廠想要獲得訂單,就意味著要從台灣工廠"搶"生意。這對台積電來說是個兩難的選擇給太多訂單給美國工廠,台灣工廠就會閑置;給太少訂單,又難以支撐美國工廠的營運成本。
台積電的這種糾結也不難理解。美國希望透過引進台積電來重振本土半導體制造業,尤其是在AI芯片領域確立主導地位。但對台積電而言,把核心產能轉移到美國,無異於"肱骨之臣",這顯然不符合企業的長遠利益。
我們看到,台積電采取了一種"拖字訣"的策略。一方面透過宣布試產成功、良率超預期來安撫美國政府和資本市場,另一方面則在實質性進展上放慢腳步。這就像是在走鋼絲,既要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又要避免過快地失去對核心技術的掌控。
從更深層次來這場關於台積電美國工廠的爭論,實際上反映了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隨著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原本高度全球化的半導體產業鏈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重構。而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業,台積電不得不在各方勢力的角力中小心翼翼地尋找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