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俄羅斯的美好時代將結束!中國電動車迅猛發展,石油進口大幅減少

2024-10-19財經

去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達到了大約5億噸,其中大約70%用於交通。如果交通領域的化石燃料能夠完全被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和氫氣取代,中國將能節省大量外匯。此外,憑借光伏板和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優勢,中國還可以挑戰美國建立的「美元石油」霸權,幫助更多國家獲得獨立。

在10月16日,國際能源署釋出了一份名為【世界能源展望】的報告。報告指出,全球能源市場正步入一個新的「電力時代」,而中國則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中國從一個傳統的能源消費大國逐漸轉型為清潔能源的生產大國,當其清潔電力的增長速度超過整體電力需求時,這將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裏程碑。

中國正在迅速推進光伏和風能計畫,宏觀數據顯示,新能源發電的裝機容量已經超過了傳統的煤電和水電。為了更快實作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電動汽車產業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勢頭。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中國的汽車市場顯示出一個明顯的趨勢:新能源車的銷量已經超越了傳統燃油車。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普及率已經超過了50%。當中國擺脫對石油驅動的傳統汽車的依賴時,這個國家必然會成為第一個實作能源轉型的國家。

這一舉措非常重要,它將給美歐帶來巨大的壓力。迫使後者加快與中國在新興領域的競爭,降低全球的碳排放,減緩氣溫上升。更值得註意的是,許多傳統的石油生產大國,比如俄羅斯,將面臨生存危機,甚至可能破產。

中國的石油需求正在減弱,國際能源署對此表示關註。隨著進口量逐年減少,過量消費的情況不再出現,石油的生產將會出現過剩。這樣的變化可能導致歐佩克成員之間展開「價格戰」,甚至會互相削弱。

對於一些依賴石油進口的貧窮國家,這或許是一個改善生活條件的好機會。相比之下,石油生產大國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災難。尤其是非洲的部份國家,正積極從中國進口光伏板、電動汽車和光伏電池,努力追趕中國的步伐。

【巴黎協定】和【京都議定書】是由美歐主導的,目的是利用他們的先發優勢來限制開發中國家的發展,迫使這些國家放棄煤電等高耗能產業。然而,中國則抓住了這個機會,充分發揮國力,成功實作了彎道超車,令已開發國家感到意外。

機會的存在確實很神秘,不是普通國家能輕易理解的。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努力,值得全世界的感激。要不是這些付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可能還在為選擇哪款汽車的剎車、變速箱或發動機而煩惱。

談幾點看法吧。

首先,越南、印度和菲律賓完全沒有機會參與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

要知道,以上提到的國家發展水平較低,工業基礎很不夠。為了發展低端的鞋服和針織等產業,只能大量建設消耗能源的煤電廠。沒有電力,就無法建立工廠,進而無法進行加工和積累財富,更不用說產業的轉型了。

【巴黎協定】和節能減排計劃,猶如一條緊箍咒,正是美歐為開發中國家量身打造的。這道鴻溝,幾乎無法跨越,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正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2036年將是一個重要的年份,美洲和歐洲將決定是否對開發中國家實施碳排放稅。

普遍認為,代工產業的利潤微薄,僅為2%到5%。隨著美歐將碳排放稅提高到20%以上,許多開發中國家可能面臨破產的危機。此外,逆全球化的趨勢愈發明顯,主要已開發國家開始推動工業回流,這無疑會加劇印度、越南等國的困境。

弱者在面對強者時,總是沒有機會超越。強者的地位難以撼動,若弱者想要戰勝,必需尋找新的方法。那些贊美印度、越南和菲律賓的知識分子,看到全球能源和產業鏈的變化,心中會有何感受呢?他們是否仍然相信,單靠簡單的加工就能復制中國的輝煌?

2026年,美歐可能會對進口產品征收碳排放稅,但這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大。

中國如今正在專心於出口太陽能光伏板、機械產品和新能源汽車。由於這些產品的利潤豐厚且替代性較低,完成產業轉型的中國,或將透過產能輸出,進一步從美歐市場獲取更多外匯收入。

老莫認為,中國是個特別的國家,不能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相提並論。比如,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裏,如果在這片廣袤的沙漠上鋪滿光伏板,中國幾乎可以停用所有的水電、煤電和核電機組。國際能源署沒有明確這一點。

中國擁有豐富的土地、廣闊的市場、適宜的氣候、先進的技術、充足的資金、良好的體制以及優秀的人力資源,外加中國人聰明而勤奮,因此成為世界文明中心並非不可能。若俄羅斯等能源大國感到危機,便應立即向中國學習,推廣中文,否則將會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