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為何制造業空心化的美國,卻能造出1000多架F35?殲20 產出如何?

2024-05-26財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麻煩手動點選右上方的「關註」。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帶給您舒適的閱讀體驗。

美國制造業空心化這麽嚴重,為什麽還能造出1000多架F35戰鬥機?

老美家的制造業市場分配份額,這兩年是越來越「魔幻化」了。

傳說中的朱姆華特級驅逐艦遲遲無法形成規模化戰力,伯克級驅逐艦不得不被延遲退休了整整五年。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下餃子」生產的 F-35,老美的生產線不僅自己夠用,還能騰出工夫搞出口。

同樣都是軍工制造業,「空心化」為什麽沒有影響到戰鬥機呢?

因為F35的生產根本不由美空軍控制!

嚴重的制造業空心化

要搞清楚「制造業空心化」,就要聊一聊,歐美金融體系下的軍工產業了。

與中國軍工產業國有化的制度不同,在美國,大型艦艇、戰鬥機的研發往往會交給私有公司執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軍方只不過是消費者罷了。

從二戰時期到蘇聯解體之前,這種模式既高效又經濟,美軍只需要提出自己的訴求,各大軍工產業憑本事瘋狂內卷。

最終總能交上,還算令眾人滿意的答卷。

但1991年蘇聯解體後,美國國會不願再向軍工產業投入太多的財力,原本有國家兜底的美國軍工產業一夕之間要自負盈虧,大量小型企業只能倒閉退場,大型企業也被迫整合,好抱團求生存。

比如說F-35的制造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就是洛克希德公司與馬丁·瑪麗Eta公司在1995年合並的產物。

合並只是開始,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潤,資本家開始將制造業向第三世界國家遷移。

原本強盛的制造業基礎被不斷削弱,美國境內不再具備完整的產業鏈,生產規模也持續性壓縮。

這也是伯克級驅逐艦一直面臨的問題,新款朱姆華特級驅逐艦零部件無法滿足任務需要,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增加生產線分攤研發成本,以至於生產成本過高,沒有辦法進行大規模換裝。

相較之下,F-35戰鬥機從2015年至今總生產量超過1000架,平均每年生產100多架5代機。

這種生產速度對於美國來說簡直有些「正常」的格格不入。

F-35是怎樣做到在嚴重「空心化」的美國制造業之中獨善其身的呢?

千萬不要被平均數蒙蔽了雙眼。

F-35生產規模看似妍妍向榮,甚至美國媒體還動不動說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要進一步擴張生產規模。

然而事實上在2020年,諾馬公司總共生產了123架f-35戰鬥機,等到了2023年卻只有98架F-35戰鬥機順利達到出廠標準,不是說生產線磨合時間越久產能越高嗎?

不管怎麽說,老美對自家軍工產業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2021年,美國空軍提出將對目前服役的F-35戰鬥機進行系統化升級,整場升級預計耗時5年完成,總共耗費的資金高達106億。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項被美軍命名為Block 4的戰鬥機升級計劃,將對F-35進行高達75項重大升級,包括但不限於雷達與光學系統、電子戰、人機互動系統等領域。

乍一聽是不是覺得一片妍妍向榮?

可惜在2023年年底,已經推行了將近三年的Block 4計劃正式宣布延期,原本5年的工期改為6年,106億美元的投入也改為了165億美元。

品質與數量二選一

前面我們說到去年美軍宣布升級F35的計劃延期一年。

可能有朋友要說了,戰鬥機升級出現了問題,不代表原型號戰鬥機產能有問題啊?

即使F-35在2023年的年產量呈下降趨勢,但畢竟我們中國也是在100架上下,沒準人家是為了留出更多的生產力,交給升級後的BLOCK 4呢?

這種想法非常好,可F-35的生產品質就擺在那裏,導致美軍的軍迷怎麽挽尊都沒有什麽說服力。

2023年年初,美國空軍中將麥可史密特接受質詢時表示,目前美國現役的540架F-35之中,只有53.1%滿足妥善條件。

相較於2020年時的71.4%妥善率,同比下降了18.3%。

隨著飛行時間不斷增加,戰鬥機妥善率下降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一款現役戰鬥機理想妥善率大致可以維持在60%到70%之間。

也就是說一旦發生戰事,正在美國服役的F-35戰鬥機中,應該有60%到70%可以滿足隨時起飛的條件。

然而作為一款2011年7月14日財政是交付給美國空軍的五代機,短短12年時間,就將近有一半的戰鬥機無法隨時順利升天,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戰鬥機維護難」成了美國空軍必須解決的問題,問題在於嚴格意義上來講,戰鬥機維護與美國空軍沒有「直接」關系。

舉一個不太簡單的例子,你找人客製了一款無人機,無人機的所有權是你的,但是零件更換與維修、日常保養全部都要找制造商返廠。

戰鬥機這種鋼鐵巨鳥更需要專人專機制定維修方案,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飛機工程師總數是有限的,想要對每一架飛機進行就診,那麽就必須進行長時間的排隊。

更讓人無語的是,老款F-35戰鬥機每隔4到6小時就要進行維修與維護,據說升級改造後的新機型可以實作14個小時再進行維修保養,乍一看延長了不少,但放在實戰中似乎又還是不太夠用。

好不容易「排隊叫號」等到了工程師進行一對一治療,想要第一時間及時更新零部件,又需要翻過一座座大山。

因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往往會對自家元件進行一系列的分包,雷神公司有一部份,格魯曼公司有一部份,諾斯羅普甚至於波音都可能是分包商之一。

戰鬥機這種大型精密儀器,系統部件零零散散算下來六七萬個也很正常,每一個部件的損壞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想要確定病竈本身就不容易,每一個小毛病想要對癥開藥都需要經過漫長的客製周期,也就是老美「財大氣粗」,運輸費掏得起,時間也等得起。

難道說美國軍方沒有辦法自力更生,組織專業人員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嗎?

智慧財產權保護法與技術封鎖條例並不是一紙空談,飛機制造廠商對於自己的產品具有極高的解釋權,如果美國軍方強行進行拆解,很可能等來的是一紙訴狀以及巨額賠償金。

殲-20產能為啥上不去

2017年11月,有外媒爆料,中國戰鬥機殲-20自該年1月份到9月份,只生產了6架戰鬥機,這種生產速度完全無法滿足現代化作戰的需要。

F-35生產能力下降,是因為各大軍工廠商生產力有限,美國軍方又沒有辦法直接對軍工產業進行幹預。

中國軍工產業大部份都是國有化,零部件生產鏈又幾乎100%實作自給自足,為什麽F-35年生產量尚且在百架上下,殲-20年生產量滿打滿算卻只有幾十架呢?

實際上,直接這麽比較是有失公允的。

中國首批殲-20於2016年12月正式交付,將一條剛剛執行投產的生產鏈與穩定執行十幾年的生產量相比,本身就缺少了一些公平性。

再者,殲-20與F-35所處生產階段完全不同,在殲-20剛剛服役的時候,所搭載的心臟為俄制AL-31F航空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是中國戰鬥機的老朋友了,殲15、殲-11身上都有他的身影。

4.95公尺的長度,1.3公尺的寬度,可以為其他戰鬥機零部件節省出來更多的空間,12.25噸的最大壓力推力,雖然說算不上世界第一梯隊,倒也算是勉強夠用。

只可惜,第四代渦扇發動機放在五代戰機上還是有些強人所難。

因此,早期的殲-20由於發動機能力受限,一個個被迫患上了「心臟病」。

後來,渦扇10C閃亮登場,14.5噸的最大推力足以讓殲-20應付絕大多數問題。

至此我們才能自豪地說,殲-20實作完全國產化,並且相關技術已經走向成熟。

2023年,渦扇1-5正式亮相,每一個發動機的最大推力都可以達到18.5噸,相較於第一代直接提升了22%。

由此可見,此前數年殲-20的研發與生產一直「在進步的路上」,與一路冒進、抓緊生產相比,我們選擇穩紮穩打,率先解決手邊已經發現的問題。

此外,提升戰鬥機生產速度想方設法搞一搞生產線、加班加點總歸是可以的。

但是想要篩選、培養一個合格的飛行員,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任務。

坊間一直有一種說法,一旦戰鬥機失控,再無搶救可能,飛行員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全自己的性命。

首先肯定是因為要以生命為重,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即便單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培養一個合格飛行員所要耗費的時間與經濟成本,遠要比制造一架戰鬥機貴得多。

這種說法並不是電洞來風,開戰鬥機不是開車,只需要上幾個月的駕校就好了。

飛行員除了駕駛之外,還需要對射控系統足夠熟悉,了解飛機的執行系統,並且具備簡單處置的能力。

將殲-20與F-35的生產能力擺在一起,本身就不公平。

至於兩者的生產能力究竟孰強孰弱?

想要獲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還要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但我們也實在不必用一些不恰當的類比,來滅自己的威風。

對此,您怎麽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文獻:

  1. 中國軍網:「阿利·伯克」號「延遲退休」,美海軍驅逐艦「後繼無人」
  2. 中華網:慘!被美軍拒收的F-35,已經快沒地兒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