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與蛇共舞的日子

2024-08-17科學

雲南屬副熱帶高原季風型,立體氣候特點顯著,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幹濕季節分明、氣溫隨地勢高低呈垂直變化。在一個區域內,同時具有寒、溫、熱(包括副熱帶)三帶氣候,是國內蛇類最多的省份之一,有一百一十四種,其中包括二十五種毒蛇和七十余種無毒蛇。在我老家一到夏季各種蛇類傾巢而出,行走在山間的小路上,每天見不到幾條蛇那才叫不正常呢!

老人們常言:「七橫、八吊、九纏樹」,說的是蛇在不同月份的習性。七月份,蛇喜歡外出活動,在田野、山林或道路中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八九月間,又大多爬上樹梢,纏繞在枝頭,英姿颯爽,怡然自得,讓人看了不寒而栗。我的老家在紅河中上遊的哀牢山麓,眾人習慣按海拔高低將地名分山頭、半山和壩子三個部份,老家新糯租隸屬新平縣水塘鎮幫邁村,當屬半山行列。

幼年時外出,最怕的就是蛇了。五六歲時母親領著我去家附近的山林中砍豇豆架,站在黃栗樹叢下,脖子上有涼嗖嗖的感覺,反手一摸軟捏捏的,回頭一看,是一條竹葉青的蛇身中段,因蛇較長,兩端纏繞在樹枝上,中間段便垂下來剛好落在我的脖頸處,嚇得我大喊大叫,母親瞥見拉著我迅速逃離此地。老家還是草屋時,有天大姐發現樓上有條一米多長的綠蛇,嚇得她匆忙下樓求救,鄰居們趕來把蛇打死了。母親要我把它弄丟出去,看著好不容易得來的蛇屍,心想說丟就丟實在可惜了,應該再把它利用起來。於是動起了小九九,那天晚上大隊上放電影,我估計去看電影的人肯定多,便把死蛇拖到村子下面的古驛道上,把頭尾藏匿在路兩旁的草叢中。第二天果然聽到有人說在看電影路上見到蛇,眾人匆忙之中去打,卻發現是條死蛇,在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不用調查,搞惡者很快便水落石出,為此被母親狠狠打了一頓。在樟木樹上小學時,夏天放學了,喜歡到老糯租家腳魚塘折把解放草桿刮魚,每天斤把魚獲少不了。一天幾個小夥伴刮魚時,發現有水蛇,便抓起塘邊的竹竿去打,一條、兩條,打死十多條時,發現一個塘子裏均是密密麻麻的蛇頭,嚇得眾人魚都不敢要了,一路小跑回家。求問村中老人,說一年中有一天不能打蛇,若打蛇,蛇會越打越多,甚至會危害到打蛇人的性命。此後再不敢打蛇。

「見蛇莫見大,見大不死也要病一下。」老家人最忌諱見到大蛇。村裏有一個姓羅的大伯膽大力大,臨解放前夕,曾被抓去參加哀牢王李潤之抵抗解放大軍的民團,九死一生才逃回村裏。應該是在我十歲左右吧,他上村後的營盤山砍柴,聽到山林中有沙沙的聲響,走近一看,是條小圓柱般粗的巨蛇,從此病怏怏的,後半生再沒幹過重活。讀小學期間,稻谷抽穗時,一村民在老糯租田壩看到一條大蛇,眾人聽說後,紛紛跑到蛇現身的地點去檢視,可見田裏蛇過的痕跡,稻桿傾向兩邊,中間壓出一道大縫通往小中山、樟木樹大箐方向。2015年回老家過春節,父親向我講述他親眼見大蛇通行的身影。四五月間他到老畢地薅包谷,悶熱的天氣裏,忽然一飆風刮來,往鄰居地頭一看,雜草晃動不已,以為是誰在放牛,轉眼間一條大蛇便從距離他五六米遠的地方往幫邁箐、中幫邁方向狂竄而去,大蛇所到之處,樹叢雜草晃動不已,可惜他只見到蛇的後半身,尾部估約竹煙筒般粗細。聽樟木樹人講,曼卡大箐山體滑坡前,住在學校附近一姓王的五保戶家,女人早上起來做飯時,發現火塘上面的烤架上爬著三條大蛇,趕快去找小隊長,小隊長到場也束手無策,讓老人按封建迷信說法燒香禱告。說也奇怪,隨著圍觀人群的增多,三條大蛇下了烤架,乖乖地邁出家門,依次向學校藍球場邊的小箐溝方向爬去。

要說幫邁哪兒的蛇最多,就我所見當屬樟木樹大箐了,在樟木樹小學教書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由我負責。學校辦有食堂,飲用水從大箐挖條溝來用。一到夏季,煮飯的吳四嫂經常向我反映,說她一個人不敢去放水,溝邊蛇太多,每次都會遇到。我才不信這個邪,一天水又不來了,便喊上幾個六年級的男生,每人手提一根竹棍浩浩蕩蕩順水溝往大箐方向走去。近大箐邊時,聽到溝上面有窸窸窣窣的聲響,我大聲喊註意,話音未落一條青綠色的蛇便迎著我竄下溝來,我腳穿拖鞋猛跳起來,落下時蛇身剛好夾在腳與拖鞋之間,軟綿綿的,又瞬間閃跳起來,蛇脫身時刷的一聲飆到溝下的叢林中去了。一秒時間猛跳兩次,把我嚇得心驚膽戰。

那年頭還可以玩槍,我對打獵癡迷不已,行走時都扛著槍。一天下午從家裏吃過晚飯後,趕往學校,在樟木樹大箐頭拐彎處,聽到路上面有聲響,我估計是瓢雞之類的小獵物,便屏氣凝神扳起獵槍扳機,左手執槍,右手撿塊石頭向聲響處拋去,心想若獵物現身便開槍。誰料石頭一落地,一條大黑蛇便迎面向我沖來,求生的欲望讓我使出洪荒之力,猛跳起一米多高,只見一條杯子粗,兩米多長的大蛇從我跨下躍進大箐,發出落石般的聲響,把我嚇得過了許久才緩過神來,氣不過往蛇落下的地方開了一槍。

在山區教學精神文化生活匱乏,除了看看書,就是上山下田了,常言道:「上山放空槍,下河一碗湯。」事實也果真如此,上山打獵十有八九空手而歸,下田捉泥鰍鱔魚卻總不會令人失望。我是捉泥鰍鱔魚的高手,出門個把小時便可捉到斤把泥鰍鱔魚,隨我前往的學生心生嫉妒,大言不慚對我說:「方老師,你調走得了,再過幾年,我們地方的泥鰍鱔魚都要被你捉絕種了!」讓我聽了忍俊不禁。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已經不屑於那些小鱔魚了,喜歡上捉拿幾兩以上的大鱔魚。大鱔魚喜歡寄居在田埂中間,只要一發現田埂上的鱔魚洞,我一般不會輕易放棄,結果也屢試不爽。一天,在老糯租田壩田埂上又發現了一個大鱔魚洞,摳著摳著卻不冒水了,這很異常,想放棄,費了那麽多精力又舍不得,狠下心來繼續摳,看來差不多了,伸手進去一摸感覺沒有鱔魚的滑膩,反而糙手,心想不對,急忙抽出手來,靜觀一下,前面洞口竟相繼爬出兩條麻花蛇來,嚇得戰戰兢兢,惡心死了。從此以後金盆洗手。親身經歷幾次蛇險,我就不敢在樟木樹呆了。經與時任鄉校長一講,他答應把我調到壩區完小,躲過了後來可能面臨的諸多風險。

2018年參加縣裏重大計畫工作專幫,常住戛灑鎮,業余時間喜歡外出釣魚。一天到紅河上遊的比裏河釣魚,養魚人一個勁地問我們敢不敢抓蛇,說他居住的地方有三條蟒蛇,大的三十多斤,小的十多斤,把他養的雞吃了不少。有一天下午,聽到雞叫聲,匆忙趕去看,見一條大蟒蛇正吃雞,撿起一根竹桿拼命打,方救下一只大公雞。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果然見到一只扯掉半邊皮毛的公雞,奇醜無比。見其恨意難消的樣子,只能建議他向主管部門報案,告訴他蟒蛇屬國家保護動物,不能隨意傷害。2019年6月份,者竜鄉腰村黨總支書記到我辦公室聊天,說起他們村蛇吃羊的事,更讓人恐怖。中午一村民出去放羊,發現河邊的羊群騷動不已,走近前一看,蛇已差不多把整只羊吞沒了,嚇得他連滾帶爬到村委會報案,待支書率領一班人跟著他到事發地點時,蛇早已不見了蹤影。

近年來,隨著哀牢山旅遊的興起,全國各地前來探險、觀光的遊客與日俱增,誠心奉勸各位驢友,進入哀牢山除要面對惡劣的地理氣候環境、大型野生動物的攻擊外,切莫小覷各種名目眾多的毒蛇,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