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基礎研究「試驗田」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

2024-07-27科學

人民日報記者 何 聰 姚雪青

一閃一閃,紅色雷射不斷改變能量,一束束打到制冷機中的半導體樣品上。

訊號瞬間被捕獲。電腦螢幕上,顯示出一段段心電圖狀的激發峰,每個波峰,意味著一次電子和光子的碰撞。

訊號在哪?長什麽樣?要找多久?

位於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量子極端測量實驗室裏,物理學院教授杜靈傑帶著博士生們,從每天數百個激發峰中一點點尋找著新型準粒子的訊號。整個過程就像大海撈針,沒人敢打包票能找到。這類原始創新研究,如今在江蘇省物理科學研究中心競相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江蘇省於2023年6月規劃設立3個基礎科學中心,依托研究型大學等科研單位試點建設,聚焦物理、套用數學、合成生物等領域,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短短一年來,一塊塊年輕的基礎研究「試驗田」裏,原始創新研究成果不斷湧現。

這塊「試驗田」鼓勵獨創。

2023年上半年,杜靈傑的研究一度困難重重:實驗要重新設計,前景未知,還需不斷投入資金。這項全新研究,不在任何科研計畫指南裏,卻得到了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王伯根的堅定支持。王伯根的底氣,源於「試驗田」承擔的科技體制改革使命——充分的科研自主權,鼓勵科研人員「敢於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

2023年,江蘇省投入1.3億元建設省物理科學研究中心、省套用數學科學研究中心、省合成生物基礎研究中心,以南京大學為主體的物理科學研究中心獲得5000萬元經費。

「堅定的科研支持、充足的經費保障,為研究雪中送炭。」杜靈傑說。今年3月28日,【自然】雜誌發表了他們的重要研究成果,這是世界範圍內首次在真實系統中發現具有重力子特征的準粒子。

這塊「試驗田」打破常規。

「7:10,升磁場」「23:30開始低溫電子研究」「2:49,降磁場……」暑假期間,量子極端測量實驗室裏的機器仍在24小時運轉,杜靈傑的團隊正向一種新的量子物態發起挑戰。

7月初,江蘇省科技廳公示「2024年度省基礎研究專項資金」擬立計畫,杜靈傑的最新研究被列入「攀登計畫」。「‘攀登計畫’按慣例要承擔過省傑出青年基金等計畫的科研人員才能申報,但在‘試驗田’裏,可以打破常規、直接申報,首期就獲得了300萬元計畫經費。」杜靈傑介紹,科研成果不再一年一評,團隊獲得長期穩定的資助,可以專心幹科研。

這塊「試驗田」敢作善為。

在原子世界搭積木,你見過嗎?

走進江蘇省物理科學研究中心的未來計算實驗室,四層「原子積木」組成的電子器件在顯微鏡下清晰可見。

「電子在傳統材料中傳輸沒有統一的方向,而當處於量子材料中的拓撲邊界態時,卻如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那樣方向一致。」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繆峰的科研團隊將「高速公路」搬進「原子積木」,搭建特殊電子器件實作類腦計算,這項成果剛剛發表在【自然·奈米技術】雜誌上。

江蘇省物理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馬余強院士說,計畫負責人可以自主調劑使用科研經費,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組建團隊、調集人才。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江蘇設立3個基礎科學中心並推動實體化執行,探索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不斷激發科學研究的不竭動力和創新創造的旺盛活力。」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說,「【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改進科技計劃管理,強化基礎研究領域、交叉前沿領域、重點領域前瞻性、引領性布局’‘加強有組織的基礎研究’。這為江蘇持續推進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

來源:人民日報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路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