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提「制」升級 加速向「新」——全國政協「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專題調研綜述

2024-07-18財經

傳統制造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鋼鐵、有色、機械、紡織等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占全部制造業的比重近80%,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物質基礎。

△調研組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調研

黨中央高度重視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傳統制造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強調「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結束」,「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一系列政策措施也接連出台。去年年底,國家釋出【關於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兩個月後,【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釋出,隨後,各部委實施細則接續出台,萬億級規模大市場隨之啟動,各地也正因地制宜加快措施落地。

△調研組在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調研

為詳細了解地方在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中的實踐與探索,5月14日至1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率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專題調研組赴湖南,開展「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後赴長沙、湘潭、株洲等地,進工廠、下車間、探產線,與企業負責人、基層幹部群眾面對面交流,近距離感受傳統制造業如何在轉型升級中增強新動能、迸發新活力。

向高端

推動傳統制造業提質煥新

5月16日下午,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的城軌事業部總成車間裏,穿著統一灰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對各式列車進行電氣連線、裝置安裝等工作。

城軌事業部總成車間是中國中車五星級車間,主要負責城市軌域交通車輛的電氣連線、裝置安裝、內部裝飾和塗膠等核心工序,車輛從進入車間到組裝完成只需要短短12天的時間。在完成這個車間的工序後,城軌車輛就基本可以出廠了。

「中國首列出口歐洲的動車組、中國首列出口墨西哥的城軌列車都是在這裏誕生的,一列列城軌車輛、動車組就是從這個車間駛向全球30多個城市。」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傅成駿介紹說。

近年來,中車株機公司科技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逐步提升到6%,我們研制出全球最大功率的24軸電力機車、「零排放」氫能源調車機車、「復興號」高原雙源動力集中型動車組等各型別新產品達100余款。如今,時速120公裏B型中國標準地鐵列車在無錫開通營運,匈牙利新能源機車、雙層動車組、Modula調車機車等暢行歐洲,充分展現「大國重器」的使命擔當。

「傳統不傳統,不看產業,而是看技術和創新。企業的長期堅持向高端化邁進。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就是透過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最佳化升級產品結構,推動傳統制造業加速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傅成駿說。

調研組在調研中了解到,不僅中車株機,整個湖南省都將創新擺在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位置。依托企業加快推進裝備、器件、材料、工藝等全鏈條攻關,持續實施關鍵產品「揭榜掛帥」計畫48個,突破關鍵技術109項。在全國率先開展新材料中試平台建設工作,首批認定省級新材料中試平台18個;建立重點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聯系機制,國家重大科研計畫產業化落地64項,創新套用生態持續最佳化。

「中美大國賽局背景下,中國在高端芯片、核心軟體、關鍵材料、智慧終端處理器等領域面臨的‘卡脖子’難題,一定要透過創新努力突破。同時,進一步發揮企業在顛覆性技術創新中的作用,解決顛覆性技術創新不足導致的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足的問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資訊化部原部長苗圩表示。

「建議進一步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讓企業成為國家重大科技計畫中的‘出題者’,推進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企業戰略性研釋出局的有效對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原上將部長高津說。

「在對制造業企業的支持政策實施過程中,不宜以企業的所有制來劃分,而應以大企業、中小企業等企業規模分級分類支持創新發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激發廣大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徐曉蘭表示。

向智慧

加速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5月17日下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位於長沙的18號工廠內,一塊占據整面墻的電子顯示器上數據閃動,螢幕上的「C端互聯」「三現數據」「裝置互聯」「燈塔實景」「智慧產品」等數位化系統串聯起生產制造、企業管理和供應銷售的各個方面。

點選C端客戶裝置大數據管理平台,工廠生產出的裝置線上數量、日總工作時長、裝置開工率趨勢、裝置油耗趨勢等數據立刻「躍然屏上」。大數據甚至可以精確到每一台裝置的情況,服務訂單號、狀態、現場服務時長等,一清二楚。

「每個連結點進去都別有洞天。這些數據蘊含著豐富的資訊,比如根據裝置在各個套用場景的執行時長、開工情況,可以判斷相關行業的發展態勢和整體走向,可以看出市場行情如何,推算出裝置需求將增長還是收縮。」全國政協委員、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向文波告訴調研組,機械行業周期性強,需要洞見市場趨勢。依靠大數據的「慧眼」,決策者們可以對下一階段的生產計劃及時調整,更好地應對市場需求。

近年來,三一重工透過數位化轉型,構建了智慧營運生態體系,其中就包含以「燈塔工廠」建設為核心的智慧化營運場景。如今,三一重工已在海內外規劃建設了46座「燈塔工廠」,端到端物流系統可以實作10余萬種不同型別零件的自動搬運和上下料,堪稱「燈塔工廠」有效運作的「毛細血管」。此外,1540個傳感器和200台全聯網機器人每天產生超過30TB的大數據,相當於一座20萬人口的縣城一天產生的手機網路流量。

而與改造前相比,18號工廠也「面貌一新」——產能提升了123%,人員效率提升了98%,單位制造成本降低了29%,轉型成效卓著。

加速向數位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已成為傳統制造業發展的趨勢。三一重工並不是個例,在湖南,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到這場數智化改造的浪潮中。

「實踐證明,智慧化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在數位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當下,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對傳統制造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能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進而增強產品品質,提升企業的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工商聯主席張健表示。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工業互聯網、‘產業大腦’等平台的助力,如果數據資源分散,就難以發揮數據資源流通倍增作用,使技術賦能難度增加。建議加大全國範圍統籌協調和宣傳力度,助推包括促進數據要素流通在內的中央關於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一系列重大政策落細落地落實。」全國政協委員、空軍原中將副司令員王偉說。

「要註意的是,加快制造業數位化轉型,應立足不同產業特點和差異化需求,分類探索路徑,樹立典型標桿,強化引領示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國平認為,既要鼓勵龍頭企業共享解決方案和產業鏈資源,也要針對中小企業共性需求推出輕量級、低成本、標準化解決方案,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一起「轉」起來。

向綠色

厚植傳統制造業生態底色

位於湘潭市九華經濟開發區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占地面積892畝,除了辦公行政大樓、高等級潔凈廠房、員工宿舍及一些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外,還有一座15萬千伏安專用變電站。

光、儲、充等太陽能光伏計畫是藍思科技建立可再生能源體系及實作碳減排的主要手段。藍思科技集團董事長周群飛告訴調研組,藍思科技目前有4個園區建設了光伏電站,裝機總量超過20MW,年發電量超過2000萬度。每年可減少6000噸標煤消耗和16000噸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2022年,南方電網還在藍思科技松山湖園區建設了一個總容量為53MW(百萬瓦)/105MWh(百萬瓦時)的使用者側儲能計畫,平均每天移峰填谷約10萬度電,這是目前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使用者側磷酸鐵鋰電化學儲能計畫。這是藍思科技布局的一個光伏、儲能一體化的減碳新計畫。

「我們一方面透過生產光伏產品、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儲能計畫等方式來增加新能源的增量,另一方面,透過數位化技術追蹤碳足跡、更新舊裝置節能減排等軟、硬結合的方式,從碳存量中下功夫,盡量減少碳的排放,從而推動‘雙碳’目標的實作。」周群飛說。

藍思科技的工業互聯網系統研發套用技術已積澱多年,利用監測和采集裝置,將各工廠能耗數據同步收集到公司互聯網「藍思雲」中,進行整理、儲存、分析和套用,實作能源的分項計量、線上監測和分析,實作了裝置、人員、環境、物料、能源等要素的數據化、標準化和可控化。其中,對加壓、烤爐、清洗、鍍膜等高耗能裝置的改造最佳化成效尤為顯著,從源頭上減少了碳排放。

綠色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是傳統制造業升級改造的核心命題。今年年初,工業和資訊化部等七部門釋出【關於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進行了全面部署。【意見】提出,將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最佳化綠色低碳標桿培育體系,到2030年各級綠色工廠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比重超過40%。

「制造業在發展實體經濟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發展新質生產力,必然要求進一步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加快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做大做強綠色低碳產業,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有力支撐。」苗圩表示。

在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誌安看來,能源是制造業發展的基礎,發展綠色能源、清潔能源,積極培育能源新業態新模式,可以有力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既要推動傳統能源綠色轉型,又要積極發展新能源、謀劃布局未來能源發展新格局,並深挖能源資源節約潛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原副院長趙凡認為,制造業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升級是實作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關鍵環節。「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聚焦綠色低碳轉型,推進關鍵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顛覆性技術攻關,以數位技術賦能制造業綠色轉型。同時,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與套用,實作綠色低碳創新效能向制造業產業有利競爭的有效轉化。」

「產業化是實作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基本立足點。應充分發揮綠色低碳產業協同聯動整體優勢,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綠色低碳升級、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鞏固提升、新興產業綠色高起點發展、綠色低碳未來產業培育,擦亮新型工業化生態底色,為實作中國傳統制造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統戰部部長隋忠誠表示。

記者:呂巍

文字編輯:張園

新媒體編輯:馬鑫雨(實習)

稽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