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推行有著重要的背景意義。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電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舊家電的處理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為了促進消費升級,推動綠色消費,國家出台了家電以舊換新政策。
各地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紛紛投入資金推動家電以舊換新。例如,武漢市本輪共投入財政資金 3000 萬元,發放綠色智慧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貼券;重慶印發【「愛上重慶」 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預計形成超 20 億元的以舊換新政策補貼規模;廣東省財政首輪安排 3.7 億元資金支持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嘉興市 2024 年家電以舊換新計劃安排資金 1.1 億元,截至目前,支出金額已達 4000 萬元。
補貼品類主要包括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竈具、吸油煙機等 8 類家電產品。補貼標準為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 15%,對購買 1 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產品,額外再給予產品最終銷售價格 5% 的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 1 件,每件補貼不超過 2000 元。各地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補貼品類進行了拓展,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將酒店電視終端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範圍。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推行,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實惠,也促進了家電行業的健康發展,推動了綠色消費新潮流。
二、大家電換新熱潮與小家電遇冷
(一)大家電市場火熱
大家電在政策支持和平台補貼的雙重助力下,銷售額呈現出大幅增長的態勢。以今年的 「雙 11」 為例,天貓 「雙 11」 開啟僅 1 小時後,大家電成交同比大漲 765%,海爾、美的、小天鵝等品牌快速破億元。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 10 月 15 日,2066.7 萬名消費者申請家電 「以舊換新」 補貼,其中 1013.4 萬名消費者購買 8 大類大家電產品 1462.4 萬台,享受 131.7 億元中央財政補貼,帶動銷售額 690.9 億元。各地積極響應政策,投入大量資金推動家電以舊換新,如廣東省財政首輪安排 3.7 億元資金支持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這使得大家電市場在 「以舊換新」 政策的推動下迎來了供銷兩旺的火熱銷售場景。
(二)小家電市場冷清
與大家電市場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家電消費市場稍顯冷清。一方面,小家電以舊換新時補貼範圍受限,從各地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來看,財政補貼主要集中在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四類大家電上,雖然 7 月下旬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的【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規定對 8 類家電產品給予以舊換新補貼,但小家電產品仍不在 「以舊換新」 的範圍之內。另一方面,小家電殘值估價低,大部份小家電由於銷售價格較低,消費者最終能夠獲得的補貼相對較少。即便是銷售價格較高的空氣凈化器、掃地機器人、掃拖一體機等產品,殘值估價也遠遠低於消費者預期。例如,市民黃女士 3 年前花了近 4000 元買的掃拖一體機,現在在電商平台的 「收舊」 價格僅 60 元,放到二手平台上價格也同樣非常低。此外,小家電缺乏完善回收體系,廢舊小家電在二手市場上很難賣出去,送到廢品站也賣不了幾個錢。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小家電市場在以舊換新活動中遇冷。
三、家電以舊換新實際操作難題
(一)程式繁雜
家電以舊換新在實際操作中,常常面臨回收渠道不暢通、流程復雜等問題。一方面,回收渠道不夠多元化。目前主要的回收方式有線上平台回收和線下實體店回收,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線上平台回收需要消費者自行拍照上傳舊家電資訊,等待評估和上門取件,這個過程可能會因為照片解析度、光線等因素影響評估結果,導致需要重新上傳資訊,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線下實體店回收則可能受到地域限制,部份地區的回收網點較少,消費者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尋找回收點。另一方面,以舊換新的流程繁瑣。消費者需要先送出舊家電的資訊進行評估,然後等待稽核透過後才能購買新家電享受補貼。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提供各種證明材料,如身份證、購買發票等,填寫大量的表格和申請資訊,一旦出現錯誤就可能導致申請失敗,需要重新走一遍稽核流程,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參與積極性。
(二)申請失敗頻發
消費者在申請家電以舊換新時,常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導致申請失敗。首先,消費券異地化問題較為突出。由於家電以舊換新為國家政策,每類商品僅能享受一次補貼,同一品類家電已在其他省市或平台申請領券的,將無法在本市重復領取。這就使得一些經常跨地區流動的消費者在申請補貼時受到限制,容易出現名額被占用無法用券的情況。其次,稽核不透過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例如,在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中,可能會因為車輛資訊辨識不準確、證件號不一致、報廢車登記地填寫錯誤等原因導致稽核不透過。而在家電以舊換新申請中,也可能因為申請材料不完整、不符合補貼標準等原因被駁回。此外,名額被占用也是導致申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補貼名額有限,當消費者在申請時如果名額已經被其他消費者占用,就無法享受補貼,需要等待下一批次的補貼發放。
(三)回收難題
小家電回收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價格便宜是小家電回收難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論品牌、機型,不看新舊程度,舊冰箱 60 元,舊電視 35 元,舊洗衣機 50 元…… 小家電的回收價格普遍較低,利潤微薄,回收商積極性不高。例如,將一台電磁爐賣到廢品資源回收桶,最多賺 8 元,而冰箱、彩電等大家電賣一台至少能賺 30 元到 50 元不等。其次,二手市場難賣也是小家電回收難的原因之一。大部份小家電由於銷售價格較低,殘值估價也遠遠低於消費者預期,在二手市場上很難賣出去。即便是銷售價格較高的空氣凈化器、掃地機器人、掃拖一體機等產品,放到二手平台上價格也同樣非常低。最後,回收體系不完善也是小家電回收難的關鍵問題。目前小家電產品回收沒有補貼政策,與大家電相比,小家電產品內部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回收價值高的金屬、塑膠等物質含量低,拆解企業不願涉及這一領域。同時,小家電回收與拆解兩項工作之間沒有形成很好的銜接,一些拆解企業只能靠自身建立的回收網路進行運作,導致回收率比較低。
四、最佳化建議與未來展望
(一)制定廢舊家電估值標準
目前廢舊家電回收價格偏低且不透明,極大地影響了消費者參與以舊換新的積極性。據統計,2023 年中國 「四機一腦」 回收數量約 1.9 億台,同比增長 1.06%,但回收價格卻普遍較低。例如,有消費者表示自家的 LED 電視回收價僅 35 元,有的平台上甚至只有 20 元。因此,應制定廢舊家電估值標準,如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編制完成的【廢舊家電回收估值評價規則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器、微型電腦(征求意見稿)】行業標準,可根據家電的型別、功能狀況、購買年限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評估,明確舊家電和廢家電的估值評價方法。舊家電估值評價可采用折舊法,按具有相似功能的新家電市場平均價格乘以一定折舊比率進行計算;廢家電估值評價采用成本分析法,預估回收價格隨收入總額的增加而相應升高,隨回收、處理成本的增加而相應降低。
(二)簡化線上線下申請流程
當前家電以舊換新的申請流程較為繁雜,降低了消費者的參與度。一方面,應簡化線上申請流程。線上平台回收可最佳化拍照上傳舊家電資訊的環節,提高評估系統的準確性和智慧化程度,減少因照片因素導致的重新上傳情況。同時,減少申請過程中的證明材料要求,簡化表格和申請資訊的填寫內容,避免因錯誤導致的重復稽核。另一方面,線下申請流程也需簡化。增加回收網點的數量和覆蓋範圍,減少消費者尋找回收點的時間和精力成本。例如,可結合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建設要求,引導回收企業合理設定資源回收桶點,推動標準化、規範化、連鎖化經營。還可以將參與門店具備家電 「收舊」 能力作為參與消費券活動的必備條件,促進門店加強與專業回收企業合作,提升新家電銷售和舊家電回收行業的整體效率。
(三)完善回收體系
完善的回收體系是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順利實施的關鍵。首先,要加強回收主體培育。鼓勵具有網路建設基礎和產業鏈整合優勢的回收企業拓展廢舊家電家具回收渠道,推進家電生產企業責任制延伸,透過自建網路、委托回收、聯合回收等方式開展廢舊家電回收。例如,海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賈少謙建議進一步完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廢棄、回收、流通和拆解處理的管理制度和行業標準,推動企業積極參與讓高品質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其次,推動回收模式創新。支持回收企業運用手機 App、微信小程式等開展 「線上預約、線下回收」 服務,打通廢舊家電回收難點。組織家電售後服務企業與回收企業聯動實施回收估值、及時清運等業務,杜絕出現拆裝臨時加價或故意壓低舊家電回收價格的情況。最後,建強回收體系。推動便民生活網和再生資源回收網 「兩網融合」,依托便民生活圈建設,將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納入便民地圖。鼓勵有條件的社群設定廢舊家電回收網點或臨時存放場所,推動廢舊家電回收企業與物業、社群、街道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上門回收服務。
(四)未來展望
隨著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不斷最佳化和完善,未來有望實作更加高效、便捷、永續的家電消費模式。一方面,消費者的參與度將不斷提高。隨著廢舊家電估值標準的明確、申請流程的簡化和回收體系的完善,消費者將更加願意參與家電以舊換新活動,享受政策帶來的實惠和便利。另一方面,家電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以舊換新政策將推動家電企業不斷創新,提高產品的品質和能效水平,滿足消費者對綠色、智慧家電的需求。同時,回收企業也將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斷發展壯大,形成更加規範、高效的回收產業鏈,為推動綠色迴圈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總之,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將為促進消費升級、推動綠色發展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