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吃鼻涕蟲癱瘓八年?讓我看看誰連這玩意兒都吃

2024-09-05科學

這期照片有億點點多,高能預警!害怕鼻涕蟲的小夥伴兒可以快快溜啦!

欸!等等,後面有些超高顏值的蛞蝓,或許會重新整理你對「鼻涕蟲」 的看法。

鼻涕蟲是啥玩意兒?

蛞蝓通常是指沒有殼或者殼很小的腹足類軟體動物,由於渾身都是黏液,也被稱為 鼻涕蟲

蛞蝓黏液具有吸濕性,會吸收環境中的水分,防止暴露的肉體幹燥,它們腹足的粘液兼具膠水和潤滑劑的特性 ,這使得它們能夠在垂直的表面上爬行而不會掉落。

而蛞蝓在不同情況下釋放的黏液成分和用途有所不同 ,比如在大蛞蝓求愛時,夜晚大蛞蝓會辨別同類留下的黏液痕跡,並展開追逐。接下來,兩只蛞蝓會一塊爬到樹上,分泌黏度極強的黏液,然後順著拉絲的黏液懸吊在空中,身體相互螺旋形纏繞,完成交配。

大蛞蝓交配動圖,左滑可檢視

圖源:YouTube

蛞蝓喜歡潮濕、涼爽的環境,平時會躲在陰暗潮濕的角落裏 ,低矮的植物、石縫、腐木下方、土壤都是它們的藏身之處。遇到潮濕的天氣便全軍出擊。

藏身於腐木間的蛞蝓

圖源:gardenerspath

大部份蛞蝓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它們會吃掉腐爛的植物、落葉、真菌、掉落的果實、動物糞便、死去動物的屍體等 。與此同時,他們也是包括鳥類、嚙齒類、爬行類、兩棲類、甲蟲等諸多動物的食物。

雖然大部份的蛞蝓人畜無害,但少數種類是農業和園藝的害蟲,又長得不太討喜,因此人們自然對它們略有嫌棄,也充滿了各種誤解。

妥妥的童年陰影啊

圖源:terro.com

蝸牛不要房子了?

有關蛞蝓最常見的誤解,莫過於認為蛞蝓就是蝸牛的肉體拋棄了「房子」。

經典誤解

圖源:bilibili

其實蝸牛殼對蝸牛十分重要,可以保護蝸牛的肉體不受傷害,在幹燥的環境中保持濕度,裏麵包含有內臟等重要器官,如果將蝸牛的肉體直接與蝸牛殼分離,那它的下場……你懂的。

蝸牛殼內包含有復雜的結構

圖源:my.kwic.com

但是有房子 也有一些缺點 ,一是蝸牛殼的生長和修復需要蝸牛攝食大量的鈣質才可以完成;二是蝸牛殼背著殼爬行,會額外消耗很多能量;三是蝸牛殼堅硬且笨重,會導致它們無法藏匿到更為狹小的縫隙,反而使它們更容易被發現並遭到捕食。

捕食蝸牛的歐歌鶇

圖源:slugrings.co.uk

有些地區常年濕潤,這意味著蝸牛不再受脫水的威脅,而有些環境中存在著鈣質難以獲得等一系列復雜問題,久而久之為了應對這些麻煩,一些蝸牛便慢慢「丟掉了房子」。由於重要的器官都從蝸牛殼移入了身體,通常我們看到的蛞蝓會顯得更長一些 。

世界上最大的大蛞蝓( Limax maximus ) ,像是瘦長版的沒殼斑點蝸牛。圖源:pixabay

半蛞蝓:演化進行時

但蝸牛和蛞蝓並不分屬於兩個大家庭,有些蛞蝓是單獨一個科,而有些蛞蝓和蝸牛竟然同屬一個科,也就是說一些蛞蝓和蝸牛的親緣關系,反而比和另一些蛞蝓更近 。這其實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趨同演化 是指本來沒啥親戚關系的生物,因為長期處於相似的生活環境,從而演化出相似的特征。在自然界中擁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鼴鼠和螻蛄雖然在親緣關系上相去甚遠,但是演化出了特征相似的前肢用來掘土。

為刨土而生的前肢

圖源:wikipedia.org

在分布於世界各地屬於不同科屬的蝸牛們,由於其中一些的生存環境相似,在面臨類似的生存難題時,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丟掉房子」。而不同地區、不同類群的帶殼陸生貝類分別演化出了不同的蛞蝓。

因此我們不用執著於將蝸牛和蛞蝓區別開來,而是可以將蛞蝓理解為帶殼的陸生貝類將退化殼子的一種演化現象。

蝸牛到蛞蝓的演化過程中,既有完成狀態,也有過渡狀態 ,也就是存在一些物種,外觀介於蝸牛和蛞蝓之間,殼子沒有完全消失,具有這類特征的物種被統稱為「 半蛞蝓 」 。

長尾半蛞蝓分布於婆羅洲,退化到一半的殼還被綠色的外套膜所包裹。圖源:inaturalist.ca

比如在中國的南方地區很常見的 帝巨奧氏蛞蝓 ,它們擁有樸素的外觀,通常成體體長5厘米左右,是非常典型的半蛞蝓。

帝巨奧氏蛞蝓( Megaustenia imperator

圖源:inaturalist.org

還有半透明的高顏值家夥 綠線半蛞蝓 👇

真是一灘漂亮的小家夥

圖源:featuredcreature

還有一些看著像蝸牛的種類其實也是半蛞蝓 👇 (仔細看其實殼下已經有外套膜伸出來)

雷雨螺

Indrella ampulla

肉色呈紅色的雷雨螺

圖源:indiabiodiversity.org

雷雨螺

Indrella ampulla

肉色呈黃色的雷雨螺

圖源:indiabiodiversity.org

弗氏半卷螺

Hemiplecta floweri

圖源:inaturalist.org

特氏扁螺

Platymma tweediei

圖源:zoochat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身邊的蛞蝓

蛞蝓其實很常見,在雨後的森林、潮濕的地表,甚至小區的花壇中都能夠發現它們的身影。讓我們一一和它們打個照面,下次見到時不至於滋兒哇

光滑頸蛞蝓 ,又稱「沼澤蛞蝓」「野櫻蛞蝓」等,體型較小,成體僅有15—25公釐,由於這種蛞蝓的適應能力極強,因此除了一些極端環境,它們在全世界都有分布。

光滑頸蛞蝓( Deroceras laeve

圖源:idtools.org

雙線巨篷蛞蝓 是整個亞洲地區常見的蛞蝓。體長約4厘米。體表通常呈淡褐色,在身體背部兩側各有一條深褐色的側線,線常常是斷續的。雙線巨篷蛞蝓還擁有不同的色型,其中分布於中國嶗山部份地區的雙線巨篷蛞蝓會呈現美麗的淡紅色。

不同顏色的雙線巨篷蛞蝓( Meghimatium bilineatum

圖源:wikipedia; uk.inaturalist.org

高突足襞蛞蝓 又名革葉蛞蝓,在中國的南方地區經常可以見到 ,它們長7—8厘米,皮膚有粗糙皮革的質感,身體中央有一條米白色的豎線。此外寵物市場也有它們的白化個體出售。

南方常見的高突足襞蛞蝓( Laevicaulis alte

圖源:inaturalist.org/;zh.wikipedia.orq

獅納蛞蝓 是一種肉食性蛞蝓,會捕食其他蝸牛,身體呈淺紅褐色,並分布有散落的黑斑,它們喜歡生活在濕度高且陰涼的環境中。有趣的是獅納蛞蝓雖然是食肉蛞蝓,但它們卻很膽小,如果被捕食的蝸牛奮起反擊,獅納蛞蝓則會被嚇得直接逃跑 。

膽小的獅納蛞蝓( Rathouisia leonina

圖源:inaturalist.org

明星物種

看完上面這些常見種類的一小部份,可能你會認為蛞蝓都是「接地氣」並且樸素的,但實際上蛞蝓家族中的很多成員,都擁有著讓人眼前一亮的肉體與貝殼,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那些明星物種吧。

知名度最高的, 香蕉蛞蝓 當仁不讓,香蕉蛞蝓屬下共有5個物種,其中的太平洋香蕉蛞蝓是地球上第二大的陸生蛞蝓,完全伸展時可達25厘米,重達115克。

某種香蕉蛞蝓( Ariolimax sp. ),地面上最亮眼的那一抹黃

圖源:mendocinolandtrust.org

香蕉蛞蝓常見於北美西海岸的潮濕棲息地,因其明黃色的體色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人們制作了很多香蕉蛞蝓主題的產品,甚至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的球隊也選擇了香蕉蛞蝓作為吉祥物。

香蕉蛞蝓吉祥物和玩具

圖源:sasquatchthelegend;ucsc.edu

除了黃色,還有紅色和藍色的蛞蝓,堪稱人群中最靚的仔。

上:卡普塔山粉紅蛞蝓( Triboniophorus sp. nov. 'Kaputar' );下:喀爾巴阡藍蛞蝓( Bielzia coerulans )。圖源:nationalgeographic.com;biolib.cz

除了顏色鮮艷,還有的可以生成圖案。 紅三角蛞蝓 是澳洲著名的本土蛞蝓,它們以生長在某些案樹樹皮表面和巖石上的藻類為食。有時也會進入人類居住地,啃食浴室墻壁上的黴菌。

紅三角蛞蝓( Triboniophorus graeffei

圖源:inaturalist.org

其實美麗的蛞蝓還遠遠不止這些,只是由於它們生活在被我們疏忽的隱秘偏遠角落,以至於人們對它總帶有些許的偏見。但蛞蝓們多是生態系中勤勤懇懇的分解者,下次見到請不要一腳踩死了。

最後多說一句,關於蛞蝓是否可以食用。

蛞蝓所處的生態席位,註定了它們很容易攜帶寄生蟲或病菌。一名來自澳洲的19歲橄欖球運動員,因生吞蛞蝓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這導致他昏迷一年多,癱瘓了八年,最後還是沒能挺過來。我猜你們是不會生吞它的吧?煮熟了也很難下得去嘴吧?

參考資料:

1. "How to be sluggish", Tuatara, 25 (2): 48–63

2. "SlugClear Ultra: Highly efficient protection against slugs and snails | Gardening tips and advice"

3. Kirk, John Thomas Osmond. Science & Certainty. Csiro Publishing.2007:79 [2017-01-23]. ISBN 978-0-643-09391-1.

4. Reece, J.; Meyers, N.; Urry, L.; Cain, M.; Wasserman, S.; Minorsky, P.; Jackson, R.; Cooke, B. Cambell Biology, 9th Edition. Pearson. 2011-09-05: 586. ISBN 978-1-4425-3176-5.

5. Homologies and analog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17-01-10].

撰文 | 肥鯰魚

部份圖片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