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遊戲

晚潮|關於摜蛋

2024-07-12遊戲
潮新聞客戶端 邵小華
一款紙牌遊戲,叫人熱衷到今天這個份上,怕是除了摜蛋,還是摜蛋了。想不到的是,它還與吃飯扯上了密不可分的關系。那一句「吃飯不摜蛋,等於沒吃飯」,算是把摜蛋於飯局的助興功能說到了極致。
我身邊有些人,原來吃飯都是三請四邀的,現在不了,答應起飯局來比誰都爽快,原因很簡單:又逮到機會摜蛋了,吃飯其實一如從前不稀罕。
大學室友老喻是蘇北淮安人,那裏可是正宗的「摜蛋之鄉」。偏偏這個老喻對打牌一竅不通,這可沒少給他惹來尷尬。有些場合三缺一,老喻只會歉意一笑,說不會。你個淮安人不會摜蛋?別人不由分說就把他往牌桌上拉,邊拉邊勸他做人不要這麽低調好不好,弄得老喻常常下不了台。
淮安也是出過洋河酒的著名酒鄉。有淮安人在網上吐槽,說以前被外地人調侃最多的是不會喝酒,如今已經變成了不會摜蛋。
曾讀到過梁實秋先生的散文【麻將】,說當年留學海外,幾位老外朋友戀上中國麻將,欲拜他為師,無奈他也是個連牌都認不全的門外漢。於是趕緊買來新牌一副,楞是照著產品說明書,琢磨會了麻將的打法。後有機會與國人切磋,梁實秋不得不感慨自己的那點「會」,不過是「初通牌理、焉敢談技」罷了。
我敢說,假如梁先生當年琢磨會的不是麻將,而是摜蛋,他的感慨估計一樣如此。
圍棋弈者的三六九等,慣稱「妙手、本手、俗手」。這「三手」摜蛋一樣也有。但不同的是,摜蛋真的還少不了牌運,七分牌,三分打,倘若一抓就是一把讓對手無語的橫牌,管它水平屬於哪一「手」,勝負基本不會再有什麽懸念。
「情況不明,對子先行」「打七不打八」如果掌握的僅僅是這些出牌要訣,恐怕沒人敢稱自己是摜蛋高手。組牌的合理性、炸彈出擊時機以及與對家配合的默契度,這些才是摜蛋中看不見的真功夫。牌桌上誰是高手,掃一眼順牌速度,大抵就能一葉知秋。高手順牌很少拖泥帶水,當別人嘴上囁嚅著「等等啊」,27張牌在指間顛三倒四個不停時,高手的牌基本已張張各就各位,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了。
有高手自然就有俗手,通俗一點叫菜鳥。不管嘴上承認不承認,摜蛋就怕遇上個對家是菜鳥。因為菜鳥容易惜兵惜力,錯失良機,把手上的好牌打爛;要不就是一有風吹草動,就盲目開火,早早彈盡糧絕,難以笑到最後。
當然最可怕的,是一個在乎輸贏的主兒遇到個對家是菜鳥。
有次我一旁觀戰,戰事膠著,一菜鳥未在要緊處果斷出炸彈阻擊,對方乘機奪得上遊。不想與之打對家的老兄是個急性子,氣得把牌一甩,站起來怒斥,你的炸彈要留在家裏賣錢嗎?滿堂哄笑。菜鳥怯怯然地回應,我是怕對方還有更大的炸彈。急性子老兄一聽,話更剎不住車了:管他有沒有大炸彈,都要死頂,牌走到了這個份上,清華北大,都不如膽大。
摜蛋的精彩常見於尾局。這時,每個人手上的牌所剩無幾,勝負一念之間。這一刻,高手總能表現出洞若觀火的判斷力,走出讓對家會心、對手誅心的絕牌。除了佩服,我一度對這種能力存疑,甚至暗忖其中是否有貓膩。後來看多了才恍然大悟,原來高手都是個頂個的記牌好手,對那些出與未出的關鍵牌心裏門清,知己知彼這般,想輸都難。不免為自己的打牌汗顏,總是越走到最後越犯難,連自己的幾張牌都操心不過來,哪還顧得上去猜度別人掌心裏的底細。
跟世人看待麻將的態度一樣,在一些人眼裏,摜蛋難免會與人的品行誌趣掛鉤,這是人與摜蛋的誤會。摜蛋益智怡情,有助於協作精神的培養就不說了,重點是它已成國家體育總局認定的正式體育運動計畫,各地大小比賽不絕。只是,無論摜蛋多麽的讓人歡喜讓人迷,遇到的對手水平是高是低,若一牌在手,總能笑看輸贏,娛樂第一,還能玩之有度,那才堪稱永遠不敗的「妙手」。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