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位

AI該如何重構系統?vivo這次選擇直接和蘋果「掰手腕」

2024-10-12數位

AI的快速叠代發展,正在重塑消費電子市場。其中,手機與AI的融合,正在從底層改變產品的研發邏輯。IDC曾指出,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1.7億部,約占智慧型手機整體出貨量的15%。隨著新的芯片和使用者使用場景的快速叠代,新一代AI手機所占份額將在2024年後迅速攀升,2027年達到1.5億台,市場份額超過50%。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AI與手機的融合已然是必做題。只是,AI手機是一道乘法題,而不是簡單的加法題,不同廠商之間的思路差異,也將在這一輪的比拼中成為決定未來走向的關鍵。

日前,在vivo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對外釋出了全新AI戰略——「藍心智慧」,同時帶來全面升級的自研藍心大模型矩陣、原系統5(OriginOS 5)、藍河作業系統2(BlueOS 2)等成果。不同於11個月前vivo大模型的首次亮相,這次的叠代更新,則是進一步加深了AI與底層系統之間的聯系。

vivo副總裁、OS產品副總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

在vivo副總裁、OS產品副總裁、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看來,如果問今年的AI和去年的AI有什麽特別的變化?去年只是一個本能性的大模型紅利,而今年則是在重新定義AI和手機融合後的產品。重構系統不是目的,重構系統的目的是結合AI大模型的能力和手機的特點。

AI大模型並不會創造新的需求和場景

從去年的「百模大戰」,到今年的落地套用,AI正在加速產品化。從目前市場上的聲音來看,大家對AI的預期非常高,不僅僅是其本身帶來的全新體驗,更是對傳統終端的革新。

不過,周圍認為,回到本原去思考,AI大模型時代並不會創造任何新的使用者需求。所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所有的產品都是原來的老需求,還是原來的老使用者。

在交流中,周圍多次強調自己以及vivo對於AI的認知和理念,「這次的AI賦能只是增強了原來的使用者體驗,大家對於手機的需求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大模型能讓它的互動更自然更符合直覺。」

vivo OS產品總監黃梓勛進一步補充道,真正的痛點現在使用者沒有什麽場景是缺的,也沒有什麽新的場景是他們需要滿足的,更多是在原有的場景下給他帶來更好的體驗,它未必是一個痛點,但是新技術帶來的新體驗能夠給使用者帶來更多的快樂感或者爽感。

去年的11月份,vivo在釋出自研大模型後,更多的開始思考大模型如何和手機進行深度融合,產生全新的利益點。藍心智慧作為vivo的全新AI戰略,是將大模型技術與手機作業系統深度融合的個人智慧。

在11個月的時間裏,vivo主要做了三件事情,其一,用AI賦能傳統的產品功能;其二,構建一系列系統的公共能力,不僅是自用,還要開放給行業第三方;其三,打造一些小的具有樣板性的智慧體,讓行業都來用。

周圍指出,AI重構系統體驗,首先是重構人與裝置的互動體驗,讓互動更自然更符合直覺。第二個方面是重構人與數位世界的服務體驗,讓智慧更加個人化,也就是構建簡單高效的服務獲取能力和主動服務能力,從而讓手機成為智慧溫暖的個人助理。第三個方面則是重構人與物理世界的連線體驗,讓溝通更順暢和溫暖。

「我們認為什麽東西都是應該回歸本源的思考,從感性的層面來說,是不是能夠讓人更溫暖,是不是能夠讓人感覺更優雅、更舒適。如果能夠帶來這種感覺,它是無價的,我們可能就要堅持去追求。」

探索端側大模型的邊界,這次和蘋果 直接「掰手腕」

在上一屆開發者大會上,vivo一口氣推出了5款自研大模型,滿足多樣化的核心套用場景功能。今年,vivo則是推出全新自研藍心大模型矩陣,釋出全新30億參數量級的藍心端側大模型3B。

根據官方的介紹,在對話寫作、摘要總結、資訊抽取等能力上,藍心3B可以比肩行業7B-9B模型。相比藍心7B,藍心3B極致效能提升300%,平衡模式下功耗最佳化達46%,記憶體占用1.4GB。

和去年不同的是,這次釋出的3B模型是內建的。對此,vivo AI系統中心高級總監熊官敬解釋稱,今年的邏輯和去年略有不一樣,一方面是芯片算力提升和對於計算加速的最佳化,我們做了非常多的最佳化,一頭是工程最佳化,一頭是演算法往小了做,我們發現3B的模型在很多端上可以滿足很多場景下的需求。

vivo AI系統中心高級總監熊官敬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之前,蘋果也釋出了AI戰略,端側的大模型參數也是在30億規模。面對這種「撞車」,是巧合還是一種追隨?熊官敬給出的回答是,這是使用者導向和設計驅動的不謀而合,邏輯是回歸到使用者體驗。

「從尺寸回歸到體驗的思考,是vivo決定在端側采用3B模型的核心關鍵。後面可以拿我們的3B和蘋果的3B掰手腕,看看誰的更好。」

不過,比拼的同時,也要認識到,AI賽道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大,大模型需要自研,但是更好的體驗需要和合作夥伴一起建立生態。周圍認為,大模型自研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這是能夠讓互動更自然、更符合人的直覺的關鍵。

「在模型更多歸一到3B的情況下,怎麽讓更多的套用統一呼叫,讓使用者可以更好有序管理,這些都決定最終的技術架構怎麽設計,這個事情你依賴於三方未必可以達到我們的要求。」

當然,開放與合作也是必須的,邊界感很重要。比如這次的PhoneGPT,就是vivo打了個樣,不僅可以對於螢幕界面進行辨識和操作,也可以透過接管音訊進行自主對話,以完成使用者交代的任務。vivo還搭建了框架和平台,讓更多的開發者參與進來。

AI時代已經到來,從手機廠商的各種動作中,可以看到,AI是一道必做題,但如何將其與手機的結合做到最大化是關鍵,體驗是核心,冗余的炫技更多的是負擔。另外,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AI是一項相對持續且高投入的事情,何時回本?投入是否有上限,這些也都是品牌需要思考的問題。

作為最早一批就投入AI的企業,周圍認為vivo是和蘋果在第一梯隊,「先把AI手機的體驗做好,至於什麽時候收回成本,交給行業去成長就好了,我們還是長期主義,要堅持做本來應該做的事情。」 (本文先發於鈦媒體APP,作者|杜誌強,編輯|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