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對於長江三峽,大部份人了解最多的,大概也就是三峽大壩了。至於 三峽究竟是哪三峽? 估計沒多少人熟知。
今天,咱們就從地理和歷史的雙重角度,對長江三峽進行簡要剖析。看看這個傳說中遠近聞名的三峽, 到底隱藏著哪些秘密?
何謂長江三峽?
簡單來講,三峽指的就是 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這三峽就像長江幹流的三個關口一樣,對長江的奔騰起到了一定的「阻滯作用」。
三座峽口皆處於長江中遊地段, 全長193公裏,覆蓋的流域面積達到1萬平方公裏 。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三峽的存在,長江才顯得如此波瀾壯闊。
接下來咱們就對這三個峽口一一進行分析,看看長江三峽究竟有多兇險?
號稱「夔門」的瞿塘峽
首先就是 瞿塘峽 。該峽口是三峽中 最短 的一個,長度只有10公裏。它作為長江通關東流的第一道門,可謂是 極其狹窄 。
在歷史上,瞿塘峽也有著「夔門」的稱呼。夔門四周高山林立,層巒疊嶂,兩側高地分別被稱為白鹽山和赤甲山。
根據人們的測算,該地段崖高可達500公尺,河寬200多米, 河水流量更是達到了每年5萬立方米, 可謂是湍急不堪。
這種湍急的狀態,一直流到大溪鄉,這才平緩下來,江面也隨之開闊。
在瞿塘峽流域附近,存在一座歷史古跡, 奉節白帝城。
據記載,西漢末年,公孫述曾帶兵來到蜀地。他見到瞿塘峽的時候,立馬喜不自禁。因為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利用這個優勢,公孫述在此建立了子陽城,並自立為帝。
據說當時子陽城中 有一深井,常年冒白氣,宛如一條白龍 。公孫述便借此機會,自稱白帝,並將子陽城改名為白帝城。這就是白帝城的由來。
從以上典故中也可以看出,當時這塊地方的防禦,確實是 固若金湯 ,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神奇效果。
最秀美的巫峽
瞿塘峽過去,就是 巫峽 了。巫峽西起大寧河口,東至官渡口, 橫跨湖北重慶兩大地界 。它全長一共45公裏,是三峽中 最秀美、最完整 的一峽谷。
在這裏,長江幹流連續穿山而過,就仿佛一列高鐵一樣。如果有機會泛舟江上,穿行巫峽,你會發現附近還存在一個巫山廷女景區。
景區中最為亮眼的一個地方,就是 神女峰 。神女峰號稱巫山十二峰之首,其巍峨之姿態,讓其他山巒相形見拙。
在神女峰的另一頭,還有一條神女溪。這條溪流長約15公裏,跟神女峰隔江相望。相傳神女峰上的神女瑤姬,就常常跑到神女溪中沐浴嬉戲。
夏朝以前,巫山廷女瑤姬還 一度幫助大禹治水 ,解決了困擾炎黃子孫多年的水災問題。
因為這個緣故,神女峰和神女溪也成為了華夏民族千百年來的愛情圖騰,讓無數才子佳人為其吟詩誦歌。
最兇險的西陵峽
巫峽再過去,就是 西陵峽 了。西陵峽也是三峽中 最長 的一段峽谷,它西起湖北秭歸縣香溪口,東至南津關,全長120公裏。
說起這個秭歸,也很有歷史意義。它曾是屈原的故鄉和王昭君的故裏,承載著中華民族流傳千年的古韻。
作為三峽中的「大哥大」,西陵峽最大的特色,就是 「險」。
根據相關人士的考察,西陵峽險灘遍布,怪石嶙峋,泡漩翻滾。整個西陵峽,大峽套小峽,小峽有微峽,層出不窮。
而且西陵峽的江底下,都是狂浪沖刷下來的礁石,流域十分兇險。像古代的那種小船,幾乎都很難透過。 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巨浪打翻,或者觸礁而沈。
在西陵峽中,又以青灘和崆嶺灘最為兇險。
按照古人的說法,青灘由危崖崩塌組成,而 崆嶺灘則有著「鬼門關」之稱 。從這些名號中也可以看出,要想從此過,沒有九條命是不可能。
洶湧江水為我所用
當然了,西陵峽兇險歸兇險,但如今它也算是遇到對手了。而這個對手,就是名震江湖的 峽大壩。 三
三峽大壩位於湖北宜昌市夷陵區的三鬥坪鎮,它於2008年完工,是目前 全球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西陵峽碰到三峽大壩以後,立馬就收斂了兇猛的氣勢,並將這股兇猛轉化成了源源不斷的電能。
據測算,西陵峽的最大流速,可達每秒7-8公尺,水能蘊藏極其豐富。三峽大壩剛好利用這個優勢,來施展能源發電。
如今三峽大壩的 年均發電量,已達882億千瓦時 。在2020年的時候,三峽大壩的發電量,更是達到了1118億千瓦時,創造了世界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的最高紀錄。
截至到2022年8月底,三峽大壩的累計發電量,已經達到了15634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了4.8億噸的煤炭消耗,並減排二氧化碳12.5億噸。
不得不說,三峽大壩作為一個「人定勝天」的有力代表,成績確實挺傲然的。假如沒有三峽大壩的話,那西陵峽那些洶湧的波濤能量,也就白白浪費了。
助力黃金水道
除了將水能轉化為電能以外,三峽大壩在 水利運輸 方面,也是作用匪淺。
按照相關人員的統計,長江幹流的年航運量, 占到了全國內河總運量的80%。 換句話說,長江就是中國水運交通的黃金水道。
只不過,這處黃金水道的航運環境極其復雜,航運條件也很惡劣。僅三峽水庫這一帶,就有 超過130多處的險灘 。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翻船事故。
面對這種情況,三峽工程的施工人員,直接修建了 雙線五級船閘 ,以及 垂直升船機 。有了這兩大神器助力以後,三峽就可以通行萬噸級貨船了。
這些航行在長江上的船舶,不僅能順流而下,還能逆流而上,從下遊直達重慶,可謂是「逆水行舟「的典型代表。
據相關人士估算,自從有了三峽工程以後,它所替代的陸路運輸, 新增的經濟效益每年可達57億 元。
防旱防澇小能手
當然了,作為一款大國工程級的建築,三峽工程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 防旱防澇 。
據不完全統計, 三峽工程控制著長江55%以上的流域面積 。像湖北荊江水系的洪水,三峽工程就控制了95%以上。
有了三峽工程以後,長江中遊的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區, 將近1500萬人口和150萬公頃田地,都受到了有效保護。
可見,長江三峽的這項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它的建成,本身就代表著中華民族昂揚向上、不懼艱險的奮鬥姿態。
兵家必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三峽作為長江的重要節點,它在古時候還是個 兵家必爭之地 。比如在東漢末年,長江三峽的宜昌一帶,就發生了吳蜀夷陵之戰。
那時候的吳國,依靠天險,成功打贏了一場防禦戰。而夷陵之戰也和官渡戰役、赤壁戰役一起,被稱為「三國三大戰」。可見,早在兩千年前,這裏就已經被人運籌帷幄起來了。
在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的時候,伴隨著前方人員和裝置的大規模內遷。而長江三峽,就成為了大後方用來發展的中心地區和戰略要道。
可以說, 如果沒有長江三峽的天險地段,抗日戰爭可能還會艱難好幾倍。
總之,長江三峽成也「險」,敗也「險」。正是因為這個「險」字,長江三峽才成為了無數能人英傑眼中的香餑餑。
古時候的網紅打卡點
當然了,拋開「險」字不談,長江三峽作為長江中遊的核心地段,也孕育了多彩多姿的歷史文化。
比如 三峽的當地人,就自稱巫山人。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他們創造了無數的巫文化,三峽航運文化,以及詩詞歌賦等。
據記載,歷朝歷代歌頌三峽的詩詞,已經超過4000多首。其中不乏秦賦楚辭,漢代的巴地民歌,以及魏晉樂府詩等。
尤其是唐宋年間,無數文人墨客雲集三峽,在當地掀起了一股吟詩潮流。比如 李白 ,就寫了22首有關三峽的詩,堪稱 「三峽文旅宣傳第一人」 。
正是由於這麽多名人的推崇,以至於三峽早在古時候,就成為了著名的網紅打卡點。
在文化細節方面,三峽的巫文化也是種類繁多。像流行於此的巫教,就留存著 各種巫術、祭祀和避邪法則。 在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中,還存在許多巫風、巫俗和禁忌。
此外,像巫戲、巫書、巫畫、巫醫、巫詩、巫歌巫舞等,應有盡有,堪比一個巨大的IP體系,就類似於【山海經】一樣。
可見,在文化創作和傳承這方面,巫山人確實做的眼花繚亂,引人入勝。
駭人的豐都鬼城
有意思的是,在三峽深處,還存在一個聳人聽聞的文化古跡,號稱 豐都鬼城 。
該鬼城占地面積0.45平方公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裏面不僅有鬼門關、奈何橋、黃泉路、十八層地獄等古跡,還有30多座古剎廟宇。
古人為了仿造陽間的司法體系,甚至還在當地塑造了1600多座鬼神形象。由於這塊地方在夜晚過於陰森,因此豐都鬼城還有著 「陰曹地府」和「鬼國京都」 之稱。
不得不說,古人的創造力,確實不同凡響。隨便弄一個神秘禁地出來,都能把現代人唬得不要不要的。
當然了,甭管是豐都鬼城,還是巫山文化,都承載著三峽幾千年來的人文歷史底蘊。咱們唯有對其好生保護,才能讓子孫後代繼續瞻仰古人的風采。
畢竟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哪一個不是「絕版寶藏」?
資訊來源:
百度百科
重慶文旅快訊【巫山的「詩和遠方」 在哪裏?這就是答案】
小才匯聞【險峻的長江三峽為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