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為什麽人類探測器不登陸木星?不是不願意,而是真的做不到

2024-03-27科學

前言:

在人類科技日漸發達的今天,我們面對的不僅有身邊確切的世界,更有遙不可及的星辰大海。這些神秘的星球、外星生物,無疑激發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也是這份夢想,導致航天領域的蓬勃發展。

近代,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國家都紛紛開展了探月、探火、探測星球等諸多航天任務,其中最具有標誌性的就是「天問一號」成功探測火星的訊息,這不僅是對中國科技水平的肯定,更將有可能揭開火星秘密的面紗。而在其他星球中,最讓人好奇的莫過於木星,其特殊的構造和獨特的環境,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物件,那麽為何我們的探測器遲遲不敢登陸木星呢?

一、神秘的巨行星。

木星,位於太陽系的第五位,以其巨大的體積和獨特的環境而著稱,它的直徑足足有十一倍之多的地球,品質更是超過地球三百倍,甚至連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品質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它。一直以來,木星都被稱為「太陽系的護衛神」,這並不是因為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而是因為它擁有強大的重力場,可以阻擋雲雨中的小行星較大的撞擊。

其實木星的本質是一顆遺失了昇華核的恒星,它的原始雲氣成分和太陽非常相似,都是主要由氫、氦組成,正是因為和太陽有著相似的構造,兩者被稱為「雙胞胎」行星。雖說木星和太陽相似,但它們之間的差距同樣巨大,木星表面的溫度和地球上的極線相當,可以說十分寒冷,而它的內部溫度則十分駭人,已經達到了28800攝氏度。

憑借著如此高的溫度、大氣厚度和重力場,使得木星成為了一個極度惡劣的環境,就連最先進的航天器,也竭盡所能避免靠近它,那麽人類如果想要探測這顆行星,將面臨著怎樣的挑戰呢?

二、繞不開的難題。

盡管木星的體積和重力場吸引了無數的科學家和航天人,但是其極端惡劣的環境也讓人們望而卻步,據了解,木星的磁場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其強度更是超過了地球的十四倍。這也就意味著,凡是進入了木星的磁力範圍,通訊器材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幹擾,甚至失去聯系,這也讓我們在探測木星時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自1960年代開始,人類就已經派出了多次探測器對木星進行探測,只是為了探測它的一顆行星衛星,就付出了無數的代價,而木星的磁場更是讓人頭疼,它的磁場甚至會在幾億公裏外就毫無征兆的切斷航天器與地球的聯系。除此之外,木星本身就是一顆巨大的熱源,在沒有任何外力幹擾的情況下,木星每年都會釋放出兩倍於太陽的能量,且其內部的氫氣正處於不斷的壓縮階段,一旦被壓縮成液態金屬,就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也就意味著木星有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一顆新的恒星。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難點是木星的大氣層,這是一片十分危險的領域,因為其上方還有一層厚厚的雲層,這一層雲層不僅厚厚如霜,更是由氫氣和氦氣等物質構成,如果有探測器進入了這一層雲層,僅僅是接受到的大氣壓力就足夠將其粉碎。這還是遠遠望去,若是真的接近木星,探測器必然會被高速不停的運轉著的大氣層吞噬,甚至是終結,所以說,想要探測這顆巨行星,只是想的事,沖上去並非每個國家都有這個膽子。

三、專家的看法。

錢學森曾經說過:「三丈之台,非君子莫躍其上」,這句話用在木星身上尤其貼切,從目前來看,人類技術還沒有達到登陸木星的水準,而且專家們也認為這是一件多此一舉的事情。因為我們已經可以透過望遠鏡看到木星,甚至在地球上都能夠清晰的看到它的環形雲帶和大紅斑,在木星上沒有可以使用的資源,而且考慮到人類航天探測任務的成本,登陸木星只會是一次無意義的自殺任務。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專家都堅持這種觀點,一些專家認為人類應該勇於探索未知,尤其是在地球資源逐漸枯竭的時候,木星作為一個「移動的太陽」,有望成為人類的福音。除此之外,木星上還有大量的氫氣資源,若是能夠掌握這些資源,對人類的發展無疑是一個推動,所以這仍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筆者認為。

無論如何,人類的科技終究會不斷進步,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人類對太空的不懈探索,相信有一天,我們會找到一種適合在木星表面著陸的方式,和制造出可以抵抗其極其惡劣環境的探測器。

那個時候,我們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木星的內部構造和形成過程,找到對抗它的方法,甚至有朝一日,我們還可以利用木星的資源,讓星際旅行變得更加輕松。所以,盡管挑戰前方艱辛重重,但我們終究不能放棄對木星的探索,這不僅僅是一項挑戰,更是一次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