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新質生產力火了!龍頭六連板,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2024-02-14財經

財聯社2月14日訊(編輯 宣林)新質生產力成今年熱詞,繼國務院國資委部署2024年工作提出加快布局培育新質生產力後,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高頻提及新質生產力,宣布2024年將錨定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聚焦以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培育強勁新動能。經濟日報金觀平也最新發文表示,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讓各類生產要素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到新質生產力領域。A股方面,主營工業自動化套用的克雷機電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6連板,主營包裝機械及其零配件的永創智慧錄得5天3板。

去年9月,「新質生產力」首次被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提出。人民日報發文表示,新質生產力是指大量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互聯網、雲端運算等新技術與高素質勞動者、現代金融、數據資訊等要素緊密結合而催生的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科技創新不是一般性的科技創新,而是具有巨大潛力的基礎科學、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的創新。這些重大科技創新將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進而為經濟社會帶來深刻而持久的變革。

興業證券蔣冬恩等人在1月18日的研報中表示,不同於一般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強調由創新驅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物件的最佳化組合,其結果表現為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形成創新驅動的「新質生產力」,中國仍需在創新體制機制改革、人才隊伍構建、科研基礎設施強化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具體而言,需要發展與「新質生產力」相適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並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具體表現形式,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是實作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途徑。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定義,這包括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六大產業;未來產業主要包括6G網路、可控核融合、類腦智慧、量子資訊、基因技術、深海空天開發等。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向科技創新轉變,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從2014年的7.6%上升至2022年的13%以上。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能源產業發展較快,在經濟中占比快速上升。

海通國際證券2023年12月27日的研報中指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逐漸占據領跑地位,新一代資訊科技、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生物醫藥產業也正處於逐漸成長的階段。其中,政策支持疊加技術進步推動下,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中關鍵領域國產替代正提速,同時半導體周期回升疊加AI浪潮演繹也將進一步加速資訊科技產業成長,成為中國新質生產力形成與發展的主陣地。結合「十四五規劃」中的預測,25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有望上升至17%。中長期看,隨著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6G網路、可控核融合、類腦智慧、量子資訊、基因技術等未來產業也將逐漸從孕育階段走向落地。

據財聯社不完全梳理,近一周在互動平台回復新質生產力相關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有國機精工、雲鼎科技、億田智慧、四創電子、寧夏建材、臥龍電驅、萊斯資訊、杭齒前進、中科金財、吉電股份、輝煌科技、航天發展、海得控制、中簡科技、鵬鷂環保、中電港、科思科技、中科曙光,具體情況詳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