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為啥中國客運站紛紛倒閉,綠皮火車卻沒被取消?它究竟為誰保留?

2024-07-19財經

在這個高鐵飛馳、動車組呼嘯的時代,一抹墨綠色依然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緩緩前行,它就是中國的綠皮火車,一個承載了幾代人記憶的交通工具。

當我們談及綠皮火車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落後"、"低廉",因此當高鐵迅猛發展以後,關於綠皮火車存廢的討論就一直未曾停歇。

但是,直到今天,這些"老古董"依然占據著中國鐵路客運的半壁江山。

那麽,在這個追求速度與效率的時代,綠皮火車究竟為何還能屹立不倒?它又在默默為誰服務呢?

綠色記憶:從"高大上"到"接地氣"

要說綠皮火車的前世今生,還得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當時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從蘇聯引進了一批22型客車,為了防銹耐用,這些客車都被刷上了墨綠色油漆。

這一做法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了綠皮火車最鮮明的標誌,在當年,綠皮火車可是"高大上"的代名詞。

相比蒸汽機車,它采用柴油內燃機作為動力,時速可達100公裏左右,雖然現在看來不值一提,但在當時,這可是堪比現在高鐵的存在!

隨著時代發展,綠皮火車逐漸從"高精尖"淪為"接地氣"的交通工具,但正是這種"接地氣",讓它成為了連線城鄉、服務基層的重要紐帶。

近年來,中國高鐵建設如火如荼,截至2023年底,高鐵營業裏程已突破4萬公裏,穩居世界第一。

"復興號"列車時速350公裏,半天時間就能從北京抵達廣州,可謂是"基建狂魔"的又一力作,面對如此強勁的"對手",綠皮火車似乎註定要成為時代的棄兒。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截至2023年,中國仍保留了80多對公益性慢火車,遍布20多個省區市,這些綠皮火車雖然速度慢、設施舊,卻承擔著無可替代的社會責任。

比如,有一趟綽號"和田玉龍號"的列車,全程1960公裏,穿越天山山脈,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行駛,沿途停靠66個站點。

這條路線串聯起新疆南北,為沿線居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選擇,列車每天往返一趟,單程需要34小時40分鐘,雖然旅程漫長,但票價低廉,硬座全程僅需223元。

還有湖北麻城到江西九江的6025/6026次列車,執行20多年來,最低票價仍是1元起步,堪稱"平民列車"的標桿。

這趟列車全程265公裏,途經湖北、江西兩省的7個縣市,沿線多為山區,是當地群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貴州,有一趟被稱為"多彩列車"的5618/5619次,從貴陽北站出發,途經遵義、銅仁等地,最後抵達湖南懷化。

這趟列車穿梭於貴州的大山小村之間,為沿線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務,列車上還設有"愛心座位",專門為老幼病殘孕等特殊群體提供方便。

這些慢火車的存在,體現了國家對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民生的關懷,它們就像一條條綠色的紐帶,將偏遠山區與外界緊密相連。

綠皮火車的民生溫度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高鐵這麽先進,為什麽不幹脆取消所有普速列車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恰恰體現了中國的國情特點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首先,高鐵雖好,但造價不菲,無論是前期技術研發,還是後期建設營運,成本都遠高於普速列車。這直接導致高鐵票價居高不下。

以京滬高鐵為例,二等座票價就高達626元,一等座更是上千元,甚至超過了機票價格。

相比之下,同路線的綠皮火車硬座票價僅156.5元,臥鋪也只要283元,對於那些外出務工、求學、就醫的普通百姓來說,綠皮火車無疑是最經濟實惠的選擇。

其次中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在一些偏遠山區,自然條件惡劣,根本不具備修建高鐵的條件,而綠皮火車憑借其適應力強、成本低的特點,成為了這些地區與外界聯系的重要紐帶。

以雲南為例,該省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修建高鐵難度極大,因此,綠皮火車在雲南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

比如昆明至大理的7393/7394次列車,全程328公裏,途經楚雄、大理等地,是當地群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再者,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國仍有大量人口尚未脫離貧困,2020年的一項統計顯示,中國有約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

對這部份群體而言,動輒幾百上千的高鐵票價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頗具代表性:一位清華大學的貧困生在自傳中寫道:"你們知道T35嗎?我很感謝這趟列車,這是唯一一輛從安徽到北京依然有硬座的綠皮車。"

這句話道出了綠皮火車對底層民眾的重要性。

可以說,綠皮火車的存在,正是為了那些還未能享受到高鐵紅利的人們打造的"希望列車"。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

從"臭名昭著"到"脫胎換骨":

說起綠皮火車,很多人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又臟又臭"的階段。

的確,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裏,綠皮火車因其惡劣的乘坐環境而飽受詬病:悶熱、擁擠、座椅硬、衛生差,甚至還有被偷盜的風險。

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綠皮火車也在不斷升級改造,國家在多次提速的同時,還對車廂環境進行了全面最佳化。

新風系統、空調、現代化洗手間、LED照明...這些設施的加入,讓綠皮火車煥發出新的生機。

以25型客車為例,這是目前中國普速列車中最先進的車型之一,它采用全封閉式車體,配備了中央空調系統,車廂內還安裝了電源插座和Wi-Fi裝置。

座椅也經過了人體工程學設計,比舊式綠皮車舒適得多,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改進都是在不漲價的基礎上完成的。

這意味著,那些收入不高的群體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出行體驗,可以說,綠皮火車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雖然他有很努力的在做更改,但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綠皮火車的"慢"似乎成了它最大的短板。

但其實換個角度來看,這種"慢"其實也蘊含著別樣的魅力。

近年來,"慢火車遊"成為一種新興的旅行方式,不少遊客選擇乘坐綠皮火車,沿途欣賞祖國大好河山。

比如,有遊客在短視訊平台分享了乘坐綠皮火車觀賞漳河兩岸風光的經歷,引發了眾多網友的共鳴。

在四川,有一趟被稱為"熊貓專列"的綠皮火車,從成都出發,途經都江堰、汶川等地,最後抵達九寨溝,這趟列車行駛在崇山峻嶺之間,沿途風景如畫,成為了不少遊客的首選。

在雲南,昆明至大理的綠皮火車被譽為"最美慢火車",列車沿途經過滇池、洱海等著名景點,窗外風光秀麗,讓人流連忘返。

許多遊客表示,坐這趟火車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慢反而成了優點。

這種旅行方式不僅能讓人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沿途風景,還能感受到濃濃的懷舊氣息,對於那些"懷舊派"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時光之旅"。

此外,綠皮火車還成為了一些偏遠地區村民的"移動菜市場",有些老人會帶著自家種的蔬菜,坐著綠皮火車到沿途各站點售賣。這種獨特的場景,成為了綠皮火車獨有的風景線。

在貴州的一些山區,綠皮火車甚至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趕集車",每逢集市日,附近的村民就會帶著自家的農產品,乘坐綠皮火車到集市上售賣。

這不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未來可期:綠皮火車的新使命

隨著時代的發展,綠皮火車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除了繼續服務偏遠地區,它還積極融入"慢火車遊"等新型旅遊模式,可以說綠皮火車正在將復古與現代、文化與科技巧妙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近年來還在不斷研發新型內燃機車頭,這些火車頭不僅在國內服役,還出口到非洲、巴基史坦等地區,主要用於貨運。

例如,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研制的NJ2型內燃機車,已經成功出口到南非、肯亞等國家,為當地鐵路運輸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還有一部份綠皮火車被國家列為戰備物資保留,可見其戰略意義非同一般。在緊急情況下,這些綠皮火車可以迅速轉化為軍用運輸工具,為國防建設提供支持。

結語

在這個高鐵飛馳的時代,綠皮火車依然在為大眾發揮著獨特價值,它不再是上個世紀的"恐龍",而是與時俱進的"現代交通補缺者"。

作為見證中國百年變遷的存在,綠皮火車找到了適合自身的生存之道,它踩準了科技進步與傳統溫情並存的節奏,成為了連線過去與未來的重要紐帶。

所以,不論交通工具如何升級叠代,綠皮火車都將永不過時,永遠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它承載著國家的溫情,照亮著普通百姓追夢的路。

在高鐵時代,綠皮火車依然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未來,它們定將在中國這片熱土上繼續延續自己的傳奇,續寫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讓我們共同期待,這抹綠色能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永遠傳遞著希望與溫暖!

參考資料

紅網:綠皮火車不被取消:復興路上生動體現「中國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