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微軟心意已決,Recall將在大量爭議中正式上線

2024-10-09科技

如何讓更多的人使用AI,這無疑是2024年整個AI行業最核心的議題之一。現階段AI的低水平滲透率與其在網路輿論中的熱火朝天,已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似乎每個人都在討論著AI對於社會的變革,但卻沒有太多人真正將AI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為了讓更多人用上AI,無數廠商推出了各式各樣的AI產品,其中既有類似ChatGPT這樣備受好評的,同樣也有微軟Windows 11中Recall這種備受爭議的產品。

在經過了數月的調整,微軟方面還是覺得要頂著壓力推出Recall功能,並回顧了過去關於該功能的一些爭議。微軟方面日前釋出了一篇官方部落格文章,其中再次強調Recall的設計考慮了使用者私密,所有敏感數據都遵循了零信任原則,還透過加密、隔離和使用者意識的主動操作來保護數據安全,並透過VBS Enclave提供了安全的隔離環境。

此前在今年Build開發者前瞻大會上,微軟推出了Recall功能,旨在透過持續截取使用者電腦螢幕截圖、並使用AI整理為時間線,以便使用者日後搜尋和參考。據悉,Recall會以數秒一次的頻率進行螢幕截圖,記錄使用者在Windows中的所有操作、並快照保存,其中包括使用者在應用程式中做過的事情、跟蹤即時會話中的交流、記住存取過的網站等。

不難發現,Recall很像是當年微軟在Windows 10上短暫推出的Timeline精神續作。只不過Recall剛剛被公布時,因為捕捉所有螢幕內容的設計,就曾導致其迎來了鋪天蓋地的質疑,甚至有觀點認為「這簡直就是【黑鏡】裏的情節,一定要關閉這個功能」。畢竟Recall的賣點就是記錄使用者在Windows 11中做過的任何事情,因此這也意味著包括銀行帳戶密碼在內的機密操作也會被螢幕擷取。

即便微軟強調Recall的螢幕擷取會被保存在裝置中,同時數據也僅在本地進行處理、而不會上傳到雲端,哪怕使用者是使用Copilot AI進行分析時也是如此。然而有安全專家發現Recall的私密保護存在巨大缺陷,只需要有登入憑據,被加密的數據就向外界敞開了大門,也就是說只需開發一個小工具就可以解密相關截圖。

面對外界的爭議,微軟方面不得不在8月選擇延遲Recall的釋出。面對一個如此有爭議的功能,為什麽微軟不直接取消呢?這是因為作為Copilot+PC的一部份,微軟希望Recall能記住使用者在Windows中所做的一切,從而幫助使用者可以隨時繼續上次被中斷的工作,進而讓使用者感受到Copilot AI的實用性。

得益於與Windows與Office的緊密結合,Copilot AI確實是目前PC端最強的AI工具,但它也沒有逃離當下所有AI產品共同的窠臼,即大量使用者短暫嘗鮮後就會放棄使用。在AGI真正落地前,如今所有的AI產品其實都面臨同樣一個問題,即會用的一直在用、不會用的根本不想用。

對於前沿技術感興趣的群體,包括學生、程式設計師、研究人員,已經充分認識到由大模型支持的AI工具的優勢和局限性,發現了其在提高工作效率、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方面的能力,因此也使得程式設計師用‌GitHub Copilot寫程式碼、學生用ChatGPT寫作業的現象蔚然成風。然而另一部份對AI的不了解或缺乏必要技術背景的使用者,則還很難認識到AI工具的作用。

所以如今從微軟到OpenAI、從騰訊到快手,都在嘗試用AI賦能各種已有的技術或產品,從而盡可能拓展AI的套用範圍,微軟的Recall其實也一樣。Recall就可以作為電腦上「活的歷史書」,讓使用者對於過去的一切行為了如指掌,從而幫助快速回溯操作記錄、找到遺忘的資訊。

然而遺憾的是,即便微軟做出了再多的努力,Recall大機率也會步Timeline的後塵,成為「砍刀部」的刀下亡魂。因為Recall的成功落地需要使用者與平台之間保持高度的互信,而微軟的所作所為使得他們可能無法享受這份奢侈。畢竟Recall就意味著微軟的Copilot AI將成為一個使用者電腦上常駐的監視器,並監視者使用者的一舉一動。

且不提大多數人並不希望被監控、即使它是AI,雖然微軟宣稱Recall是在本地執行,但這也等於為其它軟體提供了可以讀取使用者私密的機會。毫無疑問,在流氓軟體橫行的Windows生態推行這種功能是非常冒險的一件事,畢竟Windows糟糕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很難讓使用者相信微軟能保護好他們的數據。

更何況微軟在過去幾年間,做了太多讓Windows使用者不爽的操作,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幹擾性的Edge廣告到全螢幕彈出視窗,強制預設設定應用程式,強制使用Microsoft帳戶等等。事實上,許多人已經給出結論,即便當下微軟會信守承諾,但也不等於未來就不會推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Recall更像是生錯了地方,它如果是蘋果推出的一項功能,恐怕就不會面臨如此大的爭議。畢竟macOS生態更加封閉,且蘋果過去對於使用者私密安全的重視也有目共睹,而微軟過去幾年的一系列操作,已經將自己在使用者層面的印象分揮霍殆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