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為何不怕月球樣本有病毒,不穿防護服直接開封,卻怕火星土壤有?

2024-03-27科學

前言:

火星土壤樣本已被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帶回地球,在公眾的期待中這份來自「神秘紅色星球」的禮物將如何呈現自己?我們是否會在電視機前看到科學家們身著厚重的防護服,小心翼翼地將樣本送入實驗室?而事實上,月球樣本自1969年開始被帶回地球後,一直都沒有病毒防護措施。那麽為什麽科學家們對來自月球的樣本如此放心,卻對火星的樣本倍感憂慮呢?為了解開這個問題的「面紗」,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兩大「外星物質」到底都「長什麽樣」。

一、月球樣本長啥樣?

它們一般都被藏在哪裏?昏暗的月球背面上,高高的山巒之中,一架高大的銀色「飛鴿」孤獨地站在那裏,這就是月球上的天宮「嫦娥五號」。它在忙碌地工作著,為人類帶回月壤的樣本。2020年12月17日23時59分50秒,它準時地來到了距離人類故鄉約380萬公裏的地方,搭載著一縷月光悄悄降落在了中國河北省北部的一個地方。在人類的歡呼聲中,它忠實地將這份「外來禮物」交給了人類。這份長達28天的「天外客」終於帶著1731克的「行李」回家了。

這並不是「嫦娥五號」的第一次「接客」。在她之前,他的姐妹們「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都一一為我們帶回了月球的「樣本」。正因為有了這些珍貴的「土壤」,才讓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月球和地球的區別。在這些「樣本」中,有一塊叫做「法國幽靈」之石的隕石最為引人註目。它是「嫦娥三號」在月球上的一塊重達226克的黑色「石頭」,它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它的出身地——地球。

這顆隕石之所以被戲稱為「幽靈」,是因為它一開始並沒有被中國的探測器發現,而是在配備了高分辨率網路攝影機的「嫦娥四號」帶回月球之後,才「緩緩浮現」出來。這也是地球上第一顆被確認在月球上的隕石。這一結果讓科學家們找到了許多研究月球的新思路。除了這些「法國幽靈」之外,「嫦娥」們還給我們的地球帶回了大量的「月球土壤」和「環境數據」,這些寶貴的「外賓」為研究月球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為什麽科學家可以直接開封「嫦娥」的樣本而不必擔心受到病毒感染呢?那麽「嫦娥」到底帶回了什麽樣的「東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月球樣本都是什麽樣子的。

1.月球樣本的內容一般是什麽?

這些珍貴的樣本一般都是被妥善保存在專門的實驗室中的,這裏一般都會有恒溫等裝置,來保持樣本的原本狀態。這就意味著在研究之前,這些「外星物質」一般都不會暴露在大自然中。在月球的樣本中,最為重要的當然就是月球土壤了,這些土壤一般都是被采集並封存到一個專門的容器裏,而這個容器則會被放置到返回艙的內部。這些被帶回的樣本一般都是被精確稱量過的,所以科學家們大致都知道自己「捎回來」了多少樣本。

除了土壤之外,月球上還會有很多寶貴的礦石資源,而這些礦石就可以借助封存的探測器「帶乘坐」回地球,這對於科學家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因為他們無須再花費巨資將探測器送上月球,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樣本。

2.為什麽可以直接開封樣本而不擔心被汙染?

其實在「嫦娥」返回艙著陸後,就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接收這些樣本,並且在接收時也做好了相應的防護措施,雖然他們沒有身著厚重的防護服,但是工作人員們戴著口罩,穿著手套。這些月球樣本在接收之後,也不是立刻被科學家們拿來「當場檢測」的,而是在特定的實驗室裏等待著被研究,這裏的環境是可以控制的,所以不會讓月球樣本汙染到其他實驗室。

事實上,在人類的地球上,月球上的物質不可能對我們產生危害——因為我們與月球核心成分基本一致,月球的表面和地殼都是由礦物組成的,上面不會有微生物或者病毒的生存環境。另外,除非是經過特殊的實驗,否則月球樣品也不可能影響到地球上的其他樣品,因為月球樣品並不會與地球上的樣品進行直接接觸。

3.大家對月球樣本有什麽期待?

雖然我們已經有大量的月球樣本可以供我們研究,但是人類對月球的探索之旅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反而還將繼續深入下去。我們已經有了20多次的探月行動,第一次是在1959年,當時蘇聯甚至未有的國家就將探測器送上了月球。在這些早期的探測中,有很大一部份是為了獲取數據,因為人們對月球的了解實在是太少了。

直到1969年7月20日,人類才第一次成功登陸月球,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在月球上行走。神奇的是,在這一天,地球上的六分之一的人口都在電視機前為太空人加油。50年過去了,科技發展迅猛,中國的航天事業也不斷提升。不僅僅是在研究月球上,中國的探測器還來到了火星,2021年,我們已經成功地將探測器著陸在火星上。

二、火星樣本長啥樣?

它們會帶來怎樣的挑戰? 或許很快,我們就能夠在電視機前看到科學家們身著防護服,為「中國的火星樣本」提供最完美的照顧。2021年5月15日,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著陸,「祝融號」開始了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的「漫步」。就在大家為中國航天的又一壯舉報以掌聲的時候,另一個備受矚目的訊息也傳來了—中國的火星樣本將於2028年被帶回地球。這一訊息對於科學家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因為他們將第一次可以直接接觸到火星的土壤,這無疑會為他們帶來更多的驚喜。但是,人們也擔心著一件事,那就是這些樣本會不會對地球上的生物構成威脅呢?

1.火星土壤和月球土壤有什麽區別?

在【火星救援】一片中,男主角就是利用當地的土壤為生,甚至還種下了一片草原。這讓人不禁好奇,火星的土壤到底長什麽樣,為什麽月球的土壤和火星的「不香」呢?事實上,火星的土壤和月球的土壤在成分上有很大的區別,月球上的土壤主要是石頭和礦物質,它們的顆粒很細,出現在土壤中的有機物幾乎為零。

而火星的土壤中就顯得要「活潑」很多了。在科學家們的實驗中,火星土壤不僅可以向空氣中釋放出氧氣,還能和一些特殊的細菌結合,長出植物。這一發現為人類在火星上生活提供了新的可能,因為火星是唯一一顆有生命的行星,人類在這裏紮根生活的夢想並不是那麽遙不可及。但正是因為這些「有機物」,也讓人們對火星樣本的回收提出了更多的挑戰。

2.為什麽火星的樣本要進行「二次隔離」?

本就是在外太空度過的「火星人」,為什麽來到地球還要「隔離觀察」呢?這其中的原因在於,科學家們並不確定火星上是否還有其他的生命體存在。雖然從技術上來說,人類已經可以在火星上種下一個小小的「馬鈴薯田」,但這並不代表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據科學家們觀測到的資訊來看,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火星上存在著生命。

但因為科學家們對火星的生物了解甚少,所以這一點也無法得到確定。為了讓地球在受到火星樣本汙染的時候,能夠迅速進行處理,火星樣本在返回地球之後一定會進行相應的防疫措施。

3.為什麽火星樣本要穿防護服?

2028年,中國的火星樣本就會「回家」,在這之前,科學家們還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特別是做好「防疫」工作。雖然地球上並沒有來自火星的「宇宙細菌」,但是這並不代表火星樣本對地球「一無所知」——一旦離開了母星,這些樣本就會失去了原有的「生長環境」,變得「無所不能」,這無疑會對地球上的生物體系產生巨大的影響。

所以在接收火星樣本的時候,科學家們一定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避免火星樣本直接接觸到地球的環境。在樣本到達地球之後,還會有專門的實驗室對它們進行二次隔離,這個環節也會由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來負責。當火星樣本經過了二次隔離之後,科學家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進行研究了。透過這些樣本,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火星,甚至為人類在火星上建立據點和移民做好充分的準備。而這一切,離不開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

三、為什麽月球樣本不怕病毒,火星樣本卻怕呢?

無論是來自月球的樣本,還是來自火星的樣本,它們都是寶貴的禮物,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和研究。嫦娥從月宮起航,空間之旅未曾停歇;神舟劃破長空,神州大地展翅高飛。在28載繼往開來的探月測火中,中國航天事業屹立東方,展翅亞洲,登頂世界航天領域。正如航天員王亞平所說,我們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

隨著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們離開地球,走進宇宙的腳步也越來越近。雖然還有很多未知的危險和挑戰,但我們依然充滿了期待和信心。這些來自外太空的「天外物質」無疑會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機會,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在宇宙的浩瀚中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