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在「上海的盡頭」搞發明

2024-08-28科學
03:39
位於上海市金山區的中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屬於上海南部地區的最南部。它緊貼著杭州灣,廠區裏有大海,大海連著杭州灣,站在上海石化的廠區海堤上,能看到大、小兩座金山島。
這裏被網友戲稱為「上海的寧古塔」,距離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有超過70公裏約1個半小時的車程。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上海石化看到一群年輕人,他們在「上海的盡頭」幹勁十足,買房、落戶、安家,還擼起袖子搞起了發明創造。
海堤需要防腐蝕的鋼筋,那就自己造
本碩博均就讀於北京大學化工專業的吳奇偉戴著一副鏡片厚厚的眼鏡,講起自己的創造發明來頭頭是道。他現在是上海石化先進材料創新研究院工藝研究主管師,入職以來獲得該公司針對博士生的各種破格提拔和培養。
「最重要的是,我現在做的是我喜歡的事。」吳奇偉所在的先進材料創新研究院是上海石化的一個創新部門,門面不大,做的卻是最前沿的碳纖維材料研究。
吳奇偉每天都要離開自己辦公室,到一棟沒有電梯的小樓裏做實驗。實驗計畫之一,就是「拉絲」。他要根據使用者需求,在各種的各樣的罐子表面,用碳纖維材料拉出各種各樣的「花色」來。這些拉花,不是為了美觀,而是能實作不同的參數要求。
「消防員背的罐子,要分量輕、容量大、抗壓能力強,方便攜帶還要管用。」吳奇偉講起自己的「拉花」來,能滔滔不絕地說半個多小時。
除了各種各樣的碳纖維纏繞罐,他和同事們還研究了一款碳纖維復合材料鋼筋。相比傳統鋼筋,它有很強的耐腐蝕性,表面還創新性地裹了一圈螺紋,增加其摩擦力。實驗室裏一根根棒子、一個個罐子,都是這群年輕人的寶貝,每一件產品都有故事。
以碳纖維鋼筋為例,它的強度是普通鋼材的8-15倍,而重量僅為普通鋼筋的五分之一。實際套用起來,它可以有效解決海水浸潤、氣候惡劣等造成的銹蝕老化問題。最可貴的是,這種材料加工起來還可以節約能耗、節省碳排放,施工成本節約20%以上。
目前,上海金山的海堤使用的,就是吳奇偉和同事們研發的這種鋼筋。此外,重慶兩江四岸朝天門片區治理改造、川藏鐵路護坡等重大計畫,也都用到了這種材料。
「過去這種材料是被國外壟斷的,賣給我們很貴。現在我們自己研發出來,價格就被打下來了。」2022年,吳奇偉曾和同事們一起參與了北京冬奧會碳纖維火炬外殼的研發和火炬傳遞服務保障工作,大多數時候,他的工作能令自己感到舒適,「我是做科研的,能把自己研究的技術落到實際套用中,對我來說就很開心」。
入職4年女生專門琢磨「垃圾」
「我特別喜歡這片海灘,下班了可以來這裏散步,看看對面的山和海,運氣好的話會看到日落,特別美。」在隨塘河光伏站旁,上海石化熱電部技術科科長助理李楠站在吳奇偉和同事們發明的碳纖維鋼筋堤壩上,介紹美麗的「上海石化海灘」。
這個剛剛入職4年的女生,也是一個「發明家」,她喜歡和「垃圾」打交道,「我是熱能工程專業畢業的,這工作跟我對口」。
李楠做的計畫,特別有「成就感」。她和同事們一起搞了一個迴圈流化床鍋爐摻燒生質能的計畫,為公司節能減排、降低成本,為國家雙碳目標的實作作貢獻。
簡單而言,就是使用稭稈等生物質廢棄材料代替煤炭進行焚燒後發電。燃煤機組實施生物質耦合燃燒的方式,按照鍋爐型別可以分為迴圈流化床鍋爐和煤粉爐摻燒兩大類。上海石化青年團隊選擇的是前者,其優勢是實施周期較短,對原有鍋爐裝置進行的改造較少,可靠性、安全性相對較高。
「國內過去沒有使用大型迴圈流化床鍋爐摻燒生物質材料的先例,我們算是第一個幹這事兒的。很難,但做成了特有成就感。」李楠介紹,計畫攻關階段自己和同事們輪流值班,24小時記錄摻燒後的發電情況,一有情況就立刻開會討論改進方案,「身在‘上海的盡頭’,卻幹著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據悉,目前該技術已經實作生物質材料摻燒比例20%,僅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該技術就幫助上海石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9萬噸,相當於植樹86萬棵。上海石化由此成為中國石化系統內第一家進行生質能耦合燃燒發電的企業。
郊區、「天坑」都不是事兒,最看重成長空間
「都說我們化工專業是‘天坑’專業,但是這幾天在上海石化看下來,我感覺我們專業沒有那麽‘坑’。」來自華東理工大學化工系的張成林近日透過全國大學生新聞實踐營走進上海石化,很多人說「生化環材」類專業是「天坑」專業,但他覺得,這主要是指這些專業學生畢業後「找到的工作很辛苦」。
在上海石化烯烴部的監控大平面上,他看到中控室全都智慧化操作,工廠的每一個角落都有網路攝影機24小時監控,監控大平台上室內操作員24小時值班關註每一台儀器的即時工作情況。
「這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以前覺得化工廠很危險,實際上現在新技術手段套用後,化工廠的安全系數高了很多。」張成林說,這次實踐之旅讓他見識到了一座綠色環保、安全高效、走在科技前沿的化工廠,改變了他對傳統化工廠的固有印象。
上海石化黨委宣傳部部長胡鳳蓮告訴記者,該公司每年都會招收200多名到300多名不等的應屆畢業生,主要來自化工、機械、儀表、自動化等專業。
「過去有學生覺得化工行業辛苦、上海金山地區偏遠,現在報名的學生越來越多。」胡鳳蓮介紹,新入職大學生的5年培養計劃以及後續的職業生涯設計,是當下學生最關心的問題。「新員工能享受上海市南北轉型相關落戶政策,可以拎包入住宿舍,還設定了成才通道和豐富的業余生活。」上海石化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徐思遠介紹。
烯烴部2號烯烴聯合裝置主任王欽對此特別有體會。他負責裝置內培訓和人才培養工作,針對裝置裝置設施老化、技能操作人員基本功薄弱、技術操作骨幹欠缺、裝置穩定執行面臨較大的壓力等狀況,制訂了「分層次、有重點」的人才培養計劃,搭建「高師帶徒」「導師帶徒」等帶教平台,提升操作人員崗位履職能力。
「現在的年輕人倒不一定奔著要掙多少薪資,他們更看重發揮才能的平台。」王欽自己也是搞發明創造的能手,他主持的2號烯烴罐區廢氣治理計畫,創新采用「冷柴油吸收+脫硫+變壓吸附」的技術實作乙烯裝置12台儲罐密閉排放,排放後的尾氣經過處理,非甲烷總烴去除率大於99.9%,「我自己就是化工專業畢業的,特別能理解大家想要什麽」。
剛剛工作4年的李楠已經在金山買房、落戶,這裏的房價大約是上海市區的五分之一。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發明創造,散散步、看看夕陽,回到自己的小房子做個飯,是她的「固定動作」,「能有一個施展才能的舞台、穩定的生活,就很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視訊 俞佳一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