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能賣的全賣了,不能賣的全質押了,158歲夫妻套現10億跑了?

2024-10-29財經

158歲的告別:當資本遊戲只剩下「套現離場」

一紙公告,資本市場波瀾不驚。

達剛控股,這家主營業務為築路機械的上市公司,其創始人李太傑、孫建西夫婦宣布合計轉讓16%的股權,並委托了13.2%的表決權,套現10億,徹底結束了這家一手創辦的企業。

訊息一出,市場反應平淡,似乎早已預料到這對年逾古稀的夫婦會選擇在遲暮之年,從喧囂的資本市場中抽身而去。

然而,這看似雲淡風輕的「功成身退」,卻在細微之處,透露出資本市場運作的種種玄機,以及在企業經營與資本逐利之間,那條難以界定的微妙界限。

這場158歲的告別,究竟是功成名就的瀟灑轉身,還是資本遊戲下的無奈離場?

資本遊戲:達剛控股的「功成身退」之路

李太傑,一位典型的「大器晚成」型企業家。

退休前,他在西安公路交通大學當教授,主要研究築路機械。

退休後,他和第一任妻子陳達剛一起創辦了達剛公路機電廠,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2010年,達剛控股在創業板上市,李太傑也因此成了A股市場上年齡最大的創業者。

上市對企業來說是個大步躍進,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資本運作機會。

達剛控股上市後的表現中規中矩,業績平穩,但缺乏亮眼的增長。

或許是尋求突破,或許是資本的誘惑,2019年,達剛控股斥資5.8億元收購了環保企業眾德環保。

這次收購,更像是一場豪賭。

收購完成後,達剛控股的營收規模迅速擴張,但凈利潤卻未見起色,反而陷入虧損泥潭。

公司認為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眾德環保的拖累,所以在2023年底以2.8億元的價格把眾德環保賣掉了。

5.8億買入,2.8億賣出,這筆賬怎麽算都讓人看不懂。

更何況,眾德環保出售時賬面上還有4.8億的凈資產。

證監會也對這筆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提出質疑,但最終不了了之。

然而,出售資產的收益並未能挽救達剛控股的頹勢,公司依然深陷虧損泥潭。

2024年前三季度,達剛控股繼續虧損2700萬。

或許是心灰意冷,或許是另有打算,李太傑、孫建西夫婦最終選擇了套現離場。

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套現。

早在2014年,李太傑夫婦就將一部份股權轉讓給了陜西鼓風機集團,套現6.3億元。

加上此次套現的3.7億元,李太傑夫婦透過兩次減持,累計套現約10億元。

公司虧損,創始人套現,這樣的劇本在資本市場上屢見不鮮。

李太傑夫婦的「功成身退」,更像是資本市場上的一場「跑得快」遊戲。

他們精準地把握了資本市場的節奏,在高點套現離場,將風險留給了中小投資者。

背後的深思:企業在遊戲中應盡的責任、投資者的權益以及市場監管

在資本世界裏,企業不僅要追求利潤,還要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投資者們有權獲得公正透明的資訊,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護。同時,市場監管也至關重要,它能確保市場公平競爭,防止出現不正當行為。這些環節交互作用,共同維護著資本市場的健康執行。

達剛控股的「功成身退」只是資本市場的一個縮影,卻折射出企業責任、投資者權益、市場監管等諸多問題。

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該擔起社會責任。

然而,達剛控股在經營不善的情況下,創始人卻選擇套現離場,將爛攤子留給了中小投資者,這種行為無疑是對投資者權益的漠視,也損害了資本市場的公平正義。

投資者在資本市場裏,應該和企業一起承擔風險,一起分享收益。

然而,在資訊不對稱、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投資者往往處於弱勢地位,難以對企業的經營決策施加有效影響。

當企業經營不善時,投資者往往成為最終的「接盤俠」。

市場監管是保護投資者權益、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手段。

面對資本市場的各種亂象,監管部門的反應常常顯得遲緩和無力。

如何加強監管、堵住制度漏洞,成了亟需解決的問題。

資本遊戲中的贏家與反思

達剛控股的故事,像一面鏡子,映照出資本市場的光怪陸離,也引發我們對「贏家」和「輸家」的深刻思考。

李太傑夫婦,無疑是這場資本遊戲表面上的贏家。

他們憑借對資本市場的敏銳嗅覺和運作,成功套現離場,將巨額財富收入囊中。

但是,當企業陷入困境時,他們選擇的是「獨善其身」,而不是與企業共克時艱,這種行為無疑會損害其個人聲譽,也會讓投資者對企業家的道德責任產生質疑。

而那些相信了李太傑夫婦「大器晚成」故事的投資者,則在這場遊戲中成了名副其實的「韭菜」。

他們承受著企業經營不善帶來的損失,卻無力改變企業的決策,最終只能無奈地接受「被收割」的命運。

那麽,資本市場呢?

作為這場遊戲的平台,它似乎超然於輸贏之外,卻也在這場遊戲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企業失信,投資者受損,最終都會損害資本市場的信用和活力,阻礙其健康發展。

資本市場呼喚良性迴圈

達剛控股的經歷給我們提了個醒。

在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中,企業、投資者、監管機構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構建起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

企業應該把社會責任融入到發展戰略裏,同時也要重視投資者的利益。

企業不僅要追求利潤,更要註重創造價值。

只有堅持長期主義,才能贏得市場的尊重和投資者的信任。

投資者要提高風險意識,增強辨別能力。

在做投資決定前,一定要好好了解和分析企業,不要隨大流。

同時,也要積極保護自己的權益,勇敢地對企業的違規行為說不。

監管機構,應該加強市場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利益輸送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資本市場,從來不是一個零和遊戲,而應該是一個共贏的平台。

只有企業、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各司其職,齊心協力,資本市場才能真正助力經濟發展,而不是變成財富爭奪的戰場。

158歲的告別,是終點,也是起點。

我們期待著,在未來的資本市場中,能夠看到更多負責任的企業家、更多理性的投資者、更多有效的監管,共同譜寫出一曲曲資本與實體經濟和諧發展的華美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