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吳曉波:創業者的囧境

2024-10-07財經

創業、風險投資和新消費,它們之間有著很強的、互相推動的正相關效應。這個很迷人的、像波浪一樣的鏈條,好像已經斷開了。

文 / 吳曉波

已經淩晨兩點半了,手機突然叮咚響了一下,收到了一條留言。這條留言是分成兩段的:

老師每次都能說到人的心坎上。

我們有個投資人想結束,就把所有被投的企業都給告了,我也在其中。最近我特焦慮,想不通他們為啥幹這種沒收獲還搞破壞的事,後來才知道是LP要求程式正義。我也只能接受這命運了。看了您這個視訊後,我要睡了,老師晚安,中國創業者們晚安。

譚大俠是做網遊動漫創業的。幾年前我去一個文化園區調研,到過他的公司,他那公司是候選「獨角獸」呢。我印象挺深的,他送了我一個毛絨卡通,我倆開開心心地擺姿勢合了影。

我發過一個短視訊,內容是「如果我一直講,希望你一直在。」這個短視訊就在留言的上面。

有個創業者,他叫Harry剛剛,這是他的故事。他聽「每天聽見吳曉波」好多年了。今年呢,他公司的業務幹不下去了,到最後連續費的錢都沒了。他給我留了言說:「創業者的命啊,可能就是要扛到最後一滴血。」

一晚上都沒睡著。

我的朋友裏,曹國熊最懂創業者了,他搞風險投資都滿二十年了。他管著普華資本呢,這普華資本常年能排進中國最佳風險投資機構的前二十名。2016年的時候,他和我發起了一只搞文化和消費類投資的基金,到現在都投了上百家創業公司了。

老曹特別熱愛投資,還特別勤奮,他這樣常常讓我特別吃驚。好多年來,他每年都得看上千個計畫,和幾百個創業者接觸。每次他搓著手跟我講剛發現的好計畫時,那眼神發出的光亮都能把整個屋子照亮。

如今,好些基金的期限快到了,他只能啟動結束程式,這個過程非常艱難又痛苦。

有天晚上,他忽然收到一個創業者發來的留言。留言裏是一段顛三倒四的告別話語,還附了一張照片,照片裏床頭亂七八糟的,有個藥瓶在那兒,周圍還散落著幾粒安眠藥。

每次我倆提到這件事,就都不說話了,像石頭一樣沈默著。

那些拿到風險投資的創業者,曾經的幸運兒,現在都得和「天使」痛苦地賽局。

這些創業者的現狀能分成兩類。

有一種情況,創業計畫幹不下去了,沒轍了。這時候要是投資人要求把錢拿回去,那些創業者就只能拿出自己的積蓄,甚至得把房子賣了。要是走到打官司那一步,還有可能被當成「老賴」。有個【失信被執行人群體分析】報告說,到9月初的時候,全中國有841.3萬個「老賴」,這裏面百分之九十都是民營企業的老板,大概三分之一是創業失敗的人。

還有一種情況,企業經營正常,甚至還能盈利呢。可是,投資它們的風險基金期限到了,投資人就得啟動優先結束的條款。企業的流動資金被抽走以後,公司的日常經營很可能就會受到影響。

在這種窘境裏,除了創業者和風險投資管理人(GP)之外,還有參與私募基金的投資人(LP)呢,這裏面大概有一百多萬個人投資者,還有很多國有資本。

造成這種囧境的根本原因就只有一個:結束通道嚴重萎縮。

風險投資的管理程式包括募、投、管、退這四項,也就是募集資金、投資計畫、投後管理以及資本結束。「退」是股權投資的最終目標,在資本市場公開募股來實作投資報酬,這種方式效率最高,也是最讓人期待的。

如今在中國的A股市場,消費類和文化類計畫的審批基本上都停了。除了極個別企業能有機會到港股和美股上市以外,大多數拿到風投的創業者都面臨著沒法兌現結束承諾的困境。

這個創業者的囧境,還在引發另一個連鎖反應呢。

那些優質的消費類和文化類公司有成千上萬家,它們不屬於「卡脖子」計畫,也不能被看作專精特新企業,可它們卻是就業和消費的最大承載者與推動者。

經濟學原理表明,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得靠商品供給者不停地營造需求渴望和消費場景才能達成。過去許多年裏,正是數不清的文化和消費品創業公司的積極投入,再加上風險投資的助力,才促使市場繁榮起來,充滿沖動。

所以呢,創業、風險投資和新消費這三者之間,有著很強烈的正相關效應,它們是互相推動的。

而如今,這迷人的波浪式鏈條好像已經斷開了。

過去三年間,中國風險投資市場的投資數量出現了下降,2020年的時候有1.1萬起,到去年就只剩下7100起了,降幅達到38%。風險投資金額也從1.5萬億元降到了4800億元,降幅為68%。

經緯中國的張穎和曹國熊以前是同事。不久前,張穎談到了給創業者的一個忠告:

在如今資本市場的大環境裏,最關鍵的變革就是把互聯網過去那種和估值、股價掛鉤,有短期暴富期望,員工激勵模式過高、過激進、太虛的情況,轉變為和公司營運業績相聯系。每年在有穩定增長的利潤前提下,拿出一部份利潤直接分給核心人員以及真正有業績的員工,讓員工能充分且及時地共享發展成果。

有投資人在這條朋友圈後面評論道:「還是分紅比較靠譜。」

我問老曹,對他那位前同事的忠告有啥看法。老曹想了想,咬著嘴唇說道:

我把今天的事幹好,對明天也心裏有數。

這可能是所有正在創業途中的人的現實做法:使出渾身解數把自己的公司經營好,先讓自己的公司能活下去,維持住現金流,鐵了心過好每一天。等著時機到來,盼著新周期能復蘇。最後,對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都全盤接受。

中國創業者,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