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中國有28個行政省,卻有60多個自然省;64個省的劃分思路即源於此

2024-07-26科學

中國有28個省+自治區,外加4個直轄市,這是我們所說的「行政省級單位」的概念,但是卻有多達50多個自然省。什麽是自然省?自然省又是怎麽劃分的?為什麽省級行政單位的劃分不能完全依照自然省的劃分方式?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

首先,什麽是自然省? 這就涉及到了中國自然區劃的概念。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風險,歷史學家們忙著撰寫國史大綱,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下一點念想,而地理學家們也默默地創造出很多研究成果以存留民族痕跡,比如黑河騰沖線、秦嶺淮河線等概念,讓中國的地理研究工作不僅沒有落後,而且領先西方已開發國家30年。

新中國成立後,在此基礎上推出了綜合自然區劃的研究理論。所謂的中國綜合自然區劃,是有別於中國行政區劃這樣為管理而設計的結構。自然區劃是根據中國地理層面自然條件的相似性和統一性,將中國劃分成一個個不同層級的自然區域結構。在這個劃分結構當中先是將中國劃分為三大0級自然區:東部季風區、西部幹旱區、青藏高寒區。然後將這三個0級自然區的基礎上依據溫度、濕度、地貌、植被等因素一層層劃分下去。

依照這種劃分方式,在地理層面之上中國可以劃分為數十個自然區(不同的劃分方案數目並不相等,少則23個,多則88多個)。新中國建立後共有7版比較重要的自然區劃分方案,分別是:1954年的羅開富方案、1959年的黃秉維方案、1961年的任美鍔楊紉章方案和1988年的任美鍔包浩生方案、1983年的趙松喬方案、1984年的席承藩方案、1995年的趙濟方案,以及1985年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方案。上述七個方案盡管在劃分方式上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代表了建國後半個多世紀裏中國地理學家對中國自然地理區域劃分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及文化價值。

上述方案中,我認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黃秉維先生1959年的劃分方案最為細致。他首次在全國劃分出3大自然區,6個熱量帶、18個地區和亞地區,28個地帶,88個自然省,最終更改為64個。堪稱中國自然區劃史上規模空前宏大、等級單位最完備和內容最豐富的方案。

中國自然區劃黃秉維方案

自然省的劃分方案。 黃秉維先生之所以將這些自然區命名為「自然省」,是為了區別同時又關聯「自然省」這個概念。雖然這種叫法很快就被取消了,但自然省這個概念其實是十分簡單明了且便於理解的,因為它可以在第一時間給人一個清晰明了的區域規模印象。因此很多地理研究者與愛好者仍然在使用這個概念。

比如東北地區被劃分為大興安嶺北部、三江平原、東北東部山地、東北東部山前平原、東北平原中部、大興安嶺中部、三河山前平原丘陵、東北平原西南部、大興安嶺南部、呼倫貝爾-多倫高平原丘陵、遼東山地丘陵、冀北山地共計12個自然省。其他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搜尋。

這些自然省的數量與區域基本上與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東北9省,東北10省等行政省的劃分方式雷同,也與提出黑河騰沖線的胡煥庸先生在1940年提出的64省方案相類似,更是網路上眾多中國地理愛好者們經常提出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基礎版本。但是這些省級行政區的劃分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實作,也就是說行政省的劃分不可能完全按照自然、氣候、人文而形成的自然省。

胡煥庸64省方案

為什麽省級行政單位的劃分不能完全依照自然省的劃分方式 ?因為中國自從行省制度誕生以來,其劃分原則就是八個字——山川形便,犬牙交錯。從來不讓一個地方行政單位完全占據一個單獨的地理單元或者地理元素。

一條大河,一定是你一半我一半;一座高山,一定是你占東邊我占西邊;一個湖泊,一定是你有一塊我有一塊。這樣既能避免地方勢力坐大形成割據而威脅中央,又可以在萬一出現上述情況的時候,派鄰省風俗、人文、口音、地理相近的區域替中央政府出面進行平叛。

所以你會發現,東北平原,一定是在最平坦的地方,分割成三塊分黑吉遼各自擁有;陜南的漢中盆地在地理上與四川盆地是一家但是從來都不劃給四川;淮河以北的大片區域被網友戲稱為「淮海省」但分別隸屬於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四個省份。

諸如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其目的只有兩個:第一,防止出現割據勢力;第二,增進文化的融合與多元化。所以以此推斷,中國的省級單位數量基本上不會超過40個,那些動輒把一個省拆分成三四個省+直轄市的方案,可行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