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被沙漠包圍的小縣城,外國人說無法生存會被沙漠吞噬,現如何了?

2024-04-24科學

中國西北有這樣一個小縣城,硬是憑借一己之力, 隔開了國內第三大 和第四大 沙漠。 這個小縣城就是 甘肅的民勤縣

2012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甚至放話, 民勤縣很快就會完全沙漠化 。然而,已過去12年了,如今的民勤縣,究竟怎麽樣了呢?

明清時期屯墾帶來了生態問題

幾十年乃至上千年來,民勤縣都扼守著一個極其關鍵的節點。可以說沒有它的存在, 絲綢之路就不會出現。

正處在兩大沙漠的夾縫之中, 民勤縣的沙漠化最高達到過94% ! 而作為西北地圖上鮮少的綠色,民勤縣也是西北環境的最後底線。

民勤的青土湖

民勤是河西走廊上的一處綠洲,湖水的存在, 把騰格裏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隔開 了。

歷史上,這裏是通往西域的關鍵節點。地處邊境,歷代都重視當地的屯墾。但由於整個西北地方生態系脆弱,每當開墾過度人口增加, 民勤的生態亦會隨之惡化

而近代以來民勤生態系的變遷基礎, 是從明初的屯墾逐步開始的

洪武五年,馮勝的大軍推進到了河西走廊,為了邊境的安定,明朝政府在西北地方設定了鎮番營。民勤所在地區屬於涼州副總兵管轄,當地設定了2500名駐軍。

這些駐軍及其隨後的家眷,便是洪武年間民勤地區的第一批移民 。時至今日,民勤當地的一些姓氏,都還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擔任過鎮番衛指揮使的家族。

戍邊官兵的一大任務便是屯墾,透過發展農業在本地落葉生根。資料顯示 ,明代民勤地區開墾的土地面積有2223頃 。

士兵大都來自中原地區,隨之也帶來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隨著土地大量開墾和農業活動加大,民勤地區的人口亦開始迅速增長。

明朝的屯墾只是起點,到了清代,民勤地區的開墾和移民還在繼續。 清代初期,大軍不斷向西推進, 尤其是康熙時期和準噶爾部的戰爭,民勤的地位在軍事後勤上就更突出了。

清軍把民勤打造成為了中轉站和後勤供應基地, 所有軍需物資都在此囤積和中轉。 為了保障供應穩定,朝廷下令在民勤實施更大規模的軍屯。

按照彼時的規定,新的屯墾完全以軍事編制來實施,綠營兵是主要的屯墾力量。於是在原先明代開墾土地的基礎上, 這裏的農業土地又逐步增加到了3266頃,整整增加了1000多頃。

然而隨著種植業的發展,人口逐年增加, 民勤土地的承載力也達到了極限。 就這樣,近代以來的沙漠化問題一步步出現並加重了。

沙與人爭地,人與人爭水

根據考古發現,民勤當地沙漠的肆虐,從明代剛屯墾開始就出現了。日久年深這一問題越來越突出, 還導致後來人與人爭水的局面。

民勤被兩大沙漠環抱

透過一些古城遺址,考古人員發現還在明代,當地一些定居點就已經被荒廢。居民被迫向東遷徙後, 原來的地方則被流沙覆蓋。

還有一些區域,隨著地表河流的逐漸幹涸,地表的土壤被大風不斷吹蝕。最後的情況是有肥力的土層被吹走了,沙子不斷堆積和湧來。當地的不少定居點,就是這樣一步步沙化的。

不合理的開墾是主要原因。民勤的周邊原本就分布著沙漠戈壁, 這裏的生態系極其脆弱, 古人在開墾中又不掌握合理度,最終使得土地失去了承載力和活力。

反過來因為土地的不斷沙化,又影響到了農業和人們的生存。於是一處地方沙化,只能轉移到另一處,不斷被拋棄的土地,漸漸都成了沙漠戈壁。

在這個過程中, 明清時期圍繞水的紛爭,是民勤地區主要的社會矛盾。 河流的上下遊之間,時常發生縣與縣之間的爭水情況。小型的水壩和水渠,也會發生村與村、農戶與農戶之間的爭水問題。

以民勤當地的石羊河為例,因為流經不同區域,歷史上經常 牽扯到水權的劃歸 。小的矛盾由民間自行解決,如果矛盾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就需要官府出面了。

矛盾大小的背後,體現出來的恰恰是當地生態環境惡化的節奏。 到清末明初,民勤當地水土的惡化已經成為常態。

在不少老人的記憶中,民國時期的民勤人都在往外地遷移。因為當地一年四季都是大風漫天黃沙肆虐。靠近騰格裏沙漠的很多居民點,在民國時期也都逐漸荒廢了。

人雖然離開了, 但是當地已經惡化了的生態卻不會自動復原。 畢竟這裏不是天然的沙漠戈壁,原先是有植被的。而要想恢復植被, 讓這片綠洲重新充滿活力,那就需要人來治理。

治沙的本質是保水

到20世紀50年代,民勤最大的湖泊青土湖徹底幹涸見底。 裸露的河床在大風的侵蝕下,漸漸變成了可流動的沙地。隨著流沙逐漸形成規模,原本有水和有植被的地方,卻成了沙漠蠶食推進的新起點。

在民勤,除了青土湖之外,石羊河等為數不多的水資源,長期以來就像鎖鏈一樣,牢牢的將周圍的沙漠束縛在各自所在地。

但隨著湖水的幹涸,沙漠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擴充合並。 到了20世紀90年代,特大的沙暴頻頻襲擊民勤。

這意味著,如果再不進行徹底的治理,隨著兩大沙漠的合並,民勤這處歷史上的綠洲,就要消失不見了。而要進行有效的治理, 最關鍵的還是水。

青土湖與石羊河相連,從歷史上的屯墾至今,對它的開采利用,已經讓湖與河流徹底失去了能自我修復的張力。石羊河是從祁連山一路流下來的,隨著水流量的減少,青土湖的幹涸就成了必然。

隨後開啟的大規模治理中,節流開源兩項舉措同時進行。

節水方面,為了不使地下水繼續下降, 民勤當地自21世紀初開始逐步封閉水井,先後封閉了3018眼 井。

水井原本是為耕地而打的,在封井的同時, 水澆地的規模也縮減了44.18萬 畝。

統計顯示, 一畝地如果用水500立方米,采取節水措施後每年可節約至少22億立方米的水。

這一節水效果是明顯的,隨著地下水位的不斷回升,原先已經幹涸了半個世紀的青土湖又逐漸冒起了濕潤的氣息, 繼而又漸漸出現了水流 。甚至在一些區域內,原先被封閉的井都開始上湧自流了。

節水有效,另一方面則是從外部引水。為了給石羊河增加流量,民勤當地近年來從黃河引水。

輸水渠道從景泰縣修到民勤,260多公裏 的渠道, 助力奔騰的黃河水進入了當地的紅崖山水庫。

近年來的數據顯示,這一引水措施,已經累積向民勤調水17億立方米,其中有3.8億立方米的水,又從水庫調入了青土湖。

截止到2021年,青土湖的水域面積已經達到了26.7平方公裏,如果再加上旱區濕地的面積,則達到了106平方公裏。

湖水重新現身,沙漠合並的步伐被攔住了。有了水,綠洲也能在民勤再次大規模出現。

節水和雨養措施

有了水,植被才能重新恢復。在多數人的意識中,可能覺得治理沙漠就是多種樹。可實際上如何種樹,種什麽樹以及種多少,也是有嚴格要求的。

民勤不少地方,在環境惡化之前就和傳統的農耕區不同,所以植被的恢復,也只是達到原來生態系的完整性,不能超過土地和水力的承受度。

耐旱並且能抗風沙的樹和草, 才是種植的首選。樹木和草地的種植密度,也應該合理配置。防風固沙的草皮以及樹木林網的構成,要構築在靠近沙漠的邊緣地帶。

至於在植被用水的問題上,不但要考慮到節約和引水,還要合理利用降雨形成的地表水。

總之,植被和水的分配要合理,要能達到土地的承載力,這也是民勤近年來探索的治理方式。

民勤不能失守

在古代,朝廷為了鞏固西北邊陲,所以才在民勤的周邊施行屯墾模式。但古人過多關註了社會的穩定,卻忽略了大規模開墾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如今, 民勤在北方防沙帶的構築上,又處在重要的環節。 不同的是現代人更多關註的是生態治理。

民勤未來的生態環境必須得持續好轉,因為只有這裏好轉了,整個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方的生態環境也能被扭轉。

時至今日,民勤的四周圍依然被沙漠包圍。除了那些在風力的主推下,不斷移動的新月形沙丘外,民勤的周圍還廣泛分布著復合型沙丘和沙堆,這些沙地依然有形成鎖鏈之態勢。

上述區域植被稀少,生態環境的脆弱不言而喻。所以下一步對風沙的治理,民勤人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說幾百年前的第一代移民,是來民勤發展農業的。那麽現代的民勤人,主要推進的就是當地生態環境的扭轉。

至於過去那種粗放型的農業,現在在民勤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因地制宜,是對土地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比如現在在民勤周邊的沙漠中, 都興起了農業產業園。 相比於過去粗放型的種植模式,新型的種植更集約化利用水土,同時也能利用光照優勢,讓更多的特色農業發揮出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老祖宗曾經帶來的破壞和影響,現代的人們得一點點進行修補和復圓。

結語

如今在民勤,玉米等農作物的種植早已不是大水漫灌,而是在地表覆蓋地膜, 透過埋入土裏的水管進行滴灌。

這種模式既提高了灌溉的效率,也能將肥料溶於水中,精準施肥。相比過去粗放式的種植, 每畝地可節水110立方米,節肥30%左右。

截止到2022年, 整個民勤的農業用水已節約1億立方米 ,用水規模相比過去減少了20% 的規模。

未來,圍繞節水和植被的恢復,依然是整個民勤地區的常態。只有這樣,這個位於西北地方的綠洲才能更璀璨耀眼。

參考資料:

【民勤地區生態環境及社會結構變遷】 社科院專刊 2022年9月23日

【「久久為功」的民勤治沙實踐】 人民日報 2024年2月23日

【用團結奮鬥的大手,阻止兩大沙漠「握手」】 新華網 2021年4月25日

【甘肅民勤:治沙技術叠代創新 「雨養+節水」助力綠進沙退】 澎湃新聞 2023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