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比星系還大的空洞!綿延幾千萬光年空無一物,銀河系就置身其中?

2024-01-15科學

仰望夜空,總是被星星所吸引,而星星之間的空間,那些 黑暗區域 很少被人關註得到。

實際上,這些看起來什麽都沒有的區域,也是宇宙的組成部份。甚至和太陽之類的天體以及更大的星系比起來,這些什麽都沒有的區域, 占據面積比前者還要更大 。兩者結合在一起,才共同構成了宇宙的全部。

問題在於,為何宇宙空間有些地方會分布星系,而有的地方則綿延數千萬光年沒有一個星系,難道宇宙的介質是不均勻的?這些星系到底是以怎樣的規律分布的?

更有甚者提出,我們的銀河系會不會就置身於一個巨大的空洞之中?

(宇宙中星系和空洞之間的關系,藍色字母標註為星系,紅色字母標註為空洞)

空洞和纖維狀結構的關系

先從我們生活的地球說起,行星相對來說,它猶如宇宙空間內天體構成的基本單位。

地球繞著太陽運轉,和其他行星一起組成了恒星系統。大量像太陽這樣的恒星系統聚集在一起,又構成了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

類似銀河系這樣的結構還能再次聚集,規模小的叫星系群,規模大一點的叫星系團。如果再繼續聚集,就形成了超星系團,最後構成了「長城」或者叫「巨墻」這樣的大尺度結構。

所以,天體的組成和由此形成的區域規模是由小到大的。不過,這一切只是宇宙結構的一部份, 或者可以粗略看成是構成宇宙整體結構的一半。

因為這些天體,從宏觀上看是聚集在一起的,可如果從微觀上看,各個天體之間又存在距離。就像地球到月球,地球到太陽,太陽到其他恒星之間,各個之間距離遠近不同。

而在各天體之間的空出區域,比如銀河系和周邊其他星系,都存在遠近不一的空出區域。天文學上,這些區域就叫空洞或者巨洞,可謂簡單明了。

空洞區域有多大,取決於各個天體之間的距離。空洞和天體的關系,就好比填充物和空出部份的關系。

比如一根藕或者絲瓜,它們的內部有相連線的部份,藕是果實相連線,絲瓜是瓤相連。而在相連的區域之間,也有空出的部份。

(星系就像絲瓜瓤,而空洞就像瓤之間的孔洞)

再比如面前有一堆棉花,肉眼看的話,棉絮都緊緊挨在一起。如果是在放大鏡下觀察,棉絮是龐大的纖維狀結構,結構的中間都是龐大的空出部份。

宇宙內空洞的存在也是如此。此外,天體組成的星系,在宇宙內並不是均勻分布的,有的宇宙空間內有,有的就沒有,或者分布的數量很稀少。

從宇宙整體的結構來看, 星系組成的大尺度結構,和空洞相互依存,有前者的存在就一定會有後者的存在。

因為各星系和各個天體並不是緊密挨著的,只要有距離的存在,那麽就會有空洞。而且, 大尺度結構有多大,空洞的規模也就有多大。

一個規模和超星系團大小的空洞,在天文學上也被稱為超級空洞或者超空洞。從上世紀後半葉開始,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大量的空洞,它們在宇宙中分布廣泛而且區域面積廣大。

只是相比於天文學家和外界對星系的關註,長久以來人們對宇宙中空空如也的區域,似乎並沒有多大興趣。不過,空洞區域也並非什麽都沒有。

空洞區域也有「東西」

再舉個例子,把一個房間當成宇宙,一個個氣球就是天體,氣球簇擁在一起就說星系,房間內沒有氣球的區域,就可以看作是空洞。

就像房間內飄浮的氣球不是均勻分布的那樣,從三維空間的角度看,宇宙內星系的分布也是不均勻的。

天文學家此前觀察到,星系組成的大尺度結構中,在這些結構的連線區域,星系的分布密度很高。星系之間的交互作用,比如融合、分裂等現象也很頻密。

而那些沒有星系分布的區域,空洞區域實際上也存在少量的星系分布。只不過和動輒數億光年的空洞尺度比起來,那些位於空洞區域的星系顯得很渺小罷了。

按照天文學家的測算, 宇宙中星系所占據的區域面積不到40% ,而空洞所占據的面積,或者從三維空間角度說是體積 ,卻超過了60%。 也就是說,空洞占據的區域,要比星系占據的區域要大。

在這些大的區域中,一些已知的空洞中,星系的數量只有幾十個甚至十幾個。這跟星系密度高的區域比起來,數量是相當少的。

再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星系簇擁而構成的區域,就好比人口密度大的城市。而城市之外的區域好比空洞區域。鄉村就像是空洞區域內的少量星系,構成人口稀少且分布密度低。

假設一個地區鄉村人口增加,最終一個個鄉村連成片形成了城市。同樣在宇宙中,空洞區域內的星系如果也大量聚集的話,由此也會形成新的星系區域,而且還有可能跟原來的星系區域連成一體。

這可不是猜想,而是天文學家的觀測和分析。2015年,權威天文學期刊【天體物理學報】,發表了中國的研究人員對空洞區域的最新研究。

天文學家發現,空洞區域星系的品質高,恒星相對年輕且形成率也更高。根據測算,這些區域內恒星形成星系的比例,比宇宙其他區域高20%。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現在看起來是空洞的區域,在未來也可能會聚集形成新的星系區域。天體的誕生,就是透過重力的作用,相互吸引並最終由小到大連成了一體乃至一片。

這就意味著,空洞區域的星系相比其他星系,還處在較早的演化階段,形象一點說就說它們的生命剛起步,還處在青少年階段。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空洞區域內的星系,跟其他星系並沒有本質差別。這些星系本身總體的性質差別,是由組分的不同所導致的。

而國內的研究人員則發現,空洞區域內的恒星年紀更小,所以它們的光度不夠高,品質本身也比較小。

本星系群旁邊的本地空洞

地球位於銀河系,銀河系又位於本星系群,就在星系群的旁邊,正是一個空間範圍巨大的空洞。

上世紀80年代,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了這一空洞, 此後它就被命名為了本地空洞。

它的跨度很大, 延伸區域超過了6000萬秒差距,等於2億光年左右。天文學家推測,從地球出發到本地空洞的中心區域,距離在7500萬光年左右。

有人就疑惑了,它既然是空空如也的,而且黑咕隆咚的什麽都看不到,天文學家是如何確定它的區域面積的呢?

其實也不難,就像上面所提到的那樣,空洞區域並非什麽也沒有,同樣也有少量的星系分布。 在天文學領域,為了和銀河系這樣動輒由數千億顆恒星組成的星系做出區分,空洞區域的少量星系和小星系,被統稱為矮星系。

根據矮星系的分布,就能推算出空洞區域的面積。再者,空洞區域並非是無限延伸的,該區域另一邊相連的地方,就是別的星系。所以,透過測算這些大星系結構之間的距離,也能算出空洞區域的面積。

但是在天文學家看來,像本地空洞這樣星系密度低的空洞區域,沒有辦法用標準宇宙學的框架去解釋它。

此前在2010年的時候,有天文學家發表觀點指出,需要引入人類還不知道的「第五種力」來解釋空洞區域。就是說,有的天文學認為,空洞區域密度低的星系分布,跟星系區域的情況不一樣,不能用常規的宇宙學理論去解釋。

對此,中國的天文學家在2014年的時候,給出了解釋和答案。他們透過分析本星系群旁邊本地空洞的星系數量,對於星系形成密度低得出了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 本地空洞所處的區域,在宇宙空間屬於低暗物質密度區,這一區域內暗物質暈的密度,要比其他區域的平均密度低很多。而暗物質暈,正是星系形成的基石。

第二個原因是, 空洞區域內的暗物質暈形成時間較晚,進而也就導致了恒星乃至星系形成的效率比較低。

正因為上述這兩個因素的存在,最終使得像本地空洞這樣的區域內,星系的數量密度遠遠低於其他宇宙空間。

而這一理論,實際上跟國內天文學家在2015年發表的研究是相呼應的,即空洞區域內的星系形成,從時間上看都處於演化的早期階段。

本星系群兩邊的空洞

本地空洞只是本星系群一邊的空洞,在它的另一邊,還有一個區域面積更大的空洞, 即南方本超空洞。

我們所處的本星系群,就好像是一道「墻」,將兩個空洞區域給隔離開了。 當然,由於空洞區域的面積太過於龐大,人們進而就覺得,不管是本星系群,還是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其實是被巨大的空洞所包圍著。

比如南方本超空洞,它就在本超星系團的旁邊,後者囊括了本星系群和銀河系,屬於集群概念更大的超星系團。同理,這一超星系團旁邊的空洞區域,自然也就很大。

南方本超空洞的體積, 大概是銀河系的6000億倍 ,它的區域最窄處的長度,都超過了1.1億秒差距,其中心區域到地球的距離, 大概是9600萬秒差距。

所以從這些數值看起來,空洞區域的面積,要比星系區域所占據的宇宙空間還要大。

結語

南方本超空洞的區域面積還不夠大,2007年時,天文學家就發現過另一個大的空洞, 它的直徑在10億光年左右。

和其他的空洞區域一樣,這個空洞內星系的數量也很少,暗物質的規模也難見其蹤跡。這個空洞區域距離地球, 在60億光年到100億光年之間。

空洞區域確實夠大,一個個空洞,也像是將星系所處的區域給包圍住了。但是反過來說, 星系所組成的大尺度結構,也將一個個空洞給割裂成不同的區域了。

因此 從宇宙更宏觀的角度去看,星系區域和空洞區域的關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圍彼此的關系。

而且,目前所觀察到的星系和空洞,都是技術水平所能觸及的範圍。在這之外宇宙的空間究竟有多大,天文學家也不知道。

就像我們仰望夜空,那深邃的黑暗並不是邊界,而是我們看不透。同理,我們現在的天文觀測手段和技術,有沒有將宇宙看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