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2006年,安徽農民花74萬造飛碟,把孩子治病錢都用了,最後怎樣了

2024-10-26科學

你聽說過「UFO」嗎?不是科幻小說電影裏說的那種外星人,而是咱中國農民自己造的UFO。

2006年安徽蕭縣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杜文達,楞是砸鍋賣鐵湊了74萬,還把娃兒治病的錢都搭了進去,就為了圓自己一個「飛碟夢」。

這麽多錢可不是個小數目,在當時都能買好幾套房了,你說他圖啥,咱們今天就一塊來看看,這杜文達到底是異想天開,還是真有「兩把刷子」。

天降央視,小村裏的大新聞

2006年10月初,安徽蕭縣的一個普通村莊裏突然發生了一件新鮮事兒,一群央視記者來到村裏,而這些記者竟然還是來采訪一個農民。

村民們奔走相告,紛紛湧向村口那戶農家大院。

那可是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平時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大人物,這會兒竟然活生生地出現在自家村裏了,誰能忍不住來湊個熱鬧?

不一會兒,大院門口就被圍得水泄不通。大夥兒你一言我一語,都在打聽著這幾記者的來意。

「好像是要采訪咱村裏的杜文達。」

「杜文達?就那個整天鼓搗些稀奇古怪玩意兒的杜文達?」

「可不就是他嘛。聽說這回央視來采訪他,是說他要造啥……UFO?」

原來央視記者這次來,還真是為了一個「大新聞」,他們要采訪的這位杜文達,可不是一般的農民,而是一位一心想要造出「UFO」的「民間發明家」。

據說為了實作這個「飛天夢」,杜文達不僅把家裏的積蓄都花光了,還四處借錢,甚至連孩子治病的錢都搭了進去。

杜文達剛開始幹這事的時候,村裏就有不少人覺得他是瘋子,一些村民覺得杜文達異想天開,純粹是癡人說夢,那UFO又是個啥玩意,能比給娃治病還重要?

也有人佩服他的勇氣,覺得他敢想敢做,說不定真能創造奇跡。

那麽這位杜文達究竟是何方神聖,他造的「UFO」到底能不能飛上天呢?

初嘗成功

杜文達的人生經歷在那個年代再普通不過。

1966年他出生在安徽蕭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初中都沒念完就為了生計開始四處奔波。

他開過貨車,也下過煤礦,後來又在一家工廠做起了機械工。

雖然幹的都是些辛苦活兒,但杜文達卻從沒抱怨過。

他這個人一直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勁兒,總想著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且他對機械有顆天生的好奇心,一有空就搗鼓些破玩意兒。

廠裏的機器,他幾乎都能拆開再裝回去。同事們都笑他:「你小子,不去當工程師可惜了。」

這話還真說中了杜文達的心思。他從小就有一個「工程師夢」,夢想著能造出各種神奇的東西。

而在他內心深處,還藏著一個更大膽,更瘋狂的夢想-造一架「UFO」,像科幻電影裏那樣,自由自在地在天上飛。

當然對於當時的他來說,這還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畢竟養家糊口才是最現實的問題。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1995年,這位夢想家也30歲了。

這年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段時間一直在礦場工作的他腦子裏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點子:如果能自動完成礦山筢片的擰織,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說幹就幹,杜文達把機械原理和多年實踐經驗相結合,設計出了一款前所未有的「礦山筢片自動擰織機」。

這機器看著不起眼,卻能自動分辨礦物,效率比人工高了好幾倍。杜文達敏銳地察覺到,這可是個「金點子」。

他立刻申請了專利,並把專利技術賣給了一家公司,一下子就拿到了18萬元的專利費。

要知道在20世紀90年代,萬元戶都還很稀罕,這18萬簡直就是一筆巨款,拿到這筆錢,杜文達做的第一件事,本來應該是改善家裏的生活條件,讓父母和妻兒過上好日子。

但對他來說,這筆錢還有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圓他的那個深埋心底多年的飛碟夢。

意外之財的到來徹底點燃了杜文達心裏的「小宇宙」,他興奮地想:「我一定要造出一架UFO,讓所有人都看看,即使是農民也能造出高科技。」

傾家蕩產造飛碟

「飛碟夢」的火種一旦被點燃,就再也無法熄滅。

為了全身心投入研究,杜文達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舉家搬遷。

他在離家不遠的郊外租下了一塊20多畝的荒地作為自己夢想開始的地方。

這片土地租金不菲,一年就要一萬多,對一家人來說是不小的負擔。

但他卻說:「錢沒了可以再賺,但夢想錯過了,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於是他賣掉了城裏的房子,帶著妻子,孩子,搬進了基地裏幾間簡陋的平房。

基地四周都是農田,環境倒是清靜,只是生活條件比城裏差遠了。

沒有自來水,就打井取水,沒有暖氣,就燒煤爐取暖,孩子們上學路遠了,妻子就每天騎著自由車接送……為了節省開支,杜文達還自己在基地裏種上了蔬菜,養起了雞鴨。用他的話說,這叫「自給自足」。

看著丈夫日漸消瘦的臉龐,妻子心裏不是滋味。

「孩子上學要錢,家裏開銷也要錢,你就這麽把錢都投進去了,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啊。」

妻子不止一次地勸他,但他總是笑著說:「放心吧,我一定會成功的。等我造出了‘飛碟’,咱們就不用再過苦日子了。」

在杜文達的心裏,「飛碟」不僅是他的夢想,更是他改變命運的希望。

為了籌集更多的研究經費,他開始瘋狂地四處奔走,跑到縣城,市裏,甚至跑到北京去參加各種科技展覽,推銷自己的「飛碟」理念,希望能夠拉到投資。

他還拿著自己繪制的設計圖紙一家公司一家公司地去拜訪,希望能獲得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在杜文達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還真拉到了不少投資,他甚至還組建了自己的團隊,但是這一次,現實卻沒有再青睞杜文達這個「夢想家」。

希望的破滅

日子在杜文達和團隊的忙碌中一天天過去,基地裏的那間簡易廠房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電焊的火花四濺,機器的轟鳴聲不斷,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每個人都希望真能孕育出屬於自己的奇跡。

2004年杜文達和團隊終於迎來了突破-他們制造的第一架「飛碟」模型成功試飛了。

這架「飛碟」模型直徑5公尺多,高兩米多,遠遠看去,還真有幾分「UFO」的神秘感。

訊息傳開,整個村子都轟動了,人們紛紛跑到杜文達的基地,想要一睹「飛碟」的風采。

當看到「飛碟」模型真的緩緩升空,並在空中盤旋,轉向,甚至還能做出一些簡單的飛行動作時,人群中爆發出陣陣驚嘆和歡呼。

「飛起來了。真的飛起來了。」

「了不起啊,老杜,你真行。」

聽到鄉親們的誇贊,杜文達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他知道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為了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飛碟」,也為了給自己尋找更多的機會,杜文達決定帶著「飛碟」模型參加2004年的珠海航展。

珠海航展可是國際性的航空盛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航空航天企業和頂尖技術。能夠登上這個舞台,對杜文達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航展上杜文達的「飛碟」模型雖然只是眾多展品中毫不起眼的一個,但它獨特的造型和靈活的飛行姿態,還是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目光,甚至有幾家企業主動表示,對杜文達的「飛碟」計畫很感興趣,願意和他洽談合作事宜。

那一刻杜文達仿佛看到了夢想即將實作,他激動地握著合作商遞來的名片,覺得多年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可是就在他滿懷希望地準備大幹一場時,現實卻給了他沈重的一擊。

一些航空航天領域的專家在看過杜文達的「飛碟」模型後提出了質疑。

他們認為杜文達的設計理念雖然新穎,但缺乏足夠的科學依據,以他目前的技術和資金實力,根本不可能造出真正能夠安全載人飛行的「飛碟」。

專家們的質疑無疑給那些原本有意投資的企業潑了一盆冷水。

他們擔心計畫風險太大,紛紛撤回了投資,之前承諾的合作也成了一句空話。

失去資金支持的杜文達陷入了困境,只得四處奔走,想要尋求政府部門的幫助,希望能註冊一家科技公司,就是為了更好地進行「飛碟」計畫的研究和推廣,但是因為缺乏相關資質和證明,他的申請一次次被拒絕。

屋漏偏逢連夜雨,由於長期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飛碟」研究,杜文達的家底早已被掏空。

前前後後花了74萬的他不僅欠下了巨額債務,連維持研究所正常運轉的資金都沒有了,甚至把給孩子治病的錢都搭了進去。

2010年走投無路的杜文達,最終還是無奈地選擇了放棄。

他解散了「環宇飛碟科技」研究所,遣散了所有員工,為了償還債務,杜文達不得不放下曾經的「飛天夢」,重新回到建築工地,做回了一名普通的建築工人。

沈重的債務壓力,讓杜文達早已沒有了當初的意氣風發,但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還會想起那個曾經讓他魂牽夢繞的「飛碟夢」。

事情發展到這裏,大家對他也是看法不一,大有人說老杜太傻,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整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

但也有人說老杜是條漢子,敢想敢拼,就算失敗了,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其實夢想本來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雖然他的「飛碟」最終沒有飛上天,但他這種敢於挑戰,不輕言放棄的精神,還是挺讓人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