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7賽季更新之後,為了改善玩家們的對局體驗,不僅最佳化了匹配機制,平衡了對局中玩家之間的實力水平,各項遊戲機制也有進行最佳化。
比如分路匹配功能,解決了卡位置的問題,減少被迫補位情況的出現,同時將上分機制進行了調整。
新增的金牌額外加星機制,在新的積分制上星規則下,表現好的玩家可以更快提升段位,即使對局輸了只要自己表現好也不掉星,挫敗感明顯降低。
正因為新機制的加入,很多玩家都想要金牌,但是實戰中卻發現,自己KDA數據比較好的情況下,也無法獲得金牌,所以感覺金牌越來越難拿了?
導致這種問題出現的原因,實際跟英雄評分機制最佳化有關,原本被忽略的作用也被重視了。
既然評分更準確,且表現好的玩家能獲得更高的評分,為什麽還會出現獲得金牌變難的情況?
關於困擾很多玩家的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如果想要獲得金牌和MVP,就需要先看懂提升方向!否則只會甩鍋給遊戲機制和隊友。
本期就根據自己的對局體驗,詳細講解一下影響評分的兩套規則。
規則一:英雄排名
每次對局結束後,在對局評分的右上角,會有百分比的英雄排名數據,排名高就更容易獲得金牌,換句話說:與同英雄玩家的表現有關。
以上圖的嫦娥為例,如果使用嫦娥的玩家對局評分都比較高,就會出現10.7評分的嫦娥沒有牌子,而僅僅10.3評分的哪咤卻有銀牌。
因此,不同的英雄獲得金牌的難度是不同的,如果想降低獲得金牌的難度,選擇合適的英雄很重要。
規則二:局內表現
關於局內表現,很多玩家思路還停留在老版本,對不同分路英雄的側重點理解存在偏差,過於重視對局中KDA數據,只想著保KD拿牌子。
實際上,經過評分機制最佳化,影響各個位置英雄評分表現的數據已經有了變化。
以輔助英雄為例,在對局數據的「對位」核心數據對比中,明確提到最能體現遊走對位水平的5個數據分別是:參團率、控制時長、承受傷害、每死承傷和治療量。
因此,在選擇英雄時盡量拿一些能夠滿足核心數據的英雄,比如輔助要及時支援隊友,具備一定的控制,又有一定的抗傷能力,前期可以用星泉提高治療數據,中後期再換成救贖或者形昭。
不同分路的英雄,核心數據有所差異,可以透過自己的戰績-總覽-對比數據檢視對應英雄的要求。
總結:對局環境最佳化後,表現好的玩家確實有了更好的體驗,不僅上分速度更快,就算對局失敗也不會掉星,對局的挫敗感不會很強。
但是評分機制更精準之後,越來越多玩家獲得了更高的評分,導致部份英雄的整體評分較高,就會出現10分以上但是排名很低拿不到牌子的情況。
掌握提升評分的方向之後,也要敏銳去發現評分難度較低的英雄,以及強勢的玩法提升評分,比如非常熱門的「功德流亞瑟」和「草靈流楊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