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註】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鄧小平凝視未來,深邃的眼神裏流露出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在他看來,推動社會發展,就像血液流動於身體之中一樣,是生存和發展的必要之道。他提出的設想,就像一幅精心繪制的藍圖,將中國發展的目標明確地呈現在人們眼前。從他設定的起始點,也就是八十年代初期算起,整個行程將會分兩步走。他預見性地提出,在二十年的時間裏,國民生產總值將會翻兩番。當時間的指標指向本世紀末,他深信,我們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將達到八百美元,達到令人向往的小康生活水平。這不僅是鄧小平的理論設想,更是他對人民的莊重承諾和對國家未來的深切期盼。
經過深思熟慮,以下是我對這段話的重寫:在他的戰略規劃中,寄望在未來的歲月中耕耘約三十至五十載。當他回望時,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百年華誕之際,希望祖國已邁進了中等已開發國家的行列,躋身世界強國之林。這是他堅定的承諾,也是他的熱切期盼和執著追求的理想。
讓一個人口龐大的國家邁向中等發達水平,這是一項世界矚目的大事。中國無數有誌之士歷經百年奮鬥,他們所追求的不正是國家的繁榮昌盛與民眾的富足生活嗎?
重塑此目標的路徑,乃是透過富有改革氣息的開闔創新之舉。這種改革,賦予了經濟蓬勃發展的活力,宛如春風拂面,激蕩著社會發展的熱情。
在時間的洪流中,中國經濟的波瀾壯闊畫卷逐漸展開。從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的萌芽狀態起步,國民生產總值以驚人的速度壯大,從一個小小的起點揚帆起航,向著巨大的數位前行。彼時,GDP數值停留在3588萬億元的起點上,如同初生的朝陽,充滿無限可能。而到了世紀之交的1996年,這個數位猶如鳳凰涅槃般騰飛至高峰,一躍達到了驚人的水平——驚人的六萬七千億,相對於十七年前已呈驚濤駭浪般的躍升趨勢。它是如鷹翺翔於天際的壯觀景象,從最初的低空飛行到直沖雲霄,翻飛了高達十八倍有余。與此同時,猶如走在新時代鼓點上的每一個個體感受到了自身境況的巨大變遷——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從小小的石頭火花發展到熱情燃燒的火炬燃燒不止,從一縷縷脆弱的火苗跳躍到近日的驚人成就:每人手中的經濟資源躍升至五千多元人民幣的龐大數額,這種成就飛躍之迅猛猶如星河墜落般的十二倍之多。
改革行程中,盡管經濟發展迅猛,猶如奔騰的江河,但其間也伴隨著如波濤洶湧般的劇烈波動。
【1、第一次波動:1978一1981年】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動蕩之後,人們對經濟發展的渴望愈發強烈,他們懷揣著奪回失去時間的決心。到了1978年,工業的蓬勃發展呼喚著全速前進,國家在這一時期的基建投入猶如註入血液的強心劑,其撥款數額較上年激增了四成以上,同時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裝置。這一年,全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總額達到了驚人的480億元,其中,國家的投資額度為396億元,相較於1976年,這一數位增加了超過一倍。積累率也達到了36.5%,顯示出強大的發展動力。財政雖然集中了大量的資金,國家財政在國民收入中的占比高達37.2%,但中央財政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在鋼材進口方面,雖然1978年進口鋼材數量超過了800萬噸,較上年增長了超過六成,但仍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在1979年春天的那場中央工作會議上,決策者以調整為核心,倡導「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策略。這次會議倡導重塑經濟布局,強調把過度的經濟建設投資控制在更合理的範圍,從超過的450億元投資中壓縮至關鍵的360億元。這樣的調整並非簡單的削減,而是對資源的明智配置。決策者們提議用這些節省下來的資金去支持農業的復蘇,讓農民的辛勞果實更有價值,並提高勞動者的待遇,確保他們的辛勤工作得到應有的報酬。
然而,面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重挑戰,面對重建熱情未減的建設浪潮,其規模似乎未能如我們所期待那般適當縮小,導致了局勢的不確定性增大。尤其是身處資訊獨特的視角切換的,在這生機勃發的八十年代,全國基礎建設投資在穩步前進的步調中一舉突破數位邊緣線,直接達到了539億元的高額數位。這一變化反映了原本用於改善人民生活的投入已經突破了預定的計劃框架。由於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的財政狀況如同滾雪球般,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迅速下滑,最終在年底產生了高達127.5億元的財政赤字。這不僅對當年的物價造成了影響,使得物價指數相對於前一年上升了約六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對於當時的民眾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沈重的經濟壓力和心理負擔。面對這一現狀,雖然問題尚未像八十年代後期那樣嚴重到不可逆轉的地步,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已經無法從容面對這種經濟上的沖擊和心理上的波動了。
在金黃的秋葉輕輕飄落之際,國務院於1980年的十月和十一月,連續召開全體會議與省長會議。它們仿佛歲月的敘述者,講述了政府對經濟的深度調整以及對社會政治的堅定決心。決策如同堅定的誓言,它表達了一個清晰的意向:「我們要在經濟領域做出進一步的調整步伐,同時也必須在政治領域內營造一個更為和諧穩固的安定團結氛圍。」這兩個會議形成的決策仿佛一個慈愛的長者對未來的期盼和指引,讓人們充滿信心與期待。
面對社會建設的重大決策,國家精心調配資源,將基礎建設投資定位在300億元這一關鍵數值上,且隨後追加投資80億元,最終實作了433億元的實際投入。銀行信貸也同步收緊,以確保資金的高效利用。國家策略性地將工業生產的增速控制在預期的3%,最終實際完成4.1%的增長,展現了精準調控的能力。同時,國家還實施了各項開支的精細管理,包括軍費在內的多項開支得到有效壓縮,使得財政赤字的狀況大為改善,在1981年將赤字減少至象征性的25億元,展現出了負責任的財政管理態度。
在歷史的舞台上,經濟的脈搏在跳動。一九七八年,經濟大潮躍至巔峰,國內生產毛額如激流勇進,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相比上一年,增長率高達11.7%。然而,如波濤翻滾的海洋中亦有平緩之岸,一九八一年便來到了那令人振奮的最低點,但是這一刻的低潮只是經濟周期性起伏的一部份,生產總值仍保持穩定態勢,向世人證明它的韌性,盡管相較於上一年,其增長率調整至更為穩健的6.7%。
在1981年,輕工業展現出了蓬勃的發展活力,增長率高達14.1%。在工業總產值的舞台上,輕工業的比重也從昔日的配角躍升為主角,其在整個行業中的地位持續攀升,由原本的占全產業的43.7%,直至躍進至至關重要的占比數位——高達令人矚目的數位數位數位達成了明顯的飛躍和轉變——增長了至近百分之五十一以上。各種消費品行業諸如紡織品、手表制造等迎來了跨越式的發展階段,其中尤以耐用消費品行業如自由車、縫紉機、電視機、洗衣機和電風扇等尤為突出,它們中的許多產品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幾十個百分點,甚至直接實作了倍數級的跨越性增長,大放異彩,並且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顯現出對大眾生活方式影響力不斷提高。
歲月流轉,這些商品一直是憑票據供應,購買一輛自由車也得依靠人情關系走後門。然而經過深思熟慮的調整策略,日用消費品市場短短幾年便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逐漸展現出人性化、個人化的新面貌。
【2、第二次波動:1982一1986年】
在經歷了1981年的增長減速後,中國經濟在1982年重新振作,國內生產毛額呈現出強勢反彈,增長率達到了8.7%。隨後,在1983年,這一增長勢頭更加強勁,達到了驚人的11.8%。然而,猶如夏日的炎熱難以持久,到了1984年下半年,經濟再次展現過熱跡象,如同烈火燃燒,似乎難以控制。
在時間的洪流中,工業發展的脈搏在躍動。1984年四季度,工業的生命力展現出強烈的活力,增長振幅高達驚人的17.3%。而到了年末的鐘聲敲響之際,工業的脈搏跳動的更加劇烈,其中尤以十二月份最為顯著,增速飆升至20.6%。這不僅僅是一場短暫的沖刺,因為進入新的一年,即邁入春季的門檻時,工業的強勁增長態勢依舊不減,第一季度便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了23%。這種工業的高速增長,如同一個充滿力量的巨人,在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此同時,全國職工的薪資性現金支出也在這一年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相比上一年增長了高達22.3%,仿佛每個勞動者的努力都得到了應有的報酬。年末時刻更是讓人興奮,那時的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薪水的小幅增長,更有豐厚的獎金、各式各樣的補貼以及實物獎勵。這種物質與精神雙豐收的喜悅時刻成為了這一年難忘的亮點。
到了1985年的初春時節,人們的薪資以及其他個人支出相較於上一年同期,如春風拂面般增長了40.6%。與此同時,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如同春天的洪流般迅速湧動,不斷擴大。消費與投資的雙翼齊飛,讓社會總需求如同一股狂風,疾速超過了社會總供給的容納能力。
在1984年的尾聲,銀行的工業貸款余額躍升了35%,這一增幅遠遠超越了工業自身的成長速度。當年的貨幣投放量,已經達到新中國成立至1983年投放總量的一半,並且實際投放量遠超計劃,達到了計劃的3倍之多。而在1985年初,貨幣投放更是掀起了一波洶湧的增勢。這一年,全國零售物價的總體指數比上一年飆升了8.8%,成為了二十多年來的最高峰值。銀行和工業的脈搏在這一時期跳動得更加劇烈,貨幣流通的浪潮洶湧澎湃,推動著整個社會的經濟大潮不斷向前湧動。
改革的洪流於一九八五年激蕩而起,這一年的社會總產值跳漲,上揚了高達百分之十六點二的增長率,不僅彰顯了巨大的經濟活力,更是改革以來的巔峰之作。這一年,國有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如同破土而出的巨樹,迅猛生長,繼一九八四年的百分之二十四點五的強勢基礎上,又實作了一場華麗跳躍,躍升百分之三十九點四的壯舉。1985年不僅成為了經濟增長的高潮之年,更是這一輪經濟波動的巔峰之峰。
為了應對社會總需求超出社會總供給的難題,我們在1985年初實施了「宏觀經濟調節與控制」的決策。此時,貨幣投放的大門被適度收緊,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基金的膨脹也被抑制,以重新調整經濟結構。這樣的調整雖有必要,但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並接受。特別是地方政府對此反應各異,他們認為自身地區經濟並未「過熱」,希望在中央的統一調整策略中能有更多區別對待的措施。他們表示不希望一刀切的調整政策阻礙地區發展活力。
我理解你對其他地區的信貸規模進行了適度調控,但我所在地區,你可別動手動腳壓縮得太過。雖然這次調控取得了一定成果,過熱經濟開始趨於平穩,但總需求仍然超出了總供給的承受能力。對此,請保持關註並慎重對待我這裏的狀況。
在國務院於1986年1月13日召開的全體會議和全國計劃、經濟工作會議上,面對經濟局勢,我們意識到社會總需求仍然超越總供給,經濟生活中依然存在著不穩定因素。因此,我們提出堅定立場,「堅決調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遏制消費基金膨脹現象」。這樣的決策更像是一個堅定的承諾,表明我們不會忽視任何影響經濟穩定的因素,致力於推動經濟穩健前行。
在這個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電力、原料和交通資源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據水電部門測算,全國電力短缺情況嚴峻,缺電量高達約一千兩百萬千瓦,相當於全國總裝機容量的五分之一左右。電量短缺嚴重,缺電量在四百五十億度至五百億度之間,這幾乎相當於全國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具體到地區的電網執行情況來看,京津唐電網在一月份時已經拉閘近萬次;而華東電網在一月份因缺電嚴重而限制供電近四百萬千瓦,給工業產值帶來了四千多萬元的損失。在全國範圍內,約有五分之一的生產能力因為缺電而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這種電力短缺的情況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
在1986年,國家持續強化並最佳化宏觀調控策略,使得經濟形勢從緊張轉向穩定,呈現穩健的態勢。那時的全社會零售物價指數溫和下降至6%,相比於前一年的8.8%,顯示了一定的降幅。然而,固定資產投資的管理並未如願達到預期目標,消費需求依然迅猛增長。國家財政雖然透過內外債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補充,但依然面臨了70.5億元的赤字困境。在這一背景下,廣義貨幣(M2)供應量增長了29.3%,現金流通量(M0)也相應增加了23.3%,猶如在經濟舞台上默默上演的一出戲劇,其波折和挑戰不斷。
在1987年,中央以「穩定經濟,深化改革」為指引,首要重視經濟的穩定。面對消費基金迅猛增長,經濟效益不盡如人意的挑戰,全國掀起了一場以「增產節約、增收節支」為主題的運動。在這一年,投資與消費需求的步伐略有放緩,社會總體供給情況出現好轉。曾經自1984年下半年起的經濟「過熱」狀況得到了有效抑制。到了1987年底,財政赤字和貨幣供應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按計劃順利維持在預設的軌域內。
然而,社會的總需求依然超越總供給的承載能力。到了年末,現金流通量相較上年底呈現出激增,漲幅達19.4%,國內信貸規模亦呈現蓬勃的增長態勢,擴張了21.2%。社會零售物價指數攀升,比1986年的水平高出不少,已飆升至7.3%。與1985年的情況相比,雖然那時的物價指數上升了8.8%,其中有物價改革措施推出的影響,但在1987年,沒有了改革措施的推手,物價上漲的態勢更顯顯著,更多的是貨幣供應過多所帶來的直接結果。這一趨勢更加凸顯了貨幣力量的主導作用。
【3、第三次波動:1987一1990年】
在經濟波瀾的舞動下,第二輪經濟波動剛剛穩住腳步,但一股更加強大的經濟潮流突然席卷而來。1987年國內生產毛額呈現出迅猛的活力,增長高達驚人的數位——高達令人矚目的百分比數值後又有新高峰,即在風起雲湧的經濟發展大環境下,1988年國內生產毛額繼續高歌猛進,增長率達到了令人矚目的水平,達到了令人振奮的百分比數值。
面對1988年商品零售的疾風驟雨,物價指數狂飆至18.5%,如巨浪洶湧般引起社會的廣泛關註與不安,仿佛一場無聲的風暴在人們心中掀起了波瀾。
在1988年,社會的需求大潮與供給能力出現了嚴重的步伐不一。這種失衡的狀況並非突然冒出,而是與自1984年起逐步積累的問題息息相關。回顧過去的四年,從1984年至1987年,我們的國民收入在物價的參照下以年均17.9%的速度穩健成長。然而,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像一匹奔騰的駿馬,以年均高達26.3%的速度不斷壯大。與此同時,居民手中的貨幣收入也以年均21.8%的速度穩步上升,社會集團購買力也在快速增長,年均增幅達到了驚人的21.2%。這一切都呈現出一種復雜的態勢,仿佛在演奏一曲跌宕起伏的交響樂。
在經濟的脈動中,投資和消費的活力如泉水般湧動,其增長勢頭疾如閃電,遠遠超越了國民收入的穩步前行。這一現象,使得具備支付能力的需求連年超越社會的總體供應能力,形成了一種供需的張力。到了1988年,這種需求如潮洶湧,較上年激增了22.1%,而社會的總供給,卻只舞動了增長的羽翼,上揚了19.3%。供需之間的差率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數位,而是經濟的警鐘,它從上一年的13.6%擴大到了震撼的16.2%。全年下來,市場貨源與購買力之間的鴻溝已然達到了驚人的800億元,仿佛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在供需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風雲激蕩的1988年,全國的物價如同一場巨浪席卷而來,迅猛地躍升,社會零售物價的總體指數飆升至18.5%,堪稱歷史之最。然而,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中央決策層如同穩健的舵手,毅然決定直面物價挑戰,他們的決策就像那時代的號角,吹響了闖關的沖鋒。
在風雲激蕩的1988年,產業結構間的矛盾日漸尖銳。當時,農業的步履顯得尤為遲緩,仿佛一位老者在追逐年輕人的腳步,始終難以與工業的迅猛發展並肩前行。農業的增長僅有微弱的3.1%,而工業則猶如一匹黑馬,迅猛奔騰,增速高達20.7%。二者之間的比例差距懸殊,近乎1與7的落差讓人觸目驚心。即便在工業內部,基礎產業的生長也難以匹配加工工業的繁榮,兩者的距離不斷拉大。如同兩隊彼此競爭的路標,一路疾馳向前,但前進的步伐並不協調。
在充滿混亂和多元化的年代,即將迎接新的一年的尾聲之際,即一九八八年,經濟秩序面臨嚴峻挑戰。在雙軌價格機制的背景下,一種商品承載多重價格重擔。其間巨大價差的吸重力激發出一股商業激情。正如那時候的社會風潮所言:「無論是工農兵還是學生商人,都來投入商海搏擊」,一個活躍的經商熱忱悄然興起。然而,市場中也充斥著官商與私商的投機倒把行為,權力與金錢之間的不正當交易成為了社會不良風氣的主角。這種地下的「黑暗交易所」阻礙了正常市場秩序的形成和發展。這是一幅暗流湧動而又飽含爭議的時代畫卷。
公眾情緒逐漸高漲,不滿之聲此起彼伏,政府雖努力應對,但情勢似乎難以控制。歲月如梭,進入時光深處的 1988 年逐漸在沈寂中燃燒出一場炙熱的火焰。當年實際隱藏著重大經濟和社會的挑戰,無疑讓局勢走入了懸崖邊緣的緊張階段。而在那一年的秋季展開的整頓重塑之舉,雖然顯現為經濟的降溫和調整,但其核心意義更像是在為了挽回這場嚴峻的社會危機。這更像是一次挑戰中的勇敢反擊,為了平衡社會的不安而做出的人格化努力。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軟著陸」策略並未取得顯著成效,因此此次我們選擇了更為果斷的「猛藥」。自一九八八年九月起,我們采取了貨幣緊縮政策的強硬手段,對信貸進行了嚴格控制,銀根得以收緊。到了一九八九年,面對價格上漲的壓力,我們對固定資產的投資進行了大振幅調整,實際投資額比上一年驟降了百分之三十。這是自一九五零年以來未曾有過的巨變,其影響之深僅次於一九六一年的重大調整。這樣的決策展現了我們決策的果斷與勇氣。
這段猛藥的實行反響激烈。抑制通脹硝煙散後,經濟的穩健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副作用。我們嘗試控制經濟的膨脹性步伐,促使其維持在適宜的水平上。自1988年9月啟動緊縮政策以來,曾經狂飆突進的工業速度逐漸放緩。然而,到了1989年上半年,其復蘇力度驚人,實作了相較於前一年的同期增長達到了10.8%,展示出堅韌不拔的活力。
在即將步入尾聲的1989年,未曾預見的情況悄然降臨:自夏季的微風輕拂後,工業生產的脈搏突然急轉直下,呈現直線下滑的趨勢。某些月份,增長曲線甚至逆轉為負,似乎在訴說著無聲的困境與壓力。
中國的工業心跳澎湃,依靠著迅猛的速度得以生存。當速度跌至某一底線,利潤便會悄然溜走。譬如鄉鎮企業,一旦增速減緩至低於十五度的速度限制,就連經營之門也難以支撐。若速度遲緩下來,如同活力喪失,經濟效益將無可避免地降低。在遙遠的記憶之海中,回到那歲月的拐角處—— 1989年的那個冬天,預算內的工業企業,面對虧損的陰霾比往年更加嚴峻,當月虧損額上升了百分之五十五三。實作利稅卻遭遇了逆風下滑,下降振幅高達百分之二十七四。這種趨勢如同烏雲壓頂,隨著生產速度的減緩而愈演愈烈,令企業界深感痛楚和困境。
在1989年的春天,人們對於剛剛過去的搶購熱潮心有余悸。彼時人們一致強調需要調控市場的需求,仿佛熱浪正炙。但命運與人們預先設想的截然不同,短時間裏出現的情形讓人們錯愕,以往認為需謹防的是過旺的需求,如今卻眼見市場漸漸冷卻,昔日的喧囂與瘋狂被現實擊得粉碎。這個「疲軟」,實際上是市場走向蕭條的警鐘。昔日百姓爭搶的貨物如今在倉柯瑞堆積如山,甚至貨架上的商品也無人問津。居民手中持有的巨額儲蓄如同沈寂的河流,人們不願輕易釋放這些資金來購買商品。市場的疲軟使得工廠承受了沈重的打擊。而在此背景下,整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統計數據更是一沈冷水——相比於前一年的數據僅增長了8.89%,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下滑了7.7%。工廠的產品無法順利銷售,許多企業面臨開工不足的問題。這一切都揭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市場正在降溫,而我們需要找到新的策略來應對這一挑戰。
數以千萬計的鄉鎮職工放下手中工作,離開喧囂的城市回到故土投身農耕的懷抱。雖然城市的工人們收入的名義數位似乎在上升,但這份增長卻未能完全覆蓋物價上漲的步伐,兩者之間相差了驚人的3.8個百分點。在春天的氣息中,全國有近一半的工人們因為種種原因被迫暫停工作,這一數位令人扼腕嘆息。此情此景讓人想起那段風起雲湧的年代——那是經濟挑戰最大的年份之一,城市待業人數已經接近了歷史最高峰,仿佛回到了那個充滿壓力的1979年。
面對市場疲軟的現實,工業萎縮、就業困境以及效益下降的挑戰接連不斷,社會各種聲音回響著解決之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到1989年11月,我們不得不做出決策調整,讓貨幣緊縮政策得以終結。從這時起,我們像對待一個需要被喚醒的巨人一樣,開始向市場大規模註入啟動資金,如同溫暖的春風希望吹拂復蘇的大地。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我們的投入效果顯著,讓資金如同激流湧出,朝著復蘇經濟的方向奔湧而去,貸款規模增加至驚人的千億元。
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晚期至初期中期,那是一段持續了十四個月的歷史時段。在此時期內,國家堅決推行了貨幣緊縮政策,力度之大,非同小可。這項政策如同一個巨大的力量場,對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制。然而,由於貨幣政策的實施並非立竿見影,其效果需要時間顯現並持續作用。因此,即便在貨幣逐漸松動的時期,那些過去的十四個月中實施的緊縮政策仍持續產生影響。
面對投入的大量啟動資金,卻如投入泥沼,市場依舊毫無動靜。經濟仿佛陷入停滯,失業數位繼續攀升,呈現出一幅不樂觀的景象。隨著時光的腳步步入1990年代,面對經濟衰退的巨大壓力,中央銀行作為決策者,也采取了人性化的貨幣政策策略調整,寬松的力度仿佛在與經濟衰退的壓力進行對話和協商。
上半年,銀行的貸款額度激增了六百一十二億元,創下了歷年同期的最高紀錄。這股資金的湧動激發了生產的熱潮,但市場卻未如期展開,如同新生的力量被困於無法展開的翅膀之中,新生產的貨物如同積壓的冰山,困於倉庫之內。企業的成品庫存數量猶如滾雪球般膨脹,流動資金壓力重重如山。企業間的債務糾紛愈發嚴重,如難以解開的一道死結,「三角債」已達三千億元以上,困擾著企業的穩健前行。
面對市場疲軟,在風雲變幻的三年——從一九八九至一九九一,我們目睹了一場看似未果的價格調整。就如同舞者向風的揮灑手勢,工廠的價格制定始終未能與國家的新規定同步。即便以原本的價格出售已顯艱難,而提價後的產品更是無人問津。仿佛市場並不響應這輪調整,而是將壓力轉嫁至企業身上。企業仿佛肩負重壓的舞者,背負著不斷攀升的產品成本卻無法轉化為售價的增長。那些躍動的姿態逐漸停滯後,這包沈重的經濟袱令企業在未來的歲月裏備受考驗,最終於三年後催生了一場由成本推動的價格浪潮。
在銀行的策略調控下,利率在九零年四月和八月兩度下調,這一系列動作以及其他積極的啟動措施,為經濟註入了新的活力。到了三季度末,中國經濟逐步從低谷中走出,開始了它的穩健復蘇之旅。復蘇的步伐雖然沈穩緩慢,但依然能夠感受到人們期待的目光和逐步增長的即期需求所帶來的希望。然而,到了九零年底,人們的憂慮如潮水般湧現。他們既擔心市場疲軟和工業復蘇的腳步過於遲緩,又擔心通貨膨脹的壓力再次卷土重來,攪動經濟的一池春水。
擔憂源自貨幣流通量的激增,自1989年四季度以來,貨幣投放規模急劇膨脹,經濟的復蘇似乎是以貨幣的巨大消耗為代價的。
在寬松貨幣政策的搖籃中,孕育著1991年的經濟律動。在這一年的晨曦中,北京的經濟學界仿佛聽到了物價上漲的鐘聲,預測其將大振幅擺動。然而,年終的鐘聲敲響時,我們驚奇地發現零售物價的記錄,卻只是一副內斂的形象——以低空的2.9%滑翔而下,超出經濟學界保守心理的外框預想。
從八十年代末的深秋至九十年代初,歷經五個季度,金融系統新增發放了超過四千三百億元的貸款。其中,在1989年的最後一個季度,我們投放了超過一千二百億元的額外貸款,而到了第二年則投放了三千多億元。如此高額的貨幣流通量,在人們的認知中通常伴隨著通脹率的飆升,然而這兩年的通脹率卻保持在令人困惑的低位,僅在百分之三以下徘徊。這樣的現象讓當時的人們感到不解。
多年之後回首,經濟衰退期間大量資金的註入,其影響並非立竿見影,而是在時間的沈澱下悄然發生。這些貨幣的投入,並未在當年顯現其力量,而是耐心等待經濟復蘇,甚至在經濟邁向下一個巔峰之際,它們的力量如春潮般湧現,從而催生新一輪的通脹高峰。這些貨幣,如同沈默的旁觀者,靜靜地等待並觀察,最終在關鍵時刻展現其影響力。
在1993年至1995年間,通貨膨脹連續三年的時間肆虐,這與九十年代初累積的大量貨幣有著密切的關聯。然而,在1991年,物價卻奇跡般地保持穩定,這其中不僅有時滯效應的助力,更有兩個重要原因在背後發揮作用。首先,當年的農業大豐收牢牢地穩定了食品價格,而這正是穩定大局的關鍵所在。其次,社會心理預期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的社會普遍預期價格不會上漲,與1988年的社會心理預期形成鮮明對比。在1991年的這種心理預期的驅動下,居民收入更多地轉化為儲蓄,而非消費基金消耗。因此,人們的消費欲望並未充分釋放,大部份收入選擇存入了銀行。
經過重塑,國有企業無疑是受影響的主力軍。我們的調控手段囊括了計劃和行政兩方面,而它們在作用非國有經濟時,影響遠遠小於國有經濟,呈現出鮮明的人格化差異。
這幾年來,工業領域呈現出迅猛的增長態勢,而非國有企業在這一增長中可謂大放異彩,其速度遠超國有企業。以全國工業總產值為例,在1990年,整體增長7.8%,全民工業即國有企業僅實作了微弱的增長,僅為3%。其中預算內的國營工業更是僅增長1.5%,相較之下,非國有經濟的各個領域表現出了更強的活力。集體所有制工業增長達到了驚人的9%,其中鄉辦工業的增幅更是達到了12.5%。而個體和私營工業的增速更是高達21%,外資企業的增長更是令人矚目,高達驚人的56%。當治理整頓告一段落時,非國有經濟的力量已經崛起,其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經超越了國有經濟。在這一時期,國有企業面臨的困境愈發嚴峻,虧損面擴大,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重塑中國經濟的輝煌篇章,治理整頓的最大成就莫過於徹底扭轉了長達三十多年的「短缺經濟」局面。昔日的賣方市場,一個由賣方主宰、買方無從選擇的舊時代已悄然逝去。那個時代,市場商品匱乏,消費者要想購買一件物品,不得不面對漫長的隊伍和復雜的「走後門」困境。商品擁有者儼然市場的主宰,他們手握定價權、品質控制權和品種選擇權。而現在,景象已然迥異。賣方必須笑臉迎買方,以優質的服務和高品質的產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這一轉變,不僅賦予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權和話語權,更彰顯了市場經濟的活力和潛力,實為歷史性的進步。
【4、第四次波動:1991一1996年】
面對兩年多的經濟發展低迷困境,社會各界對於增速的熱切期望持續攀升。鄧小平的南方講話春風拂面般為全國各地帶來發展啟迪,揭開了嶄新的篇章。各地紛紛響應號召,推出加速改革開放的新策略。有的地區銳意創新,倡導「超越常規」的發展策略,追求跨越式進步;有的地方則希望駛入發展的「快車道」,加速推進本地經濟的蓬勃發展。
於春天的三月份,全國人大的第七屆第五次盛大集會召開之際,代表們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展開審議,猶如湧動的浪潮,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與意見。在這場思維的交鋒中,【政府工作報告】如同一塊磨礪的石頭,經過代表們建設性的探討與建議,進行了逾百處的修訂與改進。然而,盡管【報告】中做出了細致的調整與完善,有一點代表們的共鳴建議卻始終沒有被納入其內,如同大家的共訴難以忽略,那就是關於九零年代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問題。雖然未能采納,但這份聲音值得我們深入聆聽與探討。
眾多代表在探討【政府工作報告】時,覺得其中提及的6%數位過於保守,反映了他們對未來充滿的期待與樂觀,因此提議將數位調整為更加振奮人心的9%。然而,經過深思熟慮與權衡利弊,最終定稿的【政府工作報告】依然堅定地以6%作為指標對外公布。此一決策,在社會各界引起了一場熱烈的討論與熱議。
【政府工作報告】將GDP增速設定為6%,這是基於周全的戰略考慮。在未來的規劃視野裏,著眼於國家的長遠發展目標——即到本世紀末實作經濟總量翻兩番。在過去的十年裏,中國經濟已經展現出年均9%的強勁增長勢頭。為了實作既定的經濟目標,未來每年的平均增長速率僅需保持在穩健的5.5%,即足以如期實作翻兩番的偉大夢想。當然,我們不能忽視人口增長的潛在因素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所以調整這一指標有其深遠意義。同時,我們也不忘汲取前幾輪經濟過熱現象的教訓,明智地選擇穩健務實的發展策略,為未來的經濟穩步前行打下堅實基礎。
站在國際競爭的舞台上,周邊國家的發展勢頭迅猛,讓人不得不深思。以亞洲的「四小龍」為例,香港、台灣地區、新加坡和南韓,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活力如同璀璨繁星。至本世紀末,南韓的人均GNP預計將躍升至一萬美元大關,而其他「三小龍」也將在這一數位上達到一點五萬至一點八萬美元之間。然而,中國的現狀卻呈現出一種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情況。盡管我們的經濟增速穩定保持在每年六個百分點,但至本世紀末,我們的人均經濟水平預計仍只能達到一千美元左右。這不僅意味著我們需要加快步伐,更意味著我們面臨的眾多重大挑戰需要依靠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來應對和解決。中國正面臨諸多挑戰,但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期待透過不懈努力,實作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中國的經濟大潮下,龐大的人口壓力仿佛背後潛伏的一股難以忽視的隱憂。而我們要解決這個重大問題,必須展現出創新和勤奮的雙面才能——在廣大的人口基數中找到讓每一個人實作自身價值的舞台。那就是讓就業崗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打造更多的「飯碗」,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而這背後,需要的是我們不斷加速經濟發展的步伐,讓經濟的引擎更加穩健有力地驅動我們的社會前行。
面對國際競爭的壓力,我們需要加快步伐,民族統一大業的呼喚也在催我們奮進。對於國內問題的挑戰,更需快速應對。對於過去的十年我們已經達到了九個百分點的發展速度,為何在後十年要強行壓制至六個百分點呢?鄧小平在五月的首鋼視察中明確表示,六個點的速度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經過深思熟慮和廣泛討論,各界意見達成共識:在九十年代,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需要保持九個百分點的高速增長。
1992年下半場,經濟舞台的活動頻繁且熱情高漲。這時關於經濟「過熱」的話題如滾雪球般蔓延開來,一時間各界熱議紛紛。有人心懷憂慮,物價猶如烏雲壓頂般讓人憂心會暴漲不止。然而,年底的物價指數揭曉,猶如晴天霹靂,全年物價漲幅僅為5.6%,令人出乎意料的緩和與平穩。
從1991年起,理論界,尤其是金融領域的專家,不斷發出警報:「狼來了!」的呼聲持續了兩年之久,然而,真正的「狼」似乎仍在遠方徘徊,並未如期而至。
截至 1993 年春,物價連續數月攀升,盡管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但經濟領域內的專家們仍然圍繞經濟是否已步入「過熱」階段展開熱議。
雖然對經濟過熱的看法眾說紛紜,但各色觀點背後的人們都認同這些現象的存在——資源緊繃如弦,金融秩序如亂麻般紛繁復雜,投機之風橫行無忌,物價水平呈上升態勢。
在充滿活力與變遷的1993年,國家的經濟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國民生產總值穩健增長了13.3%,然而,經濟活動也帶來了生產成本的波動。在這一年裏,基礎建設熱潮持續升溫,各地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對鋼材和水泥等生產資料的需求激增,導致這些生產資料價格飆升了高達33.7%。市場風起雲湧,投機資本活躍異常,據估計全國有逾三千億的投機資本在房地產、期貨市場及股市中攪動風雲。然而,盡管消費品市場價格上漲振幅較大,得益於充裕的供應狀況,消費者並未感受到緊張的氛圍,搶購現象並未出現。市場的步伐堅定向前,承載著新的希望與期待。
在面臨不確定的時刻,公眾心境交織著擔憂與憂慮。他們既擔心物價像潮水般不斷上漲,無法停歇,又擔心一場新的「治理整頓」會帶來挑戰與變動。然而,國家在風雨飄搖中堅守角色,盡顯決策者的智慧與膽識。金融秩序正在國家的有力整頓下逐步回歸正軌,政策方針就像是一場精巧的駕駛技術展示——「點剎車,軟著陸」。這一策略如同富有經驗的老司機慎重選擇適度施力剎車的方式,既不粗暴突然導致顛簸不安,又能保證行駛在合適的節奏之上。這是一個對急促調整進行的精細操作,展現了治理的智慧和耐心。
期待在調控經濟熱度時,既能有效避免過熱現象,又能避免產生過於劇烈的副作用。此次宏觀調控,如同醫生針對病患的精準治療,針對泡沫經濟進行精準打擊,房地產業尤為受到關註。許多未售出的商品房面臨滯銷困境,部份正在建設的樓盤也不得不暫時停工。然而,欣慰的是,這場調控的「軟著陸」策略取得了顯著成效,成功解決了通貨膨脹問題,且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並未出現大振幅下滑。
【5、經濟波動於通貨膨脹的關系】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六年間,中國經濟的波瀾壯闊旅程歷經四次波瀾壯闊的經濟震蕩。第一次波動猶如波瀾壯闊的第一篇章(從1978年到1981年),GDP的振幅猶如海浪般洶湧澎湃,達到了驚人的六個半百分點。緊接著,第二次波動(從1982年至八六年),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態勢下,GDP以穩定的速度呈現六次四分一的增長點震蕩。緊接著進入了第三次波動(從八七年至九零年),猶如激流勇進,GDP振幅再次躍升,達到了七次半的百分比點震蕩。最終,在第四次波動(從九一至九六年)中,中國經濟逐漸穩定,GDP振幅平緩地行進在四個半百分點左右。
在歷經四次宏觀經濟調控措施調整之際,首次調整時通貨膨脹率由原本的6.0%逐漸回落到穩健的1.5%,降幅高達驚人的4.5個百分點。隨後,在第二次調整中,通脹率從8.8%降至相對穩定的水平,即6%,降幅為2.8個百分點。而在第三次調整過程中,通脹率經歷了一次顯著回落,從高漲的18.5%奇跡般地跌至平穩的2.1%,這一舉措有效實作了令人矚目的16.4個百分點的大幅降低。第四次調整同樣成果顯著,通脹率從高峰的21.7%回落至可控的6.1%,這一調控過程使通脹率降低了關鍵的15.6個百分點。
第四次調控通脹之舉,成效顯著,經濟波動甚微,宛如「輕柔著陸」。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四次嚴峻的通貨膨脹挑戰,每一次都仿佛是一場經濟浪潮的翻湧。1980年,零售物價的指數較上年躍升了6%,這一漲幅在當時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註和議論。因為長期以來,穩定物價一直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動著億萬民眾的心。到了1985年,通貨膨脹的浪潮再次洶湧而至,物價漲幅達到了驚人的8.8%,且在隨後的兩年中並無顯著回落。到了1988年,物價飆升至18.5%,次年雖稍有回落,但依然維持在高位。治理整頓之後,本以為可以平息這場物價風波,但好景不長。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通貨膨脹的壓力再次卷土重來。特別是從1993年開始,物價上漲進入了第四個高峰,這一年上漲了13.4%,緊接著的兩年更是持續高漲。到高峰之際的三個月裏,物價連續在兩位數的邊緣徘徊,長達三十個月之久。這樣的漲幅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每一次漲價的高峰都像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每跨越一個高峰,物價就攀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一旦站上這個新的台階,就難以再回到過去。
對於中國近二十年的經濟波動歷程,人們形象描述為「風吹熱浪,波浪翻湧;疾風驟緊,緊張之下寒意驟起;寒氣逼人呼喚松綁,又復恢復寬松政策。」在形式上看,這與改革前的「放任則亂,亂則強制管理,管理過嚴則停滯不前,停滯引發呼喊,呼喊之後再次放任」的模式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每當中國經濟面臨挑戰,源頭往往在於宏觀層面的總量失衡。這種失衡的背後,實則反映了我們在宏觀調控上的某種不足和困境。在這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過去的行政直接調控方式已逐漸失去其效力,而新型的、以經濟為導向的間接調控方式尚未完全成熟。如同一位領航員面對復雜海域,我們需要找到更加靈活的調控手段來駕馭這片經濟的大海。
在時代的更叠之際,由於缺乏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手段,經濟總量難以維持平衡狀態。在這個轉型期,我們依靠尚不成熟的市場機制來調控經濟,而地方政府在執行經濟任務時摻雜了多種非經濟目標,導致宏觀調控的效果大打折扣。當宏觀調控未能達到預期效果時,我們往往采取過於集中的行政權力來糾正偏差,結果卻使得舊有體制的某些弊端得以復蘇。
經濟震蕩背後的一大推手,正是此因。在第四次經濟浪潮的起伏間,國家調控經濟的手段更顯成熟,其調控水平相較以往有所提升。這樣的調控,如同穩健的舵手駕馭巨輪,有效避免了經濟的劇烈波動,實作了通脹的抑制與經濟的穩步前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註】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