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火電廠「碳」金記

2024-05-10財經


電,堪稱現代文明的物質支柱。


過去數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電力正是其狂飆突進的催化劑,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夥伴。


一座有著超過50年歷史的發電廠成為了中國城市發展、經濟躍遷的見證者。
在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電廠東路,廣東粵華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粵華發電公司」)安靜地屹立在那裏。從幾根大煙囪到藍白輝映的現代化廠房,從燃油到燃煤再到「氣代煤」的能源轉換,在一次次的自我革命和叠代升級中完成了蛻變,也和時代動能的轉變同頻共振。

電廠「二次革命」

為了應對廣東省嚴重缺電問題,1973年原國家計委、水利電力部批準立項興建黃埔發電廠,2000年該廠改制為廣東粵華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半個世紀以來,廣東粵華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黃埔發電廠)經歷了股東變遷、能源轉型、市場變革等多次變革。

「1978年第一台125MW燃油機組投產,1990年6台機組全部建成,共安裝有4台國產125MW燃油機組和2台國產300MW燃煤機組,總裝機容量1100MW。」粵華發電公司財務部部長祝少華說起廠子的歷史,可謂如數家珍。「我們廠歷經了幾次重大的變革,一次是從油機轉換成煤機,二次成煤機轉換成燃氣機組。」他介紹,最早的燃油機組用的是重油燃煤機組;2008-2009年,4台燃油機組相繼退休;2019-2020年,2台燃煤機組相繼關停。

每一次轉型背後都對應著國家政策的調整和市場的變化。記者了解到,該廠用燃煤機組取代燃油機組的時候,國際市場的油價逐步在升高,出於降成本考慮,同時也是為了響應國家「煤代油」政策,廠子順勢轉型;而正在進行的第二次重大變化「氣代煤」則是為出於環保考慮。

環保方面的利好是一目了然的。 伴隨著兩台燃煤發電機組的退休關停,2020年兩台燃氣發電機組的投入執行,公司從燃煤發電時代進入到燃氣發電時代。

據粵華發電公司介紹,最新投產的燃氣-蒸汽聯合迴圈機組采用潔凈、環保的天然氣作為燃料,沒有煙塵排放,幾乎沒有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穩定在50mg/Nm3以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常規燃煤機組的6%。

「常規燃煤機組要配套建設貯煤場、輸煤系統、制粉系統、除塵系統、脫硫系統、輸灰制灰系統和貯灰場等設施,需要大量工業用地,造成廠區占地面積大,輸送過程中煤粉難免飛揚,導致生產現場環境比較臟,而同級別燃氣機組不需要上述設施,天然氣采用密封管道輸送,對環境沒有嚴重影響,生產現場環境幹凈。」一位一線工人對【金融時報】記者介紹。

「這是廠子的二次革命。」 祝少華笑言。

求解融資難題

不過,與環境友好一起到來的是成本壓力。「目前來看天然氣的成本還是更高的。」祝少華坦言,作為一個傳統的火電廠,粵華承受著多方面的壓力。

從產業發展角度看,2020年前後正是該廠「氣代煤」的關鍵。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電廠轉型勢在必行;但與此同時,如何轉,憑何轉,亦是繞不過去的挑戰。

「當時,國內電力市場供需失衡,(粵華)發電廠面臨著非常艱巨的能源保供任務。當時廠裏流動性也日益緊張、氣價高企供應短缺局面仍將持續,度電虧損持續擴大……」廣東能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信貸部經理高陽回憶起2021年時的情況十分感慨。轉型壓力、保供挑戰、財務困境,多重挑戰疊加下粵華發電廠要如何應對呢?

身處企業集團「內部銀行」的財務公司的高陽決心,想方設法為企業降低成本壓力。但是,對於一個傳統火力發電廠,很多時候被化為高碳行業。其面臨的痛點是其轉型活動並不符合「綠色」的界定標準,導致其難以參與較為成熟的綠色金融市場。

為了更好幫助企業,廣東能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在原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現已更名為「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的指導下,聯合廣碳所為粵華發電公司「量身打造」了一款綠色金融產品——
綠色(碳減排)票據計畫

具體來看,這個綠色(碳減排)票據指的是粵華發電公司於2022年初在原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分行營管部的支持下,請廣碳所對票據綠色內容進行評估和認證後,
認定粵華發電公司簽發的商業匯票為綠色(碳減排)票據,用於支持省能源集團天然氣公司向粵華發電公司供應發電所需天然氣,這也是廣東省第一筆天然氣發電計畫綠色(碳減排)票據再貼現。

「正是基於廣碳所的認證,同年9月,原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依據認證報告以碳減排票據再貼現的方式受理了業務申請,給予2.0%的再貼現利率並全額滿足了再貼現資金需求,將信貸資金精準投放到能源保供和綠色轉型關鍵領域。」高陽介紹。

見山開路、遇水搭橋。針對旗下天然氣電廠經營壓力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挑戰,粵華發電公司所屬的廣東省能源集團全面統籌、因企施策。廣東能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也反復研究探尋紓困舉措,從增額度到降利率,從引工具到創品種,助力成員單位脫困。

截至目前,廣東能源集團財務公司為其提供貼現資金2.36億元,共計42筆綠色(碳減排)票據,票據預計可實作年度碳減排量超16萬噸。

攻堅精準識綠

在業內看來, 上述綠色金融創新計畫中最大的難點碳減排的測量和綠色票據的認證。高陽解釋,誰來測量認證?認證哪個主體?認證結果是否客觀準確? 這些問題關乎是「綠」還是「非綠」。

作為專業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廣碳所對該計畫進行了從票據的交易背景、綠色內容和測算票據減碳效應等方面著手,依托「企業碳評級構建+計畫減排量量化評估+建立企業碳帳戶」的綠色(碳減排)票據認證機制,對票據簽發企業粵華發電公司進行主體碳評級,最終企業碳評級結果為「A」,並根據科學測定計畫減排量,預計將減排二氧化碳超4萬噸,因此,認定該公司簽發的商業匯票為綠色(碳減排)票據,並出具企業碳評級和計畫減排量認證報告。

上述案例即是如此。綠色(碳減排)票據的貼現利率均與企業碳評級結果掛鉤浮動,該模式可廣泛面向各類低碳轉型企業,並同時適用於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等領域。

「大部份企業對企業碳帳戶的認識水平以及碳資訊披露制度建設參與度較低,金融機構亦缺乏統一的碳排放測算、碳足跡管理工具及平台,難以及時準確掌握企業的碳排放情況與節能減排成效。」業內人士談到,完善的碳減排效益核算、評估和認證機制以及統一的碳評級認證標準對綠色供應鏈業務的開展至關重要。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場業務中心負責人石榴分享了廣碳所在這方面的探索經驗,「廣碳所透過企業碳帳戶來獲取碳排放數據,依托‘讀碳’平台來提供企業數位化碳管理,支持供應鏈碳數據流的跟蹤與確權,支持供應鏈碳資訊披露可追溯和可信賴。」

「這一模式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一位金融管理部門人士對記者分析,目前企業碳帳戶處於起步階段,大部份企業對企業碳帳戶的認識水平以及碳資訊披露制度建設參與度較低,金融機構亦缺乏統一的碳排放測算、碳足跡管理工具及平台,難以及時準確掌握企業的碳排放情況與節能減排成效,亟待搭建獨立的、共同認可的、唯一資料來源的基礎設施,來解決當前碳排放核算中普遍存在的度量邊界模糊、數據可靠性和獨立性、數據確權與流轉追溯等堵點,著力破除碳排放數據從確權到核算到溯源流程中不標準、不規範的制約。

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也表示,廣碳所為代表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可助力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精準辨識綠色票據、防範漂綠風險,為實施綠色信貸和綠色貨幣政策工具提供可靠支持。

突圍火電之困

像粵華這樣的傳統火電廠,在近兩年或多或少到遭遇了轉型困境。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從傳統的火電轉向新能源發電的革命性變化,再到新能源汽車全面替代內燃機油車,以及綠氫、碳捕集、核融合等零碳顛覆性技術的湧現……新興產業的迅猛發展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更多就業機會。不過,在碳中和技術革命的浪潮下,也存在著一些「失落地帶」。煤炭資源密集地區可能面臨經濟增長停滯和結構性失業問題;化石能源行業和碳密集行業的工人將面臨再就業的挑戰。這也讓更多人聚焦低碳轉型過程中的衍生問題——有序轉型和公正轉型。

但是,「一刀切」關停火電廠並不現實。在2020年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後,部份地方曾經出現了運動式減碳的誤區。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對一些所謂高碳排的企業一關了之,供給失衡導致天然氣、煤炭價格高漲,而未能完全市場化的上網電價維持不變,導致火電企業出現虧損;與此同時,風電、水電等新能源發電供應尚不穩定,加大了電力供應缺口。

而電價的波動也遵循相似的邏輯。與一般商品不同,電力一旦生產出來,就必須被用掉或儲存起來,否則多余的電力將打破電力系統平衡,影響系統的供電安全與穩定執行。而2023年「五一」期間,在天氣等因素影響下,風、光資源豐富的時段發電量明顯高於使用者用電需求,在供顯著大於求的時段,現貨交易價格甚至出現負值。

火電正是平衡波動重要的調節工具。在新能源替代正在推進、新型電網建設不完備以及區域供需失衡等多重背景下,中國電力供需存在緊平衡。煤電未來發展需要兼顧低碳減排和安全保供的雙重要求,一方面,逐步由高碳電源轉變為低碳或零碳電源,有序結束,以順應經濟社會清潔低碳發展需求;另一方面,由主體性電源轉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

粵華這樣的老火電廠已經開始了主動轉型。在堅持以火電保供的同時,一方面透過「氣代煤」實作轉型,並計劃引入天然氣壓差發電技術,減少天然氣燃料的消耗,起到節能降碳的作用;此外,在清潔能源套用方面,利用廠區建築物房頂建成一套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投產後估算年平均上網電量約89.05萬kWh,按火電煤耗全國平均值305g/kWh計,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71噸,相應每年可減少多種大氣汙染物的排放,其中減排724噸二氧化碳、5.5噸二氧化硫、1.8噸氮氧化物、0.5噸煙塵,起到一定節能降碳示範作用。

但是,保供的壓力也對電廠造成了實際挑戰。營運層面,安全管理基礎仍需鞏固。「現有電力現貨結算規則疊加排程頻繁強制調啟,機組啟停次數過於頻繁。」一位技術人員解釋,這對安全經濟執行造成極為不利影響。

向新能源轉型也成為大勢所趨。在「雙碳」目標指引下,率先改革者往往更具優勢。根據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北京綠源碳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釋出的【碳中和目標下中國火電上市公司低碳轉型績效評價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在「‘十三五’低碳轉型綜合績效評價」方面,五大發電集團控股火電上市公司得分整體高於地方發電集團控股火電上市公司。另外,排名靠後火電上市公司的能源結構基本是100%火電。在「‘十四五’及更遠期低碳規劃與年度進展綜合績效評價」方面,排名靠前的幾家公司均承諾在「十四五」期間增加高比例的新能源裝機。

發力轉型金融

作為火電廠,粵華發電公司應該得到綠色金融的支持麽?這個問題,一度備受爭議。 「火電在中國社會經濟開發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同時火電又是碳排放第一大行業,其低碳轉型不但事關自身永續發展,也關乎中國的‘雙碳’行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馬軍表示。

「風電、水電的融資相對容易很多,這些都被視為新能源計畫,是符合政策導向的。」一個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解釋,近年來,在「雙碳」目標的引導下,金融機構加大了對清潔能源等計畫的支持力度,而火電廠、煤動力往往被視為高碳行業的代表,在「雙碳」目標提出後曾被視為要加速關停並轉的物件,在融資方面也遭遇瓶頸。

當然,企業轉型也有賴於各方引導和支持。根據前述【報告】,政府部門盡早制定關於火電行業轉型的中長期規劃,對承擔安全保供的發電公司予以政策傾斜,制定並落實激勵政策。例如,提升轉型活動的可融資性,同時結合轉型金融工具,對轉型活動和轉型投資采取強制性資訊披露。

所謂轉型金融,是指標對市場實體、經濟活動和資產計畫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轉型的金融支持,尤其是針對傳統的碳密集和高環境影響計畫、經濟活動或市場主體。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看來,較之於綠色金融,轉型金融可套用於碳密集和高環境影響的行業、企業、計畫和相關經濟活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更強的針對性、更好的適應力,所以,在支持實體經濟實作能源結構轉型的範圍和規模上可以有非常大的突破。

隨著國家對煤電轉型的重視,相應的金融支持也從政策和產品兩個層面加強。

從金融政策層面看, 2021年,人民銀行設立了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工具,用於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慧開采、煤炭清潔高效加工、煤電清潔高效利用等7個領域;2022年5月,又新增1000億元額度專門用於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煤炭儲備能力的相關領域,這些都旨在有力支持煤電轉型。

從金融產品層面看, 目前市場上關註較多的綠色金融並不包含對煤電相關的減排或轉型計畫的支持,而轉型金融則更多服務於高碳行業減排或轉型活動,為未來設計煤電轉型相關的金融產品提供了基礎。當下,轉型金融的體量和產品豐富程度較綠色金融有很大差距,金融支持煤電轉型有著更廣闊的空間。

在此背景下,建立明晰的轉型金融標準顯得非常重要,除了激勵金融機構之外,標準的確立還能避免「洗綠」現象發生。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永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表示,如果任由金融機構隨意以轉型金融的名義支持各類高碳企業自稱為「轉型」的經濟活動,可能加大「洗綠」的風險。因此,金融管理部門應在轉型標準、披露要求以及激勵措施等方面,給出明確的要求和指引。

「目前最大爭議就是,如果綠色金融支持了高碳的計畫,甚至綜合來看碳排不降反升,這與政策導向和市場發展都是相違背的。」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實際上,在轉型金融推進過程中,除了計畫本身的影響,業內專家也提示,要關註多重外部性。

大唐碳資產管理公司資深專家李依提出,轉型金融支持煤電企業低碳轉型的過程中除了關註碳減排之外,還應關註現階段煤電在能源多元化轉型以及能源安全保供方面的正外部性。

「‘雙碳’目標下,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並網比例將逐步增高,電力調峰需求也隨之增加。轉型金融應支持煤電企業開展深度調峰、熱電解耦等煤電靈活性改造的技術路線探索,從而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能力,以及在長期更好地保障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李依建議。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兼中國區主任張潔清則強調,要調動更多型別的金融資本參與到轉型金融中來,地方政府也需出台更多政策措施激勵社會資本的參與。對此,更多專家提出要建立轉型企業和轉型計畫庫。基於國家或地方層面的煤電轉型標準,政府部門應建立轉型企業庫與計畫庫,在此基礎上匹配相應的金融支持工具、轉型基金、專項資金、貼息、補貼、擔保、土地與能源指標等金融、財稅、產業政策協同支持機制。

大家都在看

從「牡蠣」到「碳匯」,分幾步?
剛剛!樓市重磅!這一城市全面取消限購!
這家銀行正式揭牌!◆證監會擬開出2.3億元巨額罰單!◆招商銀行副行長辭任◆TikTok與字節跳動共同起訴美國政府

來源:金融時報客戶端

記者:馬梅若

編輯:楊晶貽

信箱:[email protected]

關註金融時報公眾號 看更多獨家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