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要買蒙古煤礦,莫迪卻不想給中國過路費,但要繞過中國代價還不低

2024-07-15財經

印度,這個世界第二大鋼鐵生產大國,正在面臨一場能源版的 「鬥智鬥勇」。

這次的主角是 蒙古國的煉焦煤, 一種關乎印度鋼鐵業命脈的寶貴資源。

然而,當印度總理莫迪決定繞過中國,開辟新的運輸路線時,一場復雜的國際能源版「三國殺」悄然上演。

視訊載入中...

從蒙古到印度,一條不平坦的煤炭之路

話說回來,印度與蒙古國的煤炭貿易談判可是費了好一番周折。

自2020年起,兩國就你來我往,如今終於開花結果。

京德勒西南鋼鐵公司和印度鋼鐵管理公司成了這場交易的主角,準備迎接來自蒙古的煉焦煤。

可當一切看似順風順水時, 印度政府對於運輸路線需要過路中國表示反對, 卻讓局面陡生變數。

不走尋常路,代價幾何?

印度政府的理由簡單直接: 不想讓中國從中賺取「過路費」, 更不願在能源安全上受制於人。

於是,印度企業不得不另辟蹊徑,考慮兩條看似不太靠譜的路線——遠東走廊和國際南北運輸走廊。

遠東走廊,就像是一條蜿蜒曲折的長龍,煤炭要 從蒙古翻山越嶺到俄羅斯海參崴,再漂洋過海到印度。

而國際南北運輸走廊,則是一場跨越多國的接力賽, 從蒙古經俄羅斯,穿越中亞,再到伊朗,最後抵達印度。

兩條路,一條遠,一條復雜,都不輕松。

商人的眼淚,政府的豪賭

對於企業來說,成本才是王道。

走中國,近便又省錢;走新路,代價高昂。

但政府的堅持,讓企業只能捏著鼻子接受。

印度的鋼鐵巨頭們或許正暗自嘆氣: 「這世界,真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偏偏這條路最花錢。」

莫迪的俄式問號

就在不久前,莫迪存取了俄羅斯,是否向普亭求助,至今仍是個謎。

畢竟,普亭也許會問: 「繞那麽遠,圖啥呢?」 印度的這盤棋,走得可謂步步驚心,每一步都伴隨著經濟與政治的雙重考量。

中印關系的陰影與國家的安全感

這一切的背後,是中印關系的微妙變化。

自從兩國邊境沖突以來,兩國關系也陷入了低迷。

印度擔心,一旦沖突升級,中國可能會利用其在能源供應鏈中的地位施加壓力。

於是,即使付出巨大代價,也要擺脫對中國基礎設施的依賴, 這是莫迪政府的決心。

是安全還是負擔?

印度的這場能源轉型,無疑是一場賭博。

繞行的路線可能讓煤炭的成本翻倍, 但這筆賬,印度政府似乎更願意算在國家安全的賬本上。

問題是,這樣的選擇,真的是印度經濟長遠發展的明智之舉嗎?在追求能源獨立的同時,是否應該更加理性地看待國際合作的必要性?當經濟利益與國家安全發生沖突時,該如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