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位

支持原生手勢操作,蘋果妙控板平替?多功能手勢觸控板評測

2024-05-07數位

蘋果的觸控板和妙控板從釋出至今可以說一直都是行業標桿,極低的延遲和優秀的按壓、反饋讓使用者即便在沒有滑鼠的情況下也能優雅高效地辦公,雖然不少其他PC廠商同樣開始在觸控板上下功夫,但是受限於Windows系統,觸控板體驗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充電頭網近期買到了一款同時支持Windows和macOS的多功能手勢觸控板,且支持原生手勢操作,擁有藍芽、連結器和有線三種連線方式,是否可以作為妙控板的平替,具體的連線和使用體驗如何呢?不妨接著往下看。

包裝盒純白簡約,中心部份為手勢觸控板三維外觀圖,上方分別為產品名稱及其英文「多功能手勢觸控板」。

包裝盒背面同樣非常簡約, 同樣是中英雙語印刷產品功能以及支持的系統版本。

開啟包裝,內部擁有手勢觸控板主體、A to C數據線、2.4G連結器、USB轉Type-C轉換器、說明書等。

多功能手勢觸控板正面為一整塊玻璃,觸感溫潤。

底面四邊角分別各有一個矽膠防滑墊。

多功能手勢觸控板背面依非常簡約,標簽貼紙上印有產品名稱、輸入功率及所謂的「認證資訊」等參數。

多功能手勢觸控板側面中間帶有一個Type-C介面,左側帶有一個藍芽和WiFi圖示,將按鍵撥到不同位置切換藍芽、有線以及2.4G連線;旁邊還帶有一個指示燈以及多功能按鍵。

從側面觀看,多功能手勢觸控板整體由寬變窄,更加符合人手使用習慣。

附贈的A-C連線線材,采用橡膠圈收納。

線材整體長度約為182mm,1.8m線長基本可以滿足有線連線以及充電等場景。

圖示為配套的USB轉Type-C轉換器,可配合附贈的A-C線材與MacBook等僅有USB-C介面的裝置相連線。

圖示為配套的2.4G連結器,可以直接插在筆記本或者PC上使用;或者搭配USB轉Type-C轉換器連線到MacBook等裝置。

多功能手勢觸控板長度約為161.22mm。

多功能手勢觸控板寬度約為116.49mm。

多功能手勢觸控板厚度約為10.30mm。

多功能手勢觸控板本體重量約為165.5g。

搭配原裝A-C線材給多功能手勢觸控板充電,使用POWER-Z KM003C 測試儀讀取功率為4.97V 0.33A 1.65W。

多功能手勢觸控板支持藍芽、有線以及2.4G三種模式連線,使用前可以先閱讀說明書學習相關的連線步驟;下面分別在macOS(MacBook Air)或者Windows系統(機械革命14 Pro)下分別測試其連線方式。

將配套的USB轉Type-C轉換器和A-C數據線相連線,再分別連線到多功能手勢觸控板和筆記本上,再撥動多功能手勢觸控板側面的按鍵至中間位置既可完成連線。

macOS系統下也是同樣的連線方式,這裏就不再贅述。

將多功能手勢觸控板側面的開關撥到左側藍芽圖示處,之後長按邊上的白色多功能按鍵到指示燈閃爍藍色既可進入藍芽連線狀態。

在電腦的藍芽設定中找到「Touch Trackpa」,點選連線即可。

連線完成後,macOS系統下還可以單獨在設定、觸控板中,對跟蹤速度等選項進行進一步的設定。

將配套的2.4G連結器插入膝上型電腦的USB-A埠,無需額外安裝驅動。

另外撥動多功能手勢觸控板側面的按鍵至右側位置即可與膝上型電腦完成連線。

對於這款多功能手勢觸控板,雖然它在外觀等諸多方面都盡力模仿蘋果妙控板的,甚至還支持Windows系統,但是它的實際使用體驗還是有不少值得探討的。

首先是手勢操作,從配套的說明書上,使用者可同時了解到目前macOS以及Windows的各種手勢操作。

實際體驗中,macOS系統下這款多功能手勢觸控板幾乎支持的Mac上所有的原生手勢操作,包含雙指縮放、三指選中/拖拽(需單獨設定)以及其他四指、五指操作,手勢支持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在Windows系統下,這款多功能手勢觸控板也同樣支持大部份原生手勢操作,包含雙指捲動、雙指拖拽、三指多工、切換套用等手勢操作。

這款手機觸控板在每次點選或者使用不同手勢組合時都會觸發震動,但是其震動反饋存在一定的延遲,且內部大機率采用「轉子馬達」方案,震動時「嗡嗡嗡」的聲音和反饋給人一種給比較廉價的感覺,整體比較影響使用體驗。

不過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側面的白色多功能按鍵,雙擊關閉其震動反饋。

無論是MacBook Air內建的觸控板還是其蘋果官方的妙控板,都以無感的延遲、豐富的手勢操作、溫潤的觸感和優秀的震動反饋深受消費者喜愛。

而這款多功能手勢觸控板不管是有線連線、藍芽連線還是2.4G連線,都能感受到比較明顯的延遲,實際的延遲可能超過500ms,即0.5s,連續使用觸控板時也存在不跟手的情況,與MacBook的觸控板甚至普通Windows筆記本的內建觸控板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多功能手勢觸控板在外觀、功能和蘋果原裝妙控板區別較小,但是在更為細致的做工、內部設計用料等還是存在不少差距。

實際體驗下來,雖然這款多功能手勢觸控板支持macOS、Windows雙系統下的原生手勢操作,但是在震動反饋和延遲等方面不盡人意,作為蘋果觸控板/妙控板的平替還是有些許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