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水體發綠=藍藻水華?正確「察水觀色」很重要!

2024-04-24科學


近日

安徽省合肥市市民反映當地湖泊

天鵝湖水體看著綠得不正常

並且似乎水面有漂浮物

像是藍藻泛濫

隨後專家證實

湖中並非藍藻

市民拍攝的天鵝湖俯瞰景象 圖片源自大皖新聞

水體顏色發綠就一定是藍藻水華嗎?

水色由什麽決定?

今日答疑解惑時間到!

水色為何不同?

在水文學中

水色指的是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體

在現場所呈現的顏色

常溫常壓下的水

在水層淺時為無色透明

深時為淺藍或淺綠色

水色主要由三個要素的

種類和濃度決定

分別是浮遊植物葉綠素、

無機懸浮物、有機黃色物質

其中諸多浮遊植物

體內含有不同的色素細胞

其種類和數量不同

水體就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在相同的水量下

如果泥沙較多

水體就會呈現黃色

黃河

而所含雜質越少

水體的透明度就越高

更多反映的是

天空、周圍樹木或者水底巖石的顏色

水體一般表現為藍色、綠色或者青色

九寨溝五彩池

如果水體中浮遊植物較多或水體較深

水體就可能呈現綠色

貴州臥龍潭

此外

地表水體

在不同季節、不同空間點位、不同補給條件

以及不同生物群落的情況下

水色也存在差異

例如黃河

從上遊至下遊,顏色大不相同

【用色卡方式開啟美麗黃河】

關於水色的誤解

水裏出現的藻≠藍藻

以合肥市天鵝湖為例,實際上水面漂浮的部份藻類並非藍藻而是水綿,是一種常見藻類。水中大量藻類存在時,水體會因藻類的種類而呈現不同的顏色,如小球藻使水呈綠色,矽藻呈棕綠色,甲藻呈暗褐色,藍綠藻呈綠寶石色。

水體發綠≠藍藻水華

藍藻水華是指淡水水體中藍藻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其大量繁殖後會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征。但水體顏色發綠並非完全取決於藻類,也與光線的吸收與散射有關。當水較淺時,大部份光線都可以透射,所以水看起來是透明的;當水的深度增延長,波長較長的紅光和橙光會最先被水吸收,由於綠光在水中的散射能力較強且不易被吸收,因此使得湖水看起來是綠色的。

水色發黑≠被汙染

水色發黑不一定是被汙染的水體,也有可能是水中腐殖質較多導致的。如中國的黑龍江,因水中富含腐殖質而呈青墨色,在古代,其也有「黑水」「烏江」的別名。在亞馬遜河北岸的內格羅河,同樣也因水體富含黑褐色腐殖質,整條河水呈現可樂一般的色澤。

黑龍江松花江交匯場景

水質檢測的物理指標主要有

溫度、色度、濁度、臭味等

而色度是對水的感官性指標之一

並不是判斷水質的全部標準

僅憑顏色來判斷

水體是否汙染或富營養化

並不準確和全面

仍需依靠專業的檢測來判定

中國水事綜合大皖新聞、湖北水利、科普中國整理。部份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案 | 王子月 鄧婉穎

稽核 | 陳銳

監制 | 樊弋滋

責編 | 鄧婉穎

校對 | 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