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徐冰:我的創造力有限,需要大家一起推動太空藝術

2024-02-06科學

聊起太空的一切,徐冰興致勃勃,似乎可以一直聊下去,甚至語速都比平日略快。他標誌性圓眼鏡後面的眼睛,半年多來一直忙著藝術衛星計畫、拖延著還沒去做白內障手術的眼睛,炯炯有神。好奇,專註,天真。

2024年2月3日,藝術家徐冰主導的中國首顆藝術衛星「SCA-1號」搭載捷龍三號遙三火箭,於廣東陽江附近海域成功發射、順利入軌且首軌遙測正常。這一天離徐冰機緣巧合與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合作發射「徐冰天書號」藝術火箭失利,過去了整整三年零兩天;五天之後,這位國際知名當代藝術家將度過自己的69歲生日,步入「七十而從心所欲」的年紀。

徐冰準備登船前往火箭發射海域觀禮

藝術介入並不影響衛星原本的任務荷載

此次發射「一箭九星」之一的「SCA-1號」,名稱中的SCA是Star Chain of Arts Project的縮寫,也即徐冰「藝術星鏈計劃」的第一顆衛星。雖然命名為藝術衛星,但其實只有螢幕、網路攝影機等裝置專供藝術家使用,這顆衛星的任務載荷是要完成全球首次5G天地一體化演進體制的星上訊號處理技術驗證,驗證成功之後便不需要持續執行。藝術的介入並不會對它原本的任務載荷造成影響或改變,藝術家只是利用衛星冗余開展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實驗性創作,盡可能不浪費在軌衛星資源,物盡其用。這也預示著太空藝術在民營商業航天高速發展的今天,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在徐冰看來,「藝術星鏈計劃」致力於開啟新的太空藝術時期,透過先後陸續向外太空發射衛星星座,也即由一組人造衛星共同運作而形成的系統,建立連貫的、彼此疊加的太空藝術計畫平台,在這個過程中合理利用衛星功能,嘗試並檢驗地外、星上策展的可能性。

徐冰在觀禮活動背景板畫上藝術衛星同款「標準人」

由於航天領域高投入、資源集中的特殊性,秉持參與和分享的理念,徐冰將這顆發射至LEO近地軌域、設計壽命為三年的藝術衛星,視為【徐冰藝術衛星創作駐留計畫】的組成部份,公開征集藝術家和公眾具有宇宙視野與太空思考力的太空藝術計畫提案,為入選藝術家提供卡門線以外的、平等的地外平台和相應創作條件。同時徐冰工作室也邀請了多位中外藝術家參與。目前這項地外藝術創作駐留計畫第一期的藝術家,有以【一把和三把椅子】蜚聲世界的國際觀念藝術先驅約瑟夫·科蘇斯,創作【綠熒光蛋白兔】、以生物藝術和遙現藝術聞名全球、2017年在國際太空站合作完成【穹頂下的內部望遠鏡】的愛德華多·卡茨,承襲並拓展杜尚將現成品轉化為藝術品實踐探索的80歲高齡以色列裔美籍藝術家海姆·史坦巴克等前輩;更多的則是青年藝術家。如以【誰的烏托邦】、【人民城寨】等廣為人知、活躍於國際藝術界的中國藝術家曹斐(她也是五條人樂隊2023年廣州「大時代歌廳」萬人演唱會的藝術導演和2024龍年特別專場上海站的視覺設計),關註地緣政治、連續多年參與韓朝邊界「非武裝地帶」藝術計畫的南韓藝術家樸美麗等。還有一位自主送出方案的八年級初中生曹正。

徐冰在觀禮船上用手機拍攝遠處海域火箭發射平台

面向未來的藝術很昂貴,這一次徐冰替你買單

以【路牌-葛宇路】【情書】【吹往北京的風】【對視】等為人熟知的青年藝術家葛宇路也在其中。他認為雖然我們肉身還生活在地球文明這個系統裏面,但能夠把一部份的意識延伸到太空視角,反觀地球文明,對於創作者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可多得的機會——太空藝術更像是讓地球照鏡子,一些熟悉的東西變陌生,這也是在太空去看地球的一個新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借此重新去反思在地球時代的一些工作、一些價值,一些固化的認知可能會松動,我們因此可能會變得更加能夠面向未來。然而這一面向未來的探索是極為昂貴的。摩根士丹利曾估算星鏈衛星制造成本每顆約100萬美元,馬斯克則透露在復用一節火箭和整流罩的樂觀狀態下單顆衛星成本可降至50萬美元;據媒體報道目前中國近地通訊衛星的平均造價約3000萬元人民幣。當然還有衛星執行維護和數據傳輸成本,以及搭載衛星並推播入軌的火箭造價和發射成本,且需要承擔火箭發射失敗的風險。藝術家若要進入航天領域,不管以任何形式展開藝術創作,都有極高的資金門檻。

2021年2月1日徐冰天書號火箭發射失利現場

以徐冰2021年開始創作的【衛星上的湖泊】為例。這是在外太空拍攝的首部定格動畫作品。藝術家將影像上傳至衛星螢幕中,由衛星內建的太空自拍桿拍攝螢幕上的影像與地球背景同框的靜幀——影像中的「標準人」背著包袱在太空中奔跑,文字從包袱中灑落。衛星每天環繞地球16圈,當其處於不同地理位置的上方時,動畫中掉落的語言種類也會隨之改變。這個作品提示對人類文明、語言、時間等左右地球人生存的沈重概念,在外太空零重力狀態下回看藍色地球,並提醒人類珍惜我們目前所知唯一的家園——一顆藍色的小點。通常從衛星回傳一幅靜幀畫面的價格高達數萬元人民幣,這一作品使用的是已過服役期在軌衛星的冗余,相當於一個已經廢棄的衛星,影像回傳價格要便宜得多,即便如此對於目前完成的3分07秒定格動畫來說仍是一筆巨大開支。入選藝術家在徐冰藝術衛星創作駐留計畫期間,徐冰工作室和計畫合作方北京萬戶創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不僅需要聯合航天科學家及工程師提供技術支持,協助藝術家利用藝術衛星實作創作構想,還會根據藝術家和作品創作所需要的條件,免費提供衛星資源。這顆藝術衛星同樣有一個帶播放器的大螢幕,不同之處在於網路攝影機進階為每48小時可以開機一次,有3分鐘有效時間拍攝外太空連續活動影像。目前的計劃是駐留計畫為每位藝術家提供3分鐘影像回傳,作品版權歸藝術家本人所有,徐冰工作室僅保留一份資料和展覽版本,以及一份可進入藝術市場的售賣版本,前提是藝術家願意售賣並與駐留計畫以雙方認可的合理分成比例簽訂合約,銷售獲益僅用於補償此藝術衛星計畫的部份投入。

徐冰【衛星上的湖泊】在「動為行:中國媒體藝術35年」特展

我們在地球長大,觀念改變很難

當然更大的挑戰是觀念上的。徐冰認為藝術界總體上對當下的航天科技和太空領域是比較陌生的,「一個是技術上陌生,再一個是對藝術觀念上的這種推進力,是一個挑戰和難題。」徐冰工作室在衛星發射前一周,為部份入選藝術家組織了一次小型會議,由航天工程師進行衛星技術參數講解和答疑。類似活動還會持續進行。然而,「要怎麽樣把這顆藝術衛星用好,絕大部份藝術家就是我把圖案弄上去,然後再拍回來,但怎麽說呢,其實你需要盡可能使用這顆衛星,不用這顆衛星你的創造和想法就無法實作。只有這樣才有新思維的推進。」徐冰坦言「我體會到我的創造力有限,需要大家一起推動太空藝術。因為咱們是在地球上長大的,觀念很難改變。藝術衛星開放給大家,其實對所有的藝術家都有這個問題,怎樣處理這個特殊的空間和特殊的材料,我們在過去沒有面對過。衛星那塊螢幕有一個外太空星辰大海的背景,如果你在地面做一個東西,傳遞出地球的特殊性,再上傳到那塊螢幕上播放,感受當然跟直接放在美術館裏是不一樣,但這在今天也太簡單化了。」

劉昕大概是目前駐留計畫中進行過較多太空相關創作的藝術家。這位工程師出身的藝術家帶領研發的空間站塑膠降解計畫MicroPET入選【時代周刊】2023年度「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最佳發明」。目前她的作品【脫離:一顆牙齒的太空遨遊記】正在PSA第十四屆上海雙年展「宇宙電影」展出。作品由一部基於真實任務的VR渲染作品和雙頻視訊,經由藝術家的拔牙經歷探索雙重意識。在有關太空眾多的男性化、集體主義、英雄主義宏大敘事中,劉昕的【脫離】非常女性化、個人化、私密隱痛又輕盈和天馬行空,是難得的面向。劉昕認為徐冰工作室將地外駐留藝術創作這樣一種難得的生命體驗分享給不同的創作者,是一個全新的機會和全新的創作可能性;這也是給藝術創作在更大尺度上去考慮時間空間以及人類存在意義的平台。

上雙參觀者排隊體驗劉昕【脫離】的牙齒太空旅程

太空藝術不是平等資源

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主任張文超認為,人類把自身對太空的想象藝術化,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這是漫長的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科技進步使得太空變成了一個真正可觸及的維度,但藝術探索非常有限,因為這不是普通藝術家可以做的事兒。張文超的入選提案叫【90分鐘的宇宙觀】。這件基於數據集和演算法生成互動影像的創作,將藝術衛星繞地球執行的航跡座標和航跡對應的星下點軌跡也即地面座標對應,收集組譯衛星過境路徑所對應地點的文明遺產和與太空想象有關的文學、地理、天文、歷史、神話等相關資訊和影像,融合藝術家的處理、動畫和AI影像生成,混合剪輯成一部可以正序或倒敘隨機播放的數據電影,衛星飛行軌跡是驅動作品的播放器與時間線。這部最新作品計劃於今年3月在北京展出,屆時參觀者可以現場觀看「影片-座標-衛星」同步影像。

張文超表示目前衛星冗余能用作藝術創作的功能相對比較簡單,藝術家不能被那種將一個內容上傳播放、再拍攝外太空內容回傳的傳統思路限制。他的思路,或者說他使用的材料是衛星的航跡,「這是一套座標數據,就跟我們研究的地理位置數據一樣。航天器每轉一圈是90分鐘,由於地球轉動的曲線,只要一個航天器在外太空執行足夠久,理論上它的航跡可以劃過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那麽,既然航天器都有航跡,為什麽一定要用這顆藝術衛星?「換一個衛星或者用天宮空間站當然也可以。具體用哪個航天器不是這個作品的核心,我最獨特的材料是航跡驅動的數據集。但誰能給我做呢?正好徐老師的藝術衛星是實施我這個設想的良機,還能配合我線下的展覽。太空資源和運用太空科技進行相應的藝術創作不是平等資源,而是一種特權。徐老師把他獲得的太空資源開放給年輕藝術家,很了不起,很感動。」

新技術不是工具,能變成藝術語言才是創新

那麽,有了這顆藝術衛星,當代藝術究竟能如何創新?張文超認為徐冰這些年在太空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領域的多方嘗試,是希望新的技術能真正進入他的藝術語言:「把一個藝術品帶上太空,是太空藝術第二階段的思路,太空和航天技術並不以藝術語言本身存在。徐老師希望我們大家一起能把太空藝術推到第三個階段,讓這些東西變成實實在在的藝術語言,再進入到長久不變的藝術家的創作系統裏。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麽做,就我個人認為如果只是使用那顆衛星就會比較傻,沒有從語言層面思考它的意義。我用航天器軌跡,能夠連帶著放射線出整個的文明史中人類對太空的思考,這個創作的藝術語言其實是數據集,衛星轉化成了在語言層面真正有效的維度,對我的作品有提升的一個維度,這是最大的意義,反而在衛星上播放影像並不那麽重要。」張文超還提及幾天前駐留計畫那次衛星技術工程師答疑的小型會議,覺得大家應該跳出一個誤區,不要過於較勁怎麽使用這顆衛星,怎麽編程,怎麽拍攝,這仍是比較傳統的思維,將新的技術局限於為傳統藝術語言創作服務的工具。其實更需要思考自己整體藝術體系有哪些邊界,能夠借助這顆衛星和相關的技術有所突破。

研究者、策展人於渺則提供了另一個維度的回應。於渺長期關註生態政治、資源邊疆、東北亞地緣政治和生態詩學,她例舉社會人類學家和紀實攝影師、倫敦大學學院UCL地外社會民族誌-國際太空站ETHNO-ISS博士候選人馬卡爾·德列申(Makar Tereshin)的創作和研究,提出對太空藝術是否過於強調越過卡門線、往外太空飛升的反思。馬卡爾·德列申耗費數年在俄羅斯艾爾漢格爾斯克地區進行田野工作。這裏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一節火箭落塵區,被稱作太空金屬碎片獵人的當地村民,從1980年代末就開始撿拾火箭殘片售賣或者回收利用,比如用於建造小船、做爐子或者做墳墓周圍的柵欄。數十年不斷掉落的火箭碎片清楚地告訴人們,地球是太空基礎設施的外圍,直接作用於受太空探索行程影響的人們的生活。

因此,就像UCL跨星際生態學讀書小組的批判性視角,進步導向的當代太空工業,包括但不限於人類向近地軌域持續占領、地外技術基礎設施日益增多、民營商業太空企業野心勃勃的願景,當代藝術該如何在擁抱太空科技激發新的想象力的同時,在傳統分析框架之外,回應對太空永續性的籲求呼聲,搭建新的藝術闡釋框架。

【徐冰天書號】搭載的天書魔術方塊,火箭發射失利後無跡可尋

沒有歷史文化縱深感的太空藝術是乏力的

於渺還強調了自冷戰以來,如阿波羅登月等各類重大事件催生了數量眾多、影響廣泛的太空文學藝術和影視創作,成為歐美社會文化重要的集體記憶,加之不同的宗教與民間文化傳統,這些都成為滋養當代藝術的豐厚土壤。就像上雙「宇宙電影」正在展出的薩爾達·伊斯梅洛娃(Saodat Ismailova)【兩個地平線】,以中亞文化身份和鄉土歷史為背景,將古代突厥口述史【科爾庫特之書】中的預言與廢棄航天發射設施的歷史結合,指向記憶、精神、永生和消亡——史詩中的英雄科爾庫特長眠於哈薩克南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附近,當地人則深信不疑人類終將戰勝地心重力獲得永生。

張文超也談到2023年5月離世的莫斯科觀念主義運動發起人、俄籍藝術家伊利亞·卡巴科夫和妻子艾蜜莉亞·卡巴科夫(Ilya & Emilia Kabakov)長期的合作創作。他們關於太空與日常相互滲透的創作理念,無不打著深深的俄羅斯文化傳統、前蘇聯生活經驗、太空爭霸集體記憶等墨點。且不說用彈射裝置從公寓裏將自己擊穿天花板彈射至外太空的【從公寓飛出太空的男人】,以藝術家在莫斯科居住過的公寓為原型,那種強烈壓抑爆發的力量感;近期在上雙展出的【宇宙能量中心】是烏托邦式居住地【奇異之城】的一部份,以建立在古老宇宙遺址上的能量中心與宇宙的交流、與孕育人類所有的理性及創造力的行星層「人類圈」的聯系,激發有關靈性、科學、宇宙能量關系的思考。

在今天,太空科技領域被遮蔽的性別勞動,類似瑪戈特·李·謝特利(Margot Lee Shetterly)的代表作【隱藏人物: 美國夢和幫助贏得太空競賽的黑人女性不為人知的故事】,中村麗莎(Lisa Nakamura)關於阿波羅制導電腦至關重要的飛兆芯片生產當中土著婦女作用的研究【土著電路: 納瓦霍婦女與早期電子制造的種族化】等,也極有必要進入太空藝術的理論視野。

興趣是藝術創作最大的動力

當然,藝術家的觀念總是隨時代、隨時間而變,徐冰也不例外。從這部三年前非虛構影像機構Figure制作、此前從未刊發的短片【徐冰天書號:尋箭記】,大致可以回溯徐冰最初對太空藝術關註和思考的起點,也能管窺這三年來他走了多遠。

15:24

影片 【徐冰天書號:尋箭記】(15:24)

「你知道嗎,我最近跟工作室同事王鐘垚梳理了太空藝術的歷史和有關太空藝術的案例文章,她很聰明,跟年輕人一起工作真的有收獲,也有意思。目前這個梳理還很淺,我們後面還會分析一些重要案例,爭取做深一點。」

「你知道嗎,那個八年級學生的提案,真特棒,我還以為是哪個美院的,沒想到是初中生,也就14歲吧。未來在他們身上。」

「你知道嗎,衛星的表面材料看起來是粗糙的,根本不是科幻故事裏那種特光滑、特流線、特美的。工程師只關註材料要能經得起外太空的特殊環境,極寒極熱,光線啥的,好不好看,不重要。但合理的功能性,就會有另一種好看。」

「你知道嗎,所有退休的衛星,大部份都要被推到‘衛星墳場’,這是太空環保的要求。」

「你知道嗎,【衛星上的湖泊】,其實就這個定格動畫傳上去再拍照傳回來,說起來也沒什麽特別。但有意思的是有一天我們發現這顆衛星離地球越來越遠了,開始要脫軌了;結果過一段時間,它又回來了,離地球的距離又跟之前一樣了。我們準備了六幅靜幀畫面,講的就是衛星老去、脫軌在外太空越飄越遠的事兒,但還沒來得及上傳,它就失聯了,徹底消失了,再也沒回來。這就好比衛星也好人工智慧也好,這些技術它好像有自己的生命,不受我們人控制。」

「你知道嗎,我們這次在藝術衛星表面塗裝了很多外太空沒有的東西,其實是地球上有的,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外太空到底有沒有這些東西。衛星底部是深海動物植物,四周是地面上的花花草草,植物動物。當然有人,【地書】的標準人,外加了一個猿人。頂部都是天上飛的鳥啊什麽的。這個顏料是航天專用,非常特殊,也很貴。但你想想,如果,萬一真有外星人,他們就能看到咱們衛星畫的這些,多有意思。」

(本文作者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