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破14公尺,鄱陽湖水位連續大漲!網友熱議看不懂,今年還會幹旱嗎?

2024-09-05科學

導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到8月份「鄱陽湖水位暴漲,突破14公尺」這條資訊,因此這條資訊一時間也引發了大家的關註和熱議,多數人也都很好奇「鄱陽湖又漲起來了,但今年還會幹旱嗎?」

其中有兩類人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一類是說「是防汛還是抗旱」,另一類則是說「你最佳化你自己的,別管別人了」究竟他們在說些什麽呢?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鄱陽湖的水位持續上漲至14.37公尺,且總的來看鄱陽湖水位變化的趨勢是一漲一落的節奏,然而今年似乎一切都有所不同,但又存在著不確定性。

而這也引發了許多人們的思考,為什麽短時間之內水位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而且這一變化無時不刻都在影響著中國周邊的城市,所以這也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只有不確定性的存在才會有此變化,不管怎樣,這些變化一定是由內部因素引起的,然而這些因素又是什麽呢?

關於鄱陽湖。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面積達到3562平方公裏,約占全中國淡水湖泊面積的13%。

同時它也是長江中下遊最重要的支流,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雖然近些年水災發生頻率降低,但是我想人們對於那段經歷依然心存恐懼和不安。

水可以滋潤萬物,但也可以「泛濫成災」。

所以我們要學會控制水,就如能馴服江河湖泊,洪水就不會為所欲為,總體來看,中國確實是「淹水多發型季風氣候」,但相信隨著科技水平胡經濟水平不斷提升,我們一定能夠很快「馴服水」。

江河湖泊之間的水資源,就是我們最好的資源,只要我們能夠合理利用,就完全不需要擔心會出現缺少的問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河湖泊,可以說人類文明的前進演化與其不斷探索和利用水密切相關。

水不僅是一種資源,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縱觀歷史,那些大國著名大城市,無不和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像倫敦、東京、紐約等城市都有大河流經,而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在經濟實力方面也越來越強勁。

產生的人口和能源結合後,最終形成了巨大的生產力。

但對於人口來說,每年長江流域還要面對一個大難題,那就是防溺亡,只要這一問題得到解決,自然就沒有缺少水的問題,只要我們學會合理利用,就不用擔心水資源會被消耗殆盡。

2022年幹旱原因分析。

2022年曾出現過長江流域幹旱的現象,而此時此刻,我們對2022年長江流域幹旱原因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幹旱。

2022年7月下旬,由於持續高溫少雨造成陸地蒸發量增大,大氣中水分較少,降雨量也就隨之大量減少,這便是導致幹旱的關鍵因素之一。

加之部份省市進行了人工降雨作業,進一步降低了大氣中的水分,因此最終導致長江流域普遍幹旱,農作物受到嚴重影響。

根據氣象部門專家分析,今年的降雨情況正處於一個特殊狀態,同時也是一個重要轉折點。

從近幾年降雨量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相對豐沛,而西北部地區相對較少,對此專家從氣象現象上進行了解釋,指出受全球暖化影響,氣溫和濕度增加造成蒸發散熱加快,這可能是造成幹旱的直接原因。

盡管全球暖化是造成幹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它並不是造成2022年特別嚴重幹旱的唯一因素。

就此專家進一步分析,如果把全球暖化作為一個變量,當人為因素排除後,還需考慮自然因素在其中的重要性。

例如聖嬰這個變量,聖嬰現象是由太平洋赤道附近海面上升帶來的暖流,對全球氣候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近些年來,我們一直處於拉尼娜狀態,但今年卻開啟了一個新的聖嬰周期,其強度或達到中等偏強。

為此我們再次進行變量分析,當科學家們嘗試透過研究歷史數據預測未來降雨時,他們將聖嬰現象引入變量之一,以期提高準確性。

如果這種新舊拐點向左移動,並不意味著未來降雨就會成為必然,但由於西北地方沒有明顯的降雨跡象,這使得人們不禁懷疑未來是否能重現降雨。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全球暖化可能會足夠推動降雨,也可能會發生在其他邏輯上,例如不同區域之間的相互影響等。

因此,即使在這種變幻莫測的情況下,我們也要保持警惕,並做好應對各種可能變化的準備。

看不懂?

隨著時間進入5月份,一些地區已經開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這引發了網友們的一番熱議。

有些人表示:「現在都還沒下雨呢,你就提前預告明年會幹旱,一點credibility都沒有!」而另一些人則打趣道:「你最佳化你自己的,別管別人了。」

其中針對第一位提出觀點的人,與第二位回應的人形成鮮明對比,兩者所反映出的態度也截然不同,這不僅引人深思,更令人深思的是這兩種人的臉上寫滿了疑惑:「現在早著呢,你怎麽能說?」

面對即將到來的夏天,自然災害歷年來都會如約而至,而專家在這個時候就「未蔔先知」的預告,也是讓大家相當困惑的一件事情,不禁要問,他們究竟預判了什麽,如果說預判,如今氣候變遷頻繁,不可預測也是我們的常態。

但為了防止釀成更大的損失,我們還是應當對此有所防範和應對,以避免損失最大化,所以眾多專家會透過研究找到一些規律,從而對後續進行更好的預測。

有些人看懂了預報,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

一位網友質疑到:「你的意思是汛跟旱沒關系嗎,不管淹水還是幹枯,都挺危險。」

而另一位網友答復道:「防洪和抗旱不好兼具,所以我們需要相應政策來應對突發事件。」

結語

據相關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份起到8月份,在夏季時鄱陽湖水位連漲七個月,不管怎樣,都希望有個好結果,「不管你防汛還是抗旱,我們都希望有個好的末尾」。

至於今年是否還會發生幹旱呢?從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並不大,但是天氣變化無常,我們需要做出相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