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變了!開始給土地市場護盤了!

2024-10-17財經

最近真的是好訊息不間斷啊,政策面的好訊息不說了,市場面的好訊息,新房賣的不錯,二手房業主敢於加價,現在就連民企都開始返場拿地了。

大家都知道,最近三年的土地市場,各批次土拍基本都是國央企城投「包場」,民企一度隱身,場面十分尷尬。

國央企成為市場主力,民企持續隱身,這意味房地產的日子並不好過,大家都在努力維持資金鏈不斷裂,僅僅能夠實作「保交樓」目標,就算足夠了。

但最近,不一樣了,各個城市的土拍都出現了民企的身影。

10月9日, 鄭州 3塊地開拍,其中1塊終止出讓,另外2塊中的一塊被其本地民營房企買入。

就在鄭州拍完的第二天, 西安 也成功賣出2塊地,其中1塊也是被其本土民營房企拿去了。

杭州 也是一樣,媒體統計的數據,今年杭州近5個批次土地供應中拿地的主力都是民企,其次是混合所有制房企,國企和央企拿地的數量排名都很靠後。

類似民營房企開始活躍的城市還有徐州、雲南、成都。

民營房企開始活躍, 至少傳達出一種訊號,大家對市場的信心開始回升了。

不過估計大家心中也有疑惑,市場情緒轉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銷售端的向好數據還沒有完完全全呈現出來,至少目前來看,市場還需要觀察,那麽房企是哪來的錢突然湧進市場的呢?

我查了一下各城市土拍最近露臉的一些民企的背景,這些民企普遍分為兩種情況:

1、之前沒有涉足過房地產或是手裏只有一兩塊地,現在看好行情,想在新一輪競爭中分一杯羹。 拍下徐州地塊的民企、在全國各地買買買的「陜北大佬」,以及在成都和西安都拿了地的貝殼都屬於這種情況。

2、深耕原生的中小房企,手裏有存貨,也持續在賣,手裏資金談不上很充裕,但也沒有很缺錢,市場下行之後,出於保守起見,逐漸在土拍市場息影,現在市場擡頭,開始搶占市場,為之後的擴張做準備。成都民企潤達豐濱江,以及鄭州民企正弘置業都是這種情況。

這能說明兩個問題:

1、市場洗牌還在繼續。這是好事,優勝略汰,勝者為王,不跑出來一些新鮮血液,行業就沒辦法進步。

2、現在入場的都是一些手上資金轉的開的民企,那些前兩年靠高杠桿拿地,手裏有高價地庫存的房企,現在很多還困在資金問題上,動不了。

說下上面的第二點。

現在不管是民企,還是混合制所有企業,還是央國企,面臨的問題還是沒變: 去化難、銷售回款減少、資金壓力仍然較大。

克爾瑞根據特定樣本,記錄了這幾年上市房企的現金持有量變化情況,從2021年到今年上半年,上市房企的現金持有量一直在減少。

到今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已經減少到大概只有2021年的一半了。

細分的具體各型別房企的數據雖然沒有,但是不用看數據,就能知道,民營房企一定是這裏面最慘的。

就連萬科這樣的大房企都得靠著賣資產過寒冬,其他中小民營房企就不用說了。

具體的例子就不再列了,很多實情慘狀大家這兩年看的也比較多。

現在部份民營房企開始返場拿地,是市場情緒回升的一個訊號, 但也能看做是更多民營房企爬出冰窟窿的訊號。

為啥這樣說呢?

其實一個理由就夠了,市場需要民營經濟,要想把房地產拉起來,民營房企在其中必須得扮演角色。

國企用來強國,民企用來富民, 這就是民營經濟的重要性。

最近的一個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字裏行間透露出國家隊這次將不遺余力扶持民營經濟、最佳化營商環境。

雖然之前也有類似的檔,但是上升到法律層面那就另說了,這就是劃時代性意義的。

房地產層面其實早就有舉措了,除了把具體的計畫納入融資白名單之外,就是517救市政策上首提的 允許地方政府透過專項債回收土地。

10月12日,國新辦會議上,財政部副部長又再次重申了這一政策: 考慮到當前各地閑置未開發土地相對較多,支持地方政府使用專項債券回收符合條件的閑置存量土地,確有需要地區也可以用於新增土地儲備計畫。

什麽叫土地專項債,很多人不明白,就是國家給地方錢,讓地方可以直接拿錢發展房地產, 地方可以直接使用國家給的這個土地專項債來管理土地回收土地。

說白一點就是告訴各個城市以後不要再賤賣土地了,我直接給你錢,你把那些地甚至可以回收回來,土地收入不足沒關系,我用專項債,直接給你錢。

這就是國家給土地市場護盤。

有了土地專項債,地方在房地產上不會窮,同時可以很好的控制土地,控制土地價格,同時也能控制房價,從而實作房價的止跌回穩,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專項債用的最巧妙的地方。

這項政策雖然針對的是全部型別的房企,但是看過中國目前的土儲結構後,你就知道這一政策對於民營房企來說有多振奮。

根據克爾瑞的數據,2022年銷售百強中,央企的總土儲占24%,地方國企總土儲占28%,民企總土儲的占比為48%。

如果參考2022年的數據,那麽就是說, 中國幾乎有一半的土地儲備在民營房企手中。

現在這些被民企攥在手裏的地,就是一份等待變現的資產,通俗來說就是民企有地沒錢,只有把這些地賣出去,這些民企才能有活路。

但是賣資產也得有人接不是,以前還有國央企兜底,但現在很多國央企也撐不住了,所以還得靠地方。

「允許地方政府透過專項債回收土地」也算是民企等到的「回血」機會吧。

地被回收之後,民企手裏有了錢,自然會去土地市場搶占優質資產。

而且這不是空頭支票了,已經有地方開始試水成功了, 上個月越秀就和廣州城建簽了收儲協定,把番禺區暨南大學地塊轉給了土地開發中心,價格50億,補償方式是票據。

越秀已經退了四塊地,政府收這些地,主要用來公共管理和服務,越秀也拿到了120億的資金。

以票據來說的話,之後可以用到拍地上,有點類似於現在很多城市在推行的以舊換新,老房子收上來,不給錢,只給房票,還是能夠啟用市場的。

其他城市會不會跟進現在還不知道,但是事情的走向是越來越好了,銷售在慢慢回暖,閑置土地也有了結束路徑,市場算是又多了一劑強心針。

PS: 這一輪我覺得深圳放松了限購後行情來得太快了,好多人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