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中腫斬獲6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2024-10-20科學
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計畫公布,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以第一完成單位榮獲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和青年科技創新獎2項。
獲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計畫為高危EB病毒亞型鑒定、致癌機制與靶向幹預,第一完成人是曾木聖。EB病毒(EBV)感染每年引起約26.5萬例新發腫瘤,包括華南高發的鼻咽癌。EBV疫苗研發面臨病毒亞型、免疫原以及優勢抗原表位選擇等諸多基礎瓶頸,以致1964年EBV發現至今仍無疫苗上市。該計畫圍繞什麽是鼻咽癌高危EBV亞型?它進入鼻咽上皮細胞受體是什麽?如何致癌?等前沿科學問題進行系統探索,突破EBV疫苗研發基礎科學瓶頸並成功研發候選疫苗。計畫在EBV相關鼻咽癌發病機制及防治領域實作了重大理論突破,為疫苗和藥物研發提供關鍵基礎支撐。計畫系列工作獲發明專利授權5項並與企業達成授權轉化及長期合作,把基礎研究的突破轉化為鼻咽癌防篩新技術,有望從源頭上降低相關疾病發病率,實作相關疾病從「治」到「防」轉變,帶來巨大的民生經濟效益。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計畫名稱為T細胞淋巴瘤精準診療策略創新與臨床套用,第一完成人是蔡清清。T細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見亞型,存在「晚期患者比例高、分子異質性高、化療耐藥率高」的「三高」特征。由於中國T細胞淋巴瘤研究數據匱乏,國際指南推薦治療不適用於中國患者(毒性大、住院久、費用高),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40%。針對上述問題,計畫組聚焦華南地區高發的NK/T細胞淋巴瘤(NKTCL)和預後極差的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T-LBL),從「疾病診斷-預後分層-創新治療」三個維度開展系列研究。主要創新成果包括:(1)建立精準診斷新體系:國際率先提出基於液體活檢和影像人工智慧的NKTCL早期診斷標準,規範疑難NKTCL病理診斷標準,推動國際指南修訂;(2)構建精準治療新模式:建立多組學分子分型的T細胞淋巴瘤分層體系,實作高精度個體化預後分層,指導臨床治療;(3)建立高效低毒新方案:創新NKTCL早期序貫化放療和晚期免疫化療治療模式,被國際指南推薦使用;揭示BRD2及JAK-STAT通路啟用導致T細胞淋巴瘤化療耐藥,並實作臨床轉化。研究成果在全國30多個省市、100多家醫療中心及國外知名醫院推廣套用,提升了患者遠期生存和生活品質。
另一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計畫為復發鼻咽癌微創外科體系建立及其分層綜合治療策略創新,第一完成人是陳明遠。放射治療是鼻咽癌根治性治療,療效總體滿意,但仍有15-20%的患者出現腫瘤復發。復發鼻咽癌治療棘手,缺乏治療指南及最優推薦,患者常規接受二程放療,治療後5年總生存率僅20-40%,且毒副反應大,半數患者死於嚴重放療並行癥。研究團隊針對如何改善復發鼻咽癌生存預後及生活品質的臨床難題,歷經20余年技術攻關和理論創新,取得一系列標誌性成果:(1)開創經鼻內鏡鼻咽切除聯合帶血管蒂粘膜瓣修復術治療局限復發期鼻咽癌,明確局限復發期手術療效最優,確立復發鼻咽癌外科優先的治療新規範;(2)改進放療新技術治療廣泛復發期鼻咽癌,透過超分割放療降低致死性放療毒性,聯合免疫治療增強腫瘤局部控制,提高生存預後和生活品質;(3)研發化療、靶向、免疫藥物協同新方案治療復發轉移期鼻咽癌,大幅延長不可局部治療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基於上述成果,團隊率先總結提出復發鼻咽癌外科分期並建立多學科分層綜合治療新策略,推動各期復發鼻咽癌生存預後的大幅提升,獲得國際同行高度評價。研究成果覆寫國際國內鼻咽癌診療指南10余項,授權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共10項,編著專著2部。體系透過遠端會診、學術交流、規範巡講等多層次推廣,在國內外百余家單位推廣套用。
(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李文芳)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