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中國斥資50億美元購買美國廢棄油田,投資是否盈利?

2024-10-19財經

哈薩克內部擁有一座規模巨大的油田,是近些年來發現的最大的油田之一。然而,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紛紛撤資,認為這個油田毫無開發前景,是一個被廢棄的油田。盡管這樣,中國以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座油田。西方國家甚至嘲笑我們會失敗,但現在這座油田的情況如何呢?是盈利還是虧損?

卡沙甘油田的歷史非常復雜。哈薩克是中亞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達到272.49萬平方公裏,也是世界最大的內陸國。該國的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探明的石油儲量高達140億噸,大多數位於裡海沿岸。卡沙甘油田就坐落在裡海北岸附近的古城阿特勞,這座城市建於1640年,位於烏拉爾河和裡海的河口,面積大約600平方公裏,是阿特勞州的首府,附近的油氣資源豐富,使其成為國內最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阿特勞煉油廠在國內占據重要地位。目前,阿特勞是中國在哈薩克「一帶一路」倡議中最西側的發展地區。

在蘇聯時期,哈薩克是蘇聯中亞的最大加盟國。1988年,蘇聯地質學家首次在裡海北岸發現了石油潛力,但由於勘探地點附近自然條件惡劣,當時的近海鉆井技術有限,加上蘇聯本身已經瀕臨解體,國內經濟困難,無法進行油田的勘探和開發。

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於1991年宣布獨立。失去了蘇聯這個靠山後,國內經濟困難,能源產業成為推動國家發展的唯一力量,但本身缺乏勘探和開采技術,大部份油田都落入外資手中。卡沙甘油田在2000年被義大利油氣公司勘探並命名,由卡沙甘、卡伊蘭、卡拉姆卡斯及阿克托德四個油氣區塊組成,總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裏,地質儲量達380億桶,可開采儲量在70至90億桶之間,預計未來日產量可達150萬桶。自1968年美國在阿拉斯加發現普魯特赫本油田以來,這是30多年裏全球發現的最大油田,一度成為國際爭奪的焦點。

多家公司經過實地勘探後認為,卡沙甘油田的開采環境極其惡劣。預計成功開采需要在海上鉆設240口油井,建立超過30個自動鉆井中心和多個技術營運裝置,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開發過程中需應對風暴、結冰和爆管等多種不確定性,這不僅是技術挑戰,還需要巨額資金投入,使得油田開采陷入困境。

因此,西方國家決定聯合開發此油田,並成立了一個聯合公司,包括義大利、英國、美國、挪威和俄羅斯等能源巨頭。起初,作為東道主的哈薩克還保持了14.28%的股份,但由於缺乏持續投入的能力,最終將所有股份賣給了美國和日本公司。

盡管有多家外資企業的參與,該油田的開發依然沒有成功,英國和挪威等公司相繼結束。到了2003年,卡沙甘油田仍未開采,英國BG集團也選擇結束。此時,該油田引起了中國的註意,提出購買意向。但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西方強烈反對中企加入。通用石油利用優先認股權的優勢,與其他企業合作,平分了英國企業拋售的股權。2005年,已經失去所有股權的哈薩克買下了BG集團剩余的8.33%股份,重新成為股東。但此時,中國與卡沙甘油田的機會似乎已經錯過,然而十年後,形勢發生了變化。

中國接手哈薩克被廢棄的油田

由於卡沙甘油田面臨巨大的技術挑戰和開發成本的持續增長,試采時間一再推遲,開發費用從最初的570億美元激增至1360億美元。經過數十年的努力,這個計畫幾乎毫無成果,投資越來越高。期間,由於環境汙染等問題,油田的開發被多次叫停。2012年,哈薩克因環保問題對油田聯合公司處以500萬美元罰款,加上哈薩克對石油開采法律的修改,使得各大企業更加謹慎。

2013年,在油田準備重新試采時,美國企業看不到希望,決定將其股份賣給印度。哈薩克見狀,利用股東身份攔截了美國企業的7.14%股份,並將這部份股份以5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中國石油。

當美西方等待觀望時,這個延遲了數十年的油田在中國參與後不久便開始了石油生產。但僅兩周後,因天然氣泄漏被迫停產。恢復後,同年十月又發生了天然氣泄漏,油田的陸上管道需要更換,顯示了開發過程的困難。那麽,這樣一個連西方都難以應對的廢棄油田,中國接手後能否盈利呢?

卡沙甘油田的開采現狀

卡沙甘油田的開采難度顯而易見,但對於相繼建設了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等世界級高難度基建的中國來說,要想攻克並不是什麽難題,中國結合當地有限的條件,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套新開發方案,並建設了躲避風暴的大壩、拓寬加深航道等。2016年9月,油田正式進入生產階段,同年10月,卡沙甘油田進行了首次原油出口,出口量達到26500噸,僅一年,年產便達到了890萬噸,截止到2021年,油田原油出口量已經突破1500萬噸大關,且目前仍在連年增長,2023年,哈薩克表示,卡沙甘油田生產潛力每年可達7500萬噸。

而哈薩克也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能源貿易夥伴,2023年,中哈石油交易額同比增長7.5%。且為了方便卡沙甘等裡海油田的運輸能力,加強中哈的貿易關系,中國還與哈薩克合作建設了一條中哈原油管道,該管道西以阿特勞為起點,東至阿拉山口進入中國新疆,全長超2800公裏,年輸油能力高達2000 萬噸,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該管道也被譽為「絲綢之路第一管道」。

可見中國開發卡沙甘油田,建設油氣管道,收獲的不只是資源保障和經濟收益,同時也加強了中哈關系,從而為中國開啟了中亞、南亞、甚至是歐洲的重要市場,並進一步提升了國際地位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