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作為宇宙第一批星系,銀河系內真的只有人類嗎?

2024-07-04科學

作為太陽系的上級,銀河系的演化歷史一直以來都是天文學家十分感興趣的話題,在分析了銀河系中心區域25萬顆老年恒星之後,目前認為銀河系的年齡在130億年左右,考慮到宇宙誕生也不過138億年, 所以銀河系算是宇宙中第一批星系了。

需要指出的是,最開始的銀河系和現在的銀河系完全不同,因為上百億年的演化過程中,原始銀河系跟很多臨近的星系都發生過碰撞,再過38億年,還會跟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一次次的碰撞不斷塑造銀河系的形狀和恒星分布, 現在還是棒旋星系的銀河系 ,未來可能會變成橢圓星系,或者不規則星系。

然而不論怎樣,銀河系內的恒星越來越多都是一個事實,天文學家估計目前銀河系內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恒星, 分布在若幹條懸臂上, 都在繞中心區域的超大品質黑洞人馬座A*公轉,但這些恒星的分布其實並不均勻。

具體而言,銀河系中心區域的恒星密度很大,能達到每立方光年幾十萬顆,而太陽所在的獵戶座懸臂這種郊區, 恒星之間的平均距離都在4光年左右 ,理論上來說恒星越密集的地方,產生生命和文明的機率就越大,因此天文學家曾多次向銀河系中心的球狀星團發射過訊號,最著名的就是阿雷西博資訊。

但近些年關於銀河系宜居帶的研究認為,銀河系中心區域的恒星雖然多,但都是放射線很強的老年恒星,並且還有大量流浪黑洞,其實並不適合生命的誕生和演化,真正有可能產生生命和文明的,反而是太陽這種位於郊區的黃矮星, 因為它們的壽命更長,性質也更穩定, 最重要的是銀河系郊區沒有那麽多黑洞,無機物在這種環境下才有可能經過漫長的時間變成有機物,進一步發展出生命,或者是外星文明。

專門用於計算外星文明數量的德雷克方程式,之前認為銀河系內至少有幾十個外星文明,這還是建立在1000億顆恒星的情況下的,如果變成4000億顆恒星,這個數位還要翻幾番,但最近美國地質學家 史騰博士卻認為, 德雷克方程式太簡單了 ,沒有考慮到陸地對生命和文明的重要性。

簡單來說,一個星球想要產生碳基智慧文明,必須要有海洋和穩定的大陸板塊,前者負責孕育基礎的細胞生命和復雜生命,後者負責給復雜生命提供各種資源,因為只有在陸地上的文明,才有機會開采星球上的資源發展科技, 並最終進入太空。

如果一顆星球上只有海洋的話,它雖然有可能產生初級文明,但它們肯定無法使用火,也就無法點亮後續的科技樹,無法成為太空文明。

最後 史騰博士認為:銀河系內的類地行星只有0.02%到1%有足夠的大陸和海洋,其中只有0.003%到0.2%有機會產生智慧文明,遠小於之前德雷克方程式的預期, 甚至僅就目前發現的5000多顆系外行星來看, 它們上面可能都不存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