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鴆鳥」,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鳥?

2024-08-25科學

導語

中國古代有一種著名的毒酒,那就是鴆酒,而鴆酒則是透過一種叫做鴆鳥的鳥類浸泡其毛羽所制成的。

而古代記載都有說明,鴆酒就算是神仙喝了也會非常痛苦,實作了這個古代「喝酒不開車」的良好願望。

鴆鳥被說成是一種混血的鳥類,羽毛質地非常的粗糲,然而沒有嘴巴也沒有腳爪,只能夠在樹上掛著生活。

那麽這麽恐怖的生物肯定存在於歷史記載中吧,其實並不是這樣。

長有混血特征的鴆鳥其實並沒有被發現,那麽鴆鳥又是否存在?

鴆鳥是什麽?

先說一下鴆酒怎麽來?

主要是將鴆鳥的羽毛放入到酒中浸泡,這樣便能夠達到毒酒的效果了。

那麽這個鴆鳥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鳥呢?

從字面來看,有可能「鴆鳥」就是「詛咒之鳥」的意思。

而絕對不會是字面意思的「沒有嘴巴」和「沒有爪子」。

古人能寫出「沒有嘴巴和爪子的鳥」這樣的描述,可能也更像是一種神秘的鳥。

甚至在前兩千年前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對這種鳥的詳細記載,我們熟知的【左傳】中就有相關的記載。

在春秋時期,僅僅21歲的大國國君楚景王去世,年僅兩歲的小國君楚成王登基,於是周哀王就派田開疆前去慰問楚國的百姓。

田開疆也為楚國百姓獻上了一道美味的羹菜,而這道羹菜被稱作「雀奴」,表面上來看這道羹菜非常好吃,但是最終食用的人都感到腹痛甚至死亡。

但沒有認為有毒的是田開疆,因為這道菜名中有「雀」字,而田開疆便以此解釋說這道菜其實是用「鴆鳥」的肉做的。

在這裏,我們可以知道鴆鳥肉非常鮮嫩,但是若不將肉中的毛絨處理幹凈的話,其毒性極強,因此食用的人才會中毒。

據說當時吃下這道菜的人有一百多人,最後全部死亡。

而這一事件也被後人稱作「田氏犬戎之禍」。

這也表現出一定反對楚國成王立場,所以田開疆才將這道菜當做禮物獻給楚國,以此達到陰謀除掉成王的目的。

除了【左傳】,漢朝司馬遷所著【史記】中也有關於「鴆鳥」的記載:「天水郡有一種名叫做‘莫須’或者‘陸孫’。

它們的形狀就像一種叫做‘鴆’的東西,這種東西甚至能夠馴養成寵物,它命令它吃人,它便能夠做到。」

「莫須」實際上應該是甲蟲類,而「陸孫」則應該是一種糠蟬。

正是說明了當地有一種叫做「陸孫」,而且形狀和雞蛋差不多大小,呈現出紫黑色,嘴巴尖細且十分堅硬,可以用來刺破其他昆蟲的外殼,從而吞食這些昆蟲,所以「陸孫」其實是一種捕獲其他生物的蟲獵鳥類。

到了公元8年10月18日,漢平帝去世,漢成帝之孫劉驄登基才六歲,王莽自封攝位,開始掌握大權。

十多天之後,【周易】中的「象卦」便按期印出來,而王莽令年老的左將軍王襲進行解卦,而王襲則認為這卦是預示皇帝要納妃,結論還引來了王莽的不高興。

因為王莽自己有兒子,如今自己的女兒又嫁給了漢宗室,如今自然不想再把女兒嫁給劉驄。

後來劉驄常常感覺到身體不適,王莽便以此為借口給劉驄餵鴆酒。

第二年8月份一天早晨,劉驄喝過鴆酒之後指著宮人劉武和李根兄弟說:「你們兩個是我的噩夢殺手。」

然後就病重,不久之後便去世了,年僅七歲。

後來王莽借著劉驄和這兩個宮人的關系,將李根和劉武兩人連根拔起,還連帶著他們兄弟家中的親戚一齊鏟除掉。

這就是【紅色】的由來,而這個鴆酒其實就是透過鴆鳥羽毛浸泡而成。

那麽鴆鳥又是一種什麽樣的動物呢?

現實中有沒有這種鳥?

無獨有偶,在中國還有一種白頭翁,也是一種草本植物。

吃下去後可以毒死牲口,但是用這種草本植物所制成的酒卻可以解掉平時其毒性,可以清熱化濕。

但是廣泛流傳這種白頭翁非常厲害,可以作毒藥或者用作救命稻草,所以形成了多重含義的白頭翁,在不同地區其代表意義不同。

而陸孫、莫須、以及鴆鳥實際上都是一種昆蟲,而且名字不同也是因為地方不同,語言表達習慣不同造成的差異。

尤其是陸孫和莫須實際上有可能指代同一種物種,只是語言習慣不同,這種情況在中國很常見。

除了陸孫、莫須可能指代同一種生物之外,還有一種現象叫做諧音轉化,比如最早古人只有一個字,沒有分四聲,當時讀音就很簡單,其後文字演變,又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各個地區語言表達習慣不同,就分出了幾種聲調或音韻,在經過時代演變,這些字既能夠不變,又能表達出讀音變化,就會產生這種同音字。

來自於昆蟲,而且現在中國地面上還有一些與其非常像,古時候也有人稱比利時金雕為「天鵝」,所以這些傳說中的動物往往不具備真實性。

【史記·貨殖列傳】中的「翎毛」,其實應該指的是貓頭鷹翅膀上的翎毛,實際上貓頭鷹身上是沒有翅膀的,古人把它展翅飛起來之後看來像鷹那樣,所以才認為本身沒有翅膀。

還有【山海經】中的霸下,這裏指的是麅,但因為古人的理解水平有限,所以才認為他是一個四不像怪物。

從以上事例看,「鴆鳥」實屬古人編造出來的一種虛構動物,這和現實世界中並無關聯。

現實中存在毒鳥嗎?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毒鳥存在,就是我們今天要講到的冠林鵙鹟,它存在於世界上最南端。

膽子很大的人,可以從紐西蘭去到菲姬群島,但凱利群島一般很少有人去,因為那裏有一種飄散毒霧。

因為島上盛產一種叫做冠林鵙鹟的怪異鳥類,它們全身上下都很有毒,不要以為只是腳爪不要碰,它連羽毛都要小心碰觸,它關邊緣非常危險讓人觸碰後感到痛苦或者威脅生命。

如觸碰後肌肉麻痹,有哮喘,而且住宿之後還會失去知覺,還會惡心嘔吐、腹瀉等,同時死亡率非常高,找到屍體的時候,就如被毒霧侵害一樣,都被腐蝕掉層皮,所以傳說形成居住在凱利群島極少。

這種冠林鵙鹟到底有毒嗎?沒有人敢確定,因為即使碰觸也避不開其死亡命運,所以至今沒有人勇敢做這個嘗試。

因為有人認為這些所謂屍體只不過是被雷劈或者別的原因造成的,所以也不能確定其是否真的有毒。

直到2006年,為了保護這一鳥類,紐西蘭政府開始保護這一地區,但依舊有人乘船進去冒險。

一位大姐大膽一試,結果發現,她碰到了一只全身都是毒的冠林鵙鹟,但她沒敢直接碰,於是用樹枝將其翅膀撥開,並且拿一根小樹枝戳了戳它,用小刀劃開它的皮膚,卻發現並沒有如傳聞那樣毒霧散發出來,只是吸引了很多蒼蠅飛過來,它們在屍體上叮蟄。

後來很多關於這一怪異生物的說法都是一次次現場實驗得來的結論,沒有冰塊壓住它們,它們會待在樹洞裏面,不會屍橫遍野。

於是這些研究人員認為這只是適應環境演化出來的一種機制,只要輕輕碰觸不會真有事,但與此同時,也發現它們還帶有一種防禦性寄生蟲,會讓碰觸者全身起很癢、疼痛,甚至出現病癥,總之會很痛苦,可完全沒事死不了人。

於是為了不破壞生態平衡,人們才會對其防範三分,這就是冠林鵙鹟這個謠言傳播一千年,直到今才真相大白的一次探險活動。

結語

冠林鵙鹟作為一種有毒動物,其實大家都是出於求知欲好奇心想要揭開謎底,但本質上並不會妨礙到我們的人身安全。

即使如此,其實冠林鵙鹟還留存著很多未解之謎,比如我們好奇它們帶有毒霧並不影響其生存等,它們究竟有什麽機制讓自己並沒有受到極大的影響,還比如它們如何尿尿,哪怕排泄還是深不可測,它們又會選擇怎樣處理這些廢物,還有就是它們出現病癥究竟是因為什麽病引起的等等諸多謎題,都還有待科學家們探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