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第41次中國南極科考,常州小夥出征!

2024-11-05科學

南極

這個曾經被人們稱為地球盡頭的地方

是人類認識最晚的一塊大陸

埋藏著千百萬年未解的冰雪之謎

蘊藏著數不盡的生態系寶藏

今年是中國南極科考40周年

2024年11月1日

中國第41次南極科考隊起航


此次南極科考隊伍中

有位來自柳工常州機械有限公司的青年

他以裝置機械師的身份

負責站內所有裝置維護、保養、維修

等保障工作

南極,我們來了!

這片終年冰雪覆蓋的神奇大陸

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

第41次!為什麽一定要去南極?

今天

小布帶大家走進常州青年葛誌新的故事

帶上常州蘿蔔乾出征

此次南極科考,葛誌新將常駐秦嶺站。該站於今年2月建成並投入使用,是中國第5座南極考察站。 由此,葛誌新將成為秦嶺站建成後第一批越冬隊員。

今年35歲的葛誌新已在柳工常州機械有限公司工作了8年。 老家是連雲港灌雲的他,1999年隨打工的父母來到常州,現已在常州買房定居。 「雖然我是常州新市民,但在這裏生活了20多年,對這裏比老家還熟悉,此次出行我還帶了常州蘿蔔乾。」

從「試試看」到「夢想成真」

葛誌新介紹, 他一開始報名此次南極科考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沒想到夢想成真。

「我從報名到面試,再到後面的體檢、培訓,順風順水,我先是成為了預備隊員,今年9月份接到通知,成為了正式隊員。我們公司一共有7人入選,包括3名‘度夏’隊員和4名‘越冬’隊員。 我是唯一來自常州的。 」葛誌新能夠入選,和他的勤奮好學密不可分。只有初中學歷的他,之前做過外賣員,進入柳工後,透過成人考試,拿到了大專和本科文憑,從普通員工成長為高級鉗工技師。

▲葛誌新(左一)

透過南極科考的選拔後,葛誌新經過了一系列的訓練。「之前我們在哈爾濱培訓了10天的極地生存技能,後來我又在上海接受最後培訓,內容包括基礎工作任務、安全事項等。」

能參與其中,非常自豪

葛誌新表示,此次南極科考隊伍龐大,秦嶺站、中山站、長城站隊員加起來近400人。「其中, 大隊伍於27日乘坐‘雪龍號’和‘雪龍2號’已經前往廣州,再從廣州前往南極。

和他們不同,葛誌新一行培訓結束後將於11月11日乘坐飛機出發,先到紐西蘭,再轉乘直升飛機抵達目的地。在秦嶺站,他將一直工作到2026年4月份。「 我們一行預計11月13日抵達,雖然出發晚,但到得早,屬於科考隊的‘先遣小分隊’ 。」

葛誌新介紹,秦嶺站今年剛建成,經歷一個冬天,現仍被積雪覆蓋。 他們34人的「先遣小分隊」提前抵達後,要處理積雪,做好裝置啟動營運工作,迎接科考「大部隊」的到來。

▲葛誌新(左二)

自2012年以來,柳工已向中國極地科考計畫提供了7大類共計32台套的專業工程機械裝置。「南極科考不僅是一項科學探索的壯舉,更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我能參與其中,非常自豪。 到站後,我會發揚不畏艱難,勇於探索的精神,為國家極地科考事業貢獻力量! 」葛誌新說。

1984年首次南極考察至今

一代又一代中國科考隊員奔向地球最南端

中國正一步步邁向極地考察強國之列!

▲1984年12月26日,中國「向陽紅10」號南極考察船在南極洲喬治島民防灣。圖|新華社


中國極地科考大事記

1984年10月8日

中國首次南極洲考察隊成立,全隊54名隊員,主要任務是:建立中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基地——中國南極長城站和陸上的科學考察。

1984年11月20日

中國首次南極洲考察隊、南大洋考察隊乘坐「向陽紅10號」船和「J121」船,於上午10時從上海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碼頭起航,中國邁出了遠征南極的第一步。

1985年2月14日

中國南極長城站勝利建成!

1985年4月10日

上午12時,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兩船勝利返回上海。

1989年2月

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

2004年7月

中國北極黃河站建成。

2009年1月

中國南極昆侖站建成。

2014年2月

中國南極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

2024年2月

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

2024年11月1日

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劈波向南、破浪出征開啟為期近7個月的科考征程。

▲1984年12月30日,郭琨舉著國旗帶隊登陸


▲如今的中國南極長城站全景圖

以最初的憧憬和好奇為起點

一批又一批考察隊員遠赴險地

奮戰冰雪南極

寫成中國極地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歷程和成就

鑄就極為寶貴的南極精神:

愛國、求實、創新、拼搏!

來源: 常州青年

轉載請註明來源:常州釋出

(微訊號:changzhoufabu2015)

文章好看就點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