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遊戲

美杜莎的藝術形象及受害者指責

2024-07-17遊戲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說到少年英雄英雄珀爾修斯(Perseus)殺死蛇發女妖美杜莎,可是美杜莎並不是生來就作惡的,她的故事要按今天的人還是挺讓人同情的呢。

美杜莎(Medusa)和她的兩個姐妹:絲西娜(Stheno)和尤瑞艾莉(Euryale)都是海神福耳庫斯(Phorcys)和他的妻子海妖克托(Ceto)的女兒,人們稱她們為戈耳工(Gorgons)或戈耳工三姐妹。

傳說中,戈耳工三姐妹居住在世界的邊緣,她們的外表極其恐怖:蛇發、銅手、獠牙以及金翅膀,任何直視她們眼睛的人都會立刻變成石頭。這種能力使她們成為了極其危險的存在,因此在神話中被描繪成極具威脅性的怪物。

但與她兩位擁有不朽之身的姐妹不同,美杜莎是凡身的,她是唯一可以被殺死的戈耳工。尤其要指出的是,她並不是天生惡女,她原本是一位美麗的女子,擁有著一頭令人艷羨的長發。作為一個虔誠、貞潔的女祭司,侍奉著雅典娜。

然而,她卻因為自己的美貌,在雅典娜的神廟被海神波塞冬(Poseidon)侵犯(也有故事說是因被誘惑而與波塞冬在神廟中私會)。這一行為被視為對雅典娜的聖地的褻瀆,雅典娜對此感到憤怒,並認為美杜莎應對這一事件負責,於是她懲罰了美杜莎,將其變為一個與她另外兩個可怕的姐妹一樣的戈耳工,其眼神能將人石化。

本韋努托·切利尼雕塑作品【珀爾修斯斬殺美杜莎】,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著重介紹過

這就奇怪了,不論是被誘惑還是被強暴,這件事都牽涉到當事者雙方,若真的感覺被冒犯,為什麽雅典娜不對波塞冬發泄她的憤怒?看來,在神話世界中,神與神之間的關系其實就是俗世中人際關系的反映,雖然雅典娜感到被褻瀆,

卻無法直接懲罰強大的波塞冬,因為他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擁有巨大的權威,而雅典娜自身盡管也是強大的女神,但她仍然受限於神界的政治結構。因此,她選擇懲罰美杜莎(一個沒有強大背景的弱女子),我們甚至可以說她將怒氣轉嫁給了受害者。

因此在現代語境下,女權主義者可能會使用這個故事作為一個案例,來討論和批判性別不平等、性暴力以及權力濫用的問題:

* 權力結構中的不平等: 在古希臘神話中,我們經常看到男性神祇的行為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而女性則承受了後果,尤其是在到處留情、勾搭女性的宇宙之王宙斯和他的眾多情人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這一點,神界內部的權力不平衡其實正是現實世界中性別權力動態的不平等的反映:即男性往往因地位和權力而免受懲罰,而女性則遭受不成比例的懲罰或責備。

* 貞潔的雙重標準: 傳統社會中對女性貞潔的嚴格要求,而對男性的行為則更加寬容:美杜莎作為貞潔女神雅典娜的祭司,失去了她的貞潔,這被用來作為懲罰她的理由。然而,波塞冬的行為並沒有受到同樣的譴責。這種現象在今天的很多地方仍然不足為怪。

* 受害者指責: 這是和前述兩個話題相關但又不盡相同的另一個話題。其實在世界各地,很多不同的文化在面對強奸、仇恨犯罪和家暴等犯罪時,都有指責受害者的傾向。指責受害者在世界各地都相當普遍,而從這則故事看來,這種傾向不僅歷史相當悠久,而且是人神「共享」。其實神界從來都不是遠離俗世的一種存在,而是俗世的一種鏡象。

權威說法通常將受害者指責(Victim Blaming)定義為一種將事件責任歸咎於受害者、而非加害者的傾向,比如質疑受害者的行動、選擇或性格特征,從而減輕或轉移對加害者的譴責。對此概念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中葉,心理學家梅麗莎·莫頓(Melissa M. Mott)在其研究中指出,受害者指責是一種防禦機制,使旁觀者能夠維護自己對世界秩序的信念,認為「好人不會遭受不幸」。

受害者指責是一個復雜且敏感的社會心理現象,美國心理學會(APA)在相關文獻中強調,受害者指責是一種有害的社會現象,它不僅加劇了受害者的創傷,還可能阻止他們尋求幫助。

近年來,受害者指責成為了公共討論的熱點,尤其是在#MeToo運動之後。這一運動揭露了全球範圍內的性騷擾和性侵犯問題,引發了對受害者指責文化的廣泛批判。而當受害者指責與性相關時,其影響尤為惡劣。

這也正是這種傾向長期以來為女權主義者詬病之處,她們認為,這種做法強化了性別刻板印象,即女性應該對自己的安全負責,而不是要求男性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在事後,男性甚至不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或付出代價。女權主義者強調,無論如何,性暴力的責任始終在於施暴者,而非受害者。

讓我們還是回到美杜莎的故事本身吧。

美杜莎之死並沒有結束她的故事。據說,當珀耳修斯斬下美杜莎的頭顱時,從她的身體中誕生了兩匹神馬:飛馬珀伽索斯(Pegasus)和克律薩俄耳(Chrysaor)。這兩匹神馬分別是由美杜莎與波塞冬的結合所生,它們的誕生為這個悲劇性的故事增添了幾分神奇與希望。

飛馬珀伽索斯後來被宙斯召喚到奧林匹斯山,並成為眾神的坐騎,他負責每天為宙斯帶來閃電和雷鳴,成為許多英雄故事中的重要角色,而對克律薩俄耳,則幾乎沒有聽到什麽故事了。

而美杜莎的頭,被珀耳修斯獻給了雅典娜,雅典娜將其鑲嵌在自己的神盾埃癸斯的中央。於是,美杜莎的凝視力量成為了雅典娜的威嚴與力量的一部份。

在古代西方藝術中,有不少作品都描繪了「珀耳修斯斬殺美杜莎」這一傳說,而美杜莎也出現在不少藝術作品中,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吧:

卡拉瓦喬的【美杜莎之頭】, 這幅作品完成於1597-1598年間,卡拉瓦喬使用了自畫像的形式來描繪美杜莎的臉孔,畫面中可以看到她恐怖而悲慘的面容,現藏於佛羅倫斯烏菲茲博物館。

【美杜莎胸像】 濟安·羅倫佐·貝尼尼,1648年

安東尼奧·卡農瓦雕塑【珀爾修斯和美杜莎的頭】,,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審查系統說有低俗內容,只好刪除,大家自己去搜吧,無語)

彼得 · 保羅 · 魯本斯油畫,1617-1618

油畫【美杜莎】(1878),瑞士象征主義畫家艾諾特·勃庫林作,現藏於紐倫堡日耳曼國家博物館

鍍銀浮雕圓盤【美杜莎】(1911),義大利新藝術運動藝術家文森佐·蓋米托作,現藏於洛杉磯蓋蒂博物館。

現代時尚界也不乏美杜莎標誌性的蛇發:

義大利奢侈品牌範思哲的標誌就是美杜莎的頭部,象征著誘惑和力量。

無獨有偶,英國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在其多個系列中使用了美杜莎的象征,包括服裝和配飾上出現的蛇發圖案。

這些作品和設計不僅展示了美杜莎在藝術史上的持久影響力,同時也反映了藝術家們對這個復雜人物的持續興趣和重新詮釋。無論如何,美杜莎的形象在西方文化和創意產業中占據了獨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