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未知領域是否暗示了上帝的存在?在聖經中,上帝並不僅僅是填補我們知識空白的神秘力量。無論科學已經解釋了什麽,或者我們還未探索到的領域,上帝都在自然世界中發揮著持續的作用。
太陽系
在科學的各個領域中,總會有未解之謎和我們尚未理解的事物。這些通常被科學家視為待解決的研究課題。有時,人們會主張,如果科學無法解釋某個現象,那麽上帝就是唯一的解釋。這種觀點被稱為「上帝之缺」論。然而,這種觀點存在風險,因為科學始終在進步。如果我們的信仰建立在科學知識的空白之上,那麽當科學填補這些空白時,我們的信仰依據也會隨之消失。然而,在聖經中,上帝並不僅僅是填補空白的存在。基督徒相信,無論是科學已經解釋的領域,還是那些尚未被揭示的領域,上帝都在自然世界中發揮著作用。
「上帝之缺」論主張利用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來證明上帝的行動甚至存在。它主張神聖的幹預來代替自然或科學的解釋,特別是在科學尚未能夠解釋的現象中。然而,使用「上帝之缺」來解釋上帝的行動或存在存在風險,因為它沒有預見到未來科學的發展。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上帝之缺」的解釋通常會被自然機制所取代。因此,當這種觀點被用作辯護工具時,科學研究可能會與對上帝的信仰產生不必要的沖突。最近的智慧設計(ID)運動就凸顯了這個問題。一些ID論點,如人眼的復雜性或細菌鞭毛,正迅速被新的科學發現所否定。
細菌鞭毛動力系統
艾薩克·牛頓和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的故事是「上帝之缺」論的經典例子。牛頓創立了描述重力的數學方程式,用以解釋和預測行星的運動,準確性非常高。然而,他發現行星之間的微小重力擾動可能會破壞太陽系的秩序。為了解釋這種穩定,他主張上帝不時地幹預,調整太陽系以維持秩序。他還認為,上帝解釋了行星都在同一方向和平面上執行的現象。然而,現在我們知道,這些假設都是錯誤的。行星的運動是穩定的,而太陽系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法國數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
在科學的歷史中,這樣的事件並不少見。事實上,它們是如此常見,以至於「空白之神」這個詞被創造出來,用來標記援引上帝來解釋科學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的過程。在牛頓之後的一個世紀,法國數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在拿破侖·波拿巴的政府中擔任官職,他強調了這種「空白之神」推理的危險。拉普拉斯是一個了不起的世紀的進步的受益者,他精煉和擴充套件了牛頓的運動定律,並擴大了對太空發生的事情的視野。因此,他能夠寫出一個廣泛的文本,解釋天體的力學,而不需要援引神的幹預。
在【上帝的語言】中,柯林斯提到了一些指向上帝的指標,其中一個是宇宙的微調。微調是指物理學的基本定律似乎是為了支持生命而精心平衡的。另一個指標是道德法則。柯林斯認為,道德是普世的法則,與其他自然定律不同,它經常被打破。這些指標超越了科學的範疇,成為解釋我們世界內容的元學。雖然科學能夠解釋一些現象,但它無法解釋自然定律的根本內容,也無法解釋人類行為中的道德現象。因此,對上帝的信仰可能仍然存在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