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江西省委機關刊回顧李政道贛州往事:烽火歲月中點燃對物理學的熱愛

2024-08-08科學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於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在美國舊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歲。
8月7日,江西省委機關刊【當代江西】官方微信公眾號刊發了【李政道的贛州情緣】一文,回顧了80多年前的抗日戰爭期間,李政道從上海一路逃難至贛州後的一段艱辛歲月。
文章寫道,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占英、法租界,上海完全淪陷。正在上海求學的李政道為躲避戰亂,決定逃離上海,經過長途跋涉到達江西,就讀於江西贛州聯合中學。
1942年初,李政道隨嘉興秀州中學師生一起,追趕一路南遷的浙江大學來到贛州。當時剛剛度過15歲生日的李政道就讀於贛州聯中,住在這所專為流浪學生設立的招待所裏。直至1943年7月初,李政道剛剛照完畢業照,來不及拿學校頒發的畢業證,就急匆匆地趕赴貴州報考浙江大學了。
當年不起眼的這個落難學生招待所,如今已修葺一新,布置成了「李政道博士在贛州展覽館」,門口的對聯還寫著「聯中俊才桃李秀章貢,瑞典諾獎政道譽全球」。
位於贛州丹桂井1號的「李政道博士在贛州」故居展覽館。本文圖均來自微信公眾號「當代江西」
文章指出,正是贛州這片土地,點燃了李政道對物理學的熱愛,讓他首次意識到自己在物理學領域所蘊含的潛能與天賦。贛州不僅是他成長的見證者,更是他物理啟蒙的搖籃,為他日後的科學探索之路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經過長途跋涉,貧病交加且身無分文的李政道被滯留在了贛州。他曾經在【去大後方】書中說,當時他得的瘧疾是惡性的。逃難路上沒有醫藥,瘧疾又反復發作,好不容易走到贛州,李政道實在走不動了,就停留下來,被政府設定的流浪難民和學生救助機構收留,慢慢治療之後才恢復體力。
初到贛州,李政道首先要想辦法維持生活。那時候日軍飛機一到下午三四點鐘就來轟炸。空襲警報一響,贛州城開茶館的人都要出城,經過貢水河上的浮橋到城東山裏的防空洞避難。
於是李政道就跟一家茶館老板說,敵機來了你去躲轟炸,我給你照看茶館,只要把客人吃剩的東西讓我吃就行。後來,李政道把茶館收拾得井井有條,隔壁的茶館知道後也讓他打理。窮困潦倒的李政道,依靠這種方法來維持生活。
1943年夏天,李政道的生活略微安定下來,瘧疾也逐漸痊愈。除去到城裏茶館幫忙,閑時他就在新贛南圖書館讀書。逃難過程中,李政道連生存都困難,只能依靠自學來理解掌握物理知識。
在贛州新贛南圖書館裏,李政道建立了對物理概念特有的洞察力,也慢慢了解自己在學習數理科學方面的特長。李政道在回憶中曾說,數學對他來說還是相對容易的,從前提假設出發,直到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很自然,但是物理學就不同了。此前李政道對物理學知識了解不多,他是在贛州學習的時候,偶然讀到一套廈門大學校長薩本棟教授所著的【普通物理學】大學教科書,才對物理學有了新的認識。
薩本棟教授著寫的【普通物理學】大學教科書上下冊。
李政道對在新贛南圖書館讀大學物理教科書的情景記憶尤深。他讀到牛頓力學三大定律時感到非常新奇,原來這個復雜宇宙天地間居然可以有普適的定律!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形下,他邊讀書邊用自己的思維方法去思考。他覺得第一定律(物體無外力之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和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很好理解,但是對於牛頓第二定律f=ma卻感到費解。
李政道說他經過反復思索,終於領悟到方程式式右邊的品質m可以由萬有重力定律來確定。這樣牛頓第二定律就好理解了。牛頓第二定律確定的是物理學稱之為「慣性品質」的品質,萬有重力所確定的是「重力品質」,兩者等價是愛因史坦相對論的核心概念之一。
少年時代的李政道,透過自學一套物理教科書,掌握了物理學的方法。
據李政道同學蔣南翔的文章記載,李政道當時想入江西臨時中學(後改名為江西贛州聯合中學),但是那裏的中學不收從外地轉來的學生。後來,經向當地教育部門爭取,李政道和一些因病暫時無法繼續西遷的逃難學生都在贛州聯合中學入了學。
1943年李政道在贛州聯中的畢業照。(第三排右起第五人為李政道)
從小就酷愛讀書的李政道,進入贛州聯合中學之後,如魚得水,他如饑似渴地學習文化知識,也就是在這裏他在數理方面的天賦,逐漸顯露出來。在贛州聯中讀書期間,有時候學校缺少教低年級數理課的老師。學校經過認真考察,覺得李政道的學習成績出眾,便聘他為兼職教師,那時候李政道才16歲。從此,他在聯合中學輪流扮演兩個角色:高中的學生和低年級的數學、物理老師。
1943年6月,李政道還沒有高中畢業,就盤算著考大學的事情。他想,如果等參加完中學的聯合考試取得畢業證書後再報考,肯定趕不上全國大學統一考試,於是他決心離開贛州奔赴貴州,以同等學力報考浙江大學。
李政道在贛州聯中的畢業證。
決心既下,從贛州奔赴貴州的「長征」就開始了。為了避開敵占區,李政道從江西經廣東進入廣西,再從廣西轉入貴州。一路上,或獨自行進,或與同學結伴;有時搭乘以燒木炭產生的煤氣做動力燃料的汽車,有時搭乘所謂「黃魚車」貨車,或運送兵源的大卡車,大半時間要靠雙腳徒步前進,16歲的李政道經歷了從未有過的艱險。
經過兩個月的艱苦跋涉,1943年8月底,李政道終於到達貴州貴陽。由於戰亂,他沒有正式的中學文憑,甚至連小學文憑也沒有。在那裏他破例以同等學力參加了全國大學統一考試,因成績優異被浙江大學錄取,成為浙江大學的一名大學生。
近兩年的贛州求學之旅,盡管條件艱難,卻給少年李政道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據李政道回憶,他對物理學的興趣,以及對自己在物理學上具有的能力之認識,就開始於贛州。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