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重組為營利性公司,背後的深意值得探討。如今,有關這家曾經是非營利機構的公司為何選擇營利的種種傳聞,已經引發了不少人的關註。這一決策,主要是為了擺脫過去「乞討」資金的窘境,同時借助已經成熟的商業治理模式,避免未來的治理危機。
幾天前,一位財經記者朋友發來詢問,主題正是關於OpenAI轉型為營利性公司的訊息。我不禁感慨,記者的敏銳和對動態的把握實在不容小覷。不過,仔細想想,OpenAI的這一決定的確並不令人驚奇。早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這家機構在平衡公益與商業的復雜環境中,是否能成功避免治理危機,依然是不確定的。因此,OpenAI轉向營利這一選項並不罕見。
說到這裏,OpenAI為何放棄非營利身份,選擇新的方向呢?簡單來說,盡管依托非營利結構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OpenAI在理想與資金需求之間一直在掙紮。資金短缺加上治理結構的復雜性,讓它面臨不少隱患。
首先,OpenAI希望告別以往像乞討般的資本募集方式,開啟通向資本市場的大門。曾幾何時,OpenAI是一群理想主義者集結而成的組織,追求超越商業利益的目標。它的名字「Open」便傳達著開放與共享的理念,創始人奧爾特曼自身也是這股理想主義潮流的引領者。為了在保持公益願景的同時,引入充足的研發資金,OpenAI大膽地創新了治理結構:在非營利機構的框架下,除了出資外,它借助了風險投資者的力量。
早期的投資者如微軟、谷歌風投等,則以有限合夥人的身份,透過簽署投資協定進入OpenAI。在奧爾特曼的鼓動下,這些投資者選擇僅要求本金回收,而不是追求利潤。這些安排深藏玄機,畢竟,人工智慧的研發需要巨額的資金持續投入,而早期的資金顯然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隨著資本需求的不斷上漲,引入新基金時,老基金的利益不得不被優先考慮,這顯然讓OpenAI在籌集資金的路上增加了不少難度。想要實作創新,勢必需要強大的資本市場來支撐,從而與以往的「乞討」方式形成鮮明對比。
其次,在結構復雜的非營利機構治理中,類似奧爾特曼被解職的管理危機時有發生。相較於成熟的營利組織治理經驗,OpenAI由此希望能更好地規避此類問題。非營利與商業元素的結合,顯然不再是單一型別的治理框架。在執行短短十年的時間裏,OpenAI在科技上取得的輝煌與時常爆發的內部危機形成鮮明對比。2023年11月17日,奧爾特曼因「溝通不暢」被董事會解雇,成為這一治理危機的焦點,令人匪夷所思。
在危機發生後,許多人期望微軟等投資者如同傳統大股東一樣,能夠出手相助。然而根據投資協定,解職並不在其中,微軟對OpenAI董事會並沒有制衡。這讓OpenAI在失去創始人的支持後,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雖然將投資者限制在有限合夥人的框架內有其必要性,但缺乏相應的制衡機制也讓董事會的決策面臨孤立的風險。如果不加以控制,這種風險可能導致更多的混亂,甚至使得這間傑出的研究機構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變得岌岌可危。
為避免類似賈伯斯被解職的悲劇發生,現代商業組織有很多成熟的治理機制,比如設立雙重股權結構以保障創始團隊的控制權。未來OpenAI也不排除采用類似的方案,以便更好地保護創始人的領導地位。
江蘇,加上這些綜合考量,OpenAI重組為營利組織的選擇不僅僅是尋求資金的必要,還是希望借鑒成熟的商業治理制度,這樣一來,它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專註於人工智慧的開發,確保技術進步迎合社會需求。
這一決策的真正意圖或許是讓以奧爾特曼為首的OpenAI團隊開始意識到,盡管動機是出於理想,但在現實的壓力下,依舊需要借助商業社會的經驗來推動進步。最終,OpenAI的轉型或許能讓它在未來更加健康有序地前行。
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我認為長期來看,只要OpenAI能夠建立起有效的治理和產業機制,它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穩定地走向成功。倘若它能在未來真正將人工智慧普及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必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活和思維方式。這可能是每位科技工作者期待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