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 「全長三角造」機器人引領新國潮|高品質發展調研行

2024-05-24財經

【科創板日報】5月24日訊(記者 張洋洋) 軸承來自溫州,伺服電機產地衢州,減速機則為蘇州出品,機器人本體及一二級零部件供應均不出長三角,這是上海新時達機器人有限公司生產的一台弧焊機器人,這台機器人有一個特殊的名稱——「全長三角造」機器人。

圖/【科創板日報】記者攝

近日,由中宣部組織的「高品質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上海。采訪調研的第二站,【科創板日報】記者來到位於上海新時達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新時達」)在嘉定區的智慧工廠。

當【科創板日報】記者走進工廠車間內,一台「全長三角造」機器人正在模擬鋰電池組裝作業。

圖/【科創板日報】記者攝

而在車間的空曠處,多台剛剛下線的同款機器人已被整整齊齊碼放成一排,而它們則等待交付給汽車產線焊裝場景。

圖/【科創板日報】記者攝

「全長三角造」機器人,之所以叫這個名字,來自一個由上海牽頭的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計劃。

據新時達總裁梁銳介紹,2022年7月,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向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工信廳發函,商請聯合長三角機器人產業鏈上下遊12家企業,共同打造所有零部件均由長三角區域供應的「全長三角造」機器人,核心目的就是抵禦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進口依賴程度高可能引發的產業鏈、供應鏈風險。

該計劃中,新時達被推薦為首輪「鏈主」,承擔整機的整合工作。另外,還有一份核心部件建議企業名單。【科創板日報】記者在此份名單中看到,在工業機器人三大關鍵零部件領域,諧波減速器和RV減速器有蘇州綠的諧波、紹興來福諧波、杭州的雙環傳動、南通振康等企業;伺服電機和控制器則有衢州禾川科技、上海新時達的亮劍。另外,工業機器人軸承、本體線纜與殼體的供應商中,也有溫州、台州、蘇州、宣城多地企業。

根據計劃,「全長三角造」機器人在2022年的首批出貨量要超過200台,2025年力爭下線2000台。在這次的調研中,來自「鏈主」新時達的數據顯示,目標已提前超額完成——2022年,「全長三角造」機器人即出貨827台,2023年完成了2338台。今年第一季度已經達到1589台。

在落地套用方面,「全長三角造」機器人首次進入了汽車主機廠,套用在吉利臨海工廠白車身焊接。而在更廣闊的汽車零部件、家電行業,如比亞迪的先基地結構件上下料產線、海爾青島膠州工廠空調外機智慧產線上,也能見到「全長三角造」機器人的身影。

對於機器人產業而言,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其在機器人產業中的地位日益凸顯。這不僅體現在市場規模上,也體現在技術創新、產業鏈建設以及市場需求等方面。

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企業在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伺服電機、減速器、控制器等關鍵部件的國產化水平不斷提高,減少了對外部技術的依賴。此外,中國企業還在人工智慧、物聯網、5G通訊等領域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以提升機器人的智慧化水平胡網路連線能力。

產業鏈建設方面,國家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推動機器人產業的集群發展,機器人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生態系,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打造自主可控的「全長三角造」工業機器人,即是這些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建設中的重要一環。梁銳說:「現在國內機器人任何一個零部件,只要你有需要,長三角地區都可以找得到。」

但供應鏈的純國產化,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因為這意味著「朋友圈」的推倒重來,涉及零部件的重新設計、實驗室驗證及使用者驗證。更關鍵的還有最後市場端的接受意願。

在接受【科創板日報】等媒體采訪時,梁銳表示,在純市場競爭環境下,使用者未必會為「支持國貨」的情懷買單,只在意「好用」與否。國產機器人面臨的市場競爭激烈,客戶對國產裝置的要求往往高於進口裝置,期待在價格更低的同時保持相近的效能和更好的品質。

對於目前國產機器人和國外機器人的差距情況,梁銳分析表示,中小型工業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全部國產化後,與國外品牌的差距已經非常小。但是大型工業機器人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這裏主要是體現為尤其是在核心零部件的穩定性上,如減速機、伺服馬達等。

而大型工業機器人是市場套用的主力。在梁銳看來,往大型電腦器人方向提升,將會是機器人國產化的重要方向,要實作高比例(80%)國產化,至少需要兩三年以上時間,甚至更久。

「機器人‘全長三角造’,使供應鏈距離更短、更集中,交付周期更有保證,也強化了‘鏈主’的溢價能力,最終使整個區域的工業機器人實力邁向新高度。」上海市經信委智慧制造推進處負責人表示,據透露,下一步,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和蘇浙滬皖工信部門,或將醞釀推出第二輪「鏈主」企業。